2018年1月2日星期二

見賢思齊 追求卓越

每到年底的時候, 一大批年終總結就會出爐, 而且相當一部分的是在曬好成績----跑贏大盤不算啥, 還得加上高收益率比如50%以上, 三位數以上之類的才夠牛. 每看到一篇這樣的文章, 對我的玻璃心就是一次傷害: 人家看來都是輕輕鬆鬆就把錢賺了, 怎麼到了我這裡, 年年都是辛辛苦苦, 表現卻不盡人意呢?

細看這些好成績的組合, 很多是重倉在個別股票上並且由頭拿到尾吃到整個升浪的, 也有些是雖然沒有買到或者選中但沒有堅持到最後中途賣出那些股王的, 但能精確切換不同股票接力的. 分散但選股命中率極高而獲得高回報的有, 但明顯數量少得多. 正所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成功的投資也是, 超越普通的好成績, 達到超卓好成績的, 基本都來自這幾種情況.

排除賭對某些冷門股莊家股之類股票而成功的, 憑著信念而非客觀分析冷靜操盤但卻夠運能大獲其利的這些難以學習的個例, 上述成功策略在具體執行的背後, 都有操盤人事先的詳細研究, 實行中的持續跟蹤分析應對, 以及買賣後的認真復盤. 固然好的成績里必然有大盤配合等外部或者運氣的因素, 大部分的成功, 尤其是那些不止一次成功的, 並非所謂的倖存者偏差, 而是付出了汗水應得的.

從這些成功者的總結里, 找出有用的經驗教訓, 結合自己的能力圈和實際情況, 提升自己的水平, 以期未來能做得更好, 是認真的投資人應有的態度. 輕飄飄而又酸味十足地說人家是運氣好, 敢賭之類的話語, 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如果跟蹤我今年的操作, 應會發現第二季末開始, 組合偏離了多年來一向的均衡配置, 在單一板塊下了重注. 這樣做, 所買股票確實有潛力是原因之一, 更主要的是投資理念的調整, 促發這些改變的, 主要原因之一是從那些高回報率獲得者的分享引發了一些思考. 除此之外, 再讀了一次的<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也給我頗多啟發.

做到長期跑贏指數, 已經可以稱為優秀的投資者, 但只有那些年復一年地以大百分比拋離指數的人, 才有資格稱為卓越的投資人. 成為卓越投資人需要的條件, 和卓越的公司的產生, 有頗多相通之處. 書中有幾個觀點給了我深刻印象.

第一點正是第一章的標題: 優秀是卓越的大敵. 滿足於基本能盈利及超越指數表現, 對超乎尋常的高回報率不敢想象不敢追求, 只會限制自己潛能的發揮. 正所謂think big, get big; think small, stay small. 雖然不敢奢望think big 就能get big, 基於萬事難以盡如人意, 我們取法乎上, 多半能得乎其中, 如果只是取法乎中, 僅得其下並不奇怪. 自己每每沾沾自喜於領先了指數表現, 這幾年在恆指平淡的時候每每陷入苦戰也是求仁得仁了.

第二點是所謂的刺猬理念. 這個理念主要的是對自己能在那方面成為最優秀的理解. 需要專注於自己有潛能比其他公司做得更好的事情, 將未來寄託在有潛力做到最好的有限的幾個領域而非要求面面俱到卻可能落得兩面不討好.

這個理念落實到投資, 就是要認識自己. 以我來說, 欠缺專業背景, 必然在研究報表上處於劣勢, 而閱讀比較多, 知識偏向廣而不深, 所以在定性的範疇有點優勢. 那麼, 選股時, 在沙中淘金對我來說不是明智的策略, 找金礦挑大的金塊勝算更高. 以前, 因為有兩個組合的緣故, 炒賣倉經常刻意去找小公司買, 其實非常不智.

集中力量在有優勢的領域, 實際上就是要敢於下重注在比較看得清的個股及板塊. 如果在看對的股票上只有有限的籌碼, 對組合其實沒有太大的幫助. 少數幾個漂亮的重倉投資, 足以將一個平庸的組合推上超卓. 巴菲特的幾個經典投資成就了偉大, 上面提到的那些回報率高的人, 大部分也是由少數的幾個股票成就了大業.

我一向信奉均衡配置, 固然在風險控制上會做得比較好, 但在市況良好時, 往往會因為刻意的分散而浪費了子彈, 拖低回報. 如今反思, 均衡是必要的, 但有時候在看得清的時候, 在勝算較高的地方下重注也無妨. 只要在超額配置的過程中, 注意控制風險, 有紀律地下注, 比如向上建倉的金字塔建倉, 特別有信心地向下溝貨時注意注碼及有止蝕控制損失的預案, 其實問題不大.

第三點是關於信念. 在困難的時候, 卓越的公司的管理層往往能夠直面殘酷的現實, 同時抱有必勝的信念. 確實, 只有這樣, 才能有冷靜客觀的心態, 採取正確有力的行動去克服困難. 持有的股票價格升跌常常牽動神經, 極端的市況, 尤其是突如其來的大跌, 往往讓人失去冷靜, 做出錯誤的判斷. 經過多年牛熊交替, 自認算是比較冷靜的人了, 但我今年也犯了許多錯誤. 比如今年為我帶來最多利潤的融創, 40元以上時很明顯超賣, 但我也不捨得減持, 除了正常的35元左右的減持是原計劃的之外, 我還在跌破30元時丟了些籌碼, 雖然那時有控制波動及換入其他股票的雙重目的, 但很明顯時機是錯的, 說那時候不夠理性, 一點都不為過. 炒股的過程, 也是煉心的過程, 是個終生的修煉.

最後一點必須分享的是選擇和放棄.

一個卓越的公司, 更容易毀於機會太多而不是太少. 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公司, 對於機會, 更需要解決的不在於創造機會, 而在於選擇機會. 許多大公司最後墮落的原因是陷入多元化惡化, 而優秀的公司, 大都是專注於少數幾個優勢領域的. 綜合公司最後多半成了平庸的公司.

投資組合也是如此. 面面俱到的組合, 往往欠缺一條明顯的主線, 成員之間難以做到互相配合, 在跌市時或許有機會輸少一些(實際上未必能做到, 因為市場往往是升得慢跌得快, 大跌市的時候很少股票能獨善其身, 面面俱到的結果更可能的是輪流跌), 升市多半難以明顯地領前, 因為升市往往是由少數的龍頭板塊及公司帶領, 什麼都有的投資組合, 難以做到成員普遍錄得大升. 分散的組合在升市突圍而出, 往往需要操盤人的身手夠敏捷, 在不同板塊和股票間靈活出入. 但能做到的往往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所以, 看到市場大好, 千股齊升, 要有定力忍手, 在能配合自己組合的前提下, 只選那些自己有足夠認識的標的. 放棄不僅僅是勇氣, 也是能力的體現.

禪師常說捨得. 有捨才有得, 其實是有道理的.

今天看報紙, 耀才證券的統計顯示, 雖然絕大部分散戶都有所斬獲, 但只有一成散戶跑贏指數. 假如承認能力不足, 或許最佳選擇是直接買入盈富基金. 但現實中, 相信更多的是信心滿滿地入場搏殺的, 讓他們有如承認技不如人地只買指數基金, 多半難於登天. 只是, 自信之餘, 還肯不斷求知, 不斷自省, 追求進步的, 有多少人呢?

將這則短文節錄在此, 做為對自己的提醒:

2017年港股升咗大約36%,但原來大部份散戶上年都跑唔贏個市!耀才證券(1428)上年12月調查散戶投資表現同取向,收返接近1,000份有效問卷,當中接近八成散戶上年喺股票投資上有所斬獲,而無賺蝕嘅老散就大約有19%。

就咁睇大部份投資者上年都能夠獲利,但其實根據調查結果,賺多過三成嘅散戶只得10%,用呢個比例推算,即係話每10個老散中,最多只得一個係有機會跑贏大市。


這個統計, 除了提醒自己要時刻記得自己也是散戶, 要努力避免陷入那90%的陣營, 也鞭策自己, 不斷學習, 不斷進步.

以上, 是閱讀筆記, 也算是遲了些許的2017年的投資感悟和總結.




19 則留言:

  1. 精彩文章, 值得向Chan Sir多多學習!

    回覆刪除
    回覆
    1. 互相學習:)

      期待您也發表意見, 互相探討.

      刪除
  2. Student says:

    Chan Sir,

    2018 Happy New Year! ^_^

    This is your another good essay!

    Like! Like! Like!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讚賞:D

      實際上這篇文是早上有空時寫的, 沒想到您給了這麼多的Like.

      刪除
  3. 陳sir應該是講Good to Great 這一本書,那的確是最值得推介的商業類書本之一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正是這本. 作者Collins的另一本書(Build to last)也寫得很好

      閱讀和炒股看似關係不大的書, 很多時候在不經意間會對投資的思考帶來觸動. 不僅僅是和股票投資有點關係的商業書, 其他類型的也不時帶來這個效果.

      刪除
  4. 近年投資主力移往美股,也是因覺得美股較為fit in 自己的circle of comptency多些;暸解Apple、Google、Facebook等,其實較暸解內險內房等較為易掌握

    回覆刪除
    回覆
    1. 選對適合自己的戰場, 確實可以省下不少力氣.

      對美股, 我認識不多, 雖然持續花時間學習, 但一直沒有自信進入, 拖下拖下就到現在了.

      美股的科技巨企確實較容易給人信心, 畢竟不像內險內房之類的內地企業要受各種非市場因素影響. 實際上我也難以對這些公司做很詳細的分析, 判斷大都只是建立在幾個比較重要的點上.

      刪除
  5. 回覆
    1. 大家咁話:D

      cup sir轉投美股幾年, 完整享受了美股的牛市, 而且避開了忍受港股的有波幅沒升幅的折磨, 想必延續了當年在港股的神勇.

      祝你今年繼續賺賺賺:D

      刪除
  6. 「invest in what you know」一語知易行難, 尤其是短期大市充滿隨機性, 若不時常檢討, 對比投資邏輯和實際情況, 並不斷作出修正和自我增值, 一切也是只是空談。但另一方面如確定自己具有優勢, 就不該捨易取難, 做些多餘的分散化, 這也是我在這兩年間的最大領悟之一

    祝yf兄新年快樂, 越買越醒!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的, 為分散而分散, 往往不是降低了風險, 而是沒有降低風險之餘, 還降低了回報. 這是我真金白銀證實的:(

      tam兄的文章應該是我留意的博友作品中最有趣而且能引發思考并有所得著的了, 雖然你投的大部分股票我都沒有什麼認識, 但看你的分析, 總是有大開眼界之感. 慚愧看了你的文章很久, 卻一直做了cdrom.

      你的金庸作品讀後感非常過癮, 觀點很特別, 值得給個大大的贊!

      刪除
  7. 陳Sir,
    你既文章有提及內險股,但沒有中國人壽,請教你對此股的看法?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中人壽的業績比其他公司遜色, 內涵值的增長明顯低於同業, 估值確實不高, 但也不是低到足以補償低增長的程度, 現在是難得的牛市, 選股的話, 即使稍貴一些, 也應該選增長快的.

      刪除
    2. 好的,謝謝~

      刪除
    3. 終於見到陳兄重新執筆,仲以為兄搵夠去左遊山玩水。
      一直很喜兄的文章,即使跟不上投資步伐,但能細味兄的文筆思路,也是一大樂事。

      刪除
    4. FAI兄,

      就是因為離搵夠還遙遙無期, 所以沒有心機寫....
      去年比前年多寫了些, 主要還是因為一個死黨同學初入股場, 找我尋求意見, 被逼著盡量寫些東西給他看

      刪除
  8. 陳SIR, 這個月大市升得很急, 請問已達你定的目標嗎? 要不要先行獲利好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我的目標多半保守了, 有向上修訂的必要. 這個月升得太快, 可能回調幅度不大, 或者以橫盤代替調整.

      我這兩個月曾嘗試小注熊證做對沖, 都失敗了, 虧了兩三千:(

      做波段在這種牛市可能得不償失, 因為可能賣了買不回來. 即使賣了後股價跌了, 也可能因跌幅不夠吸引不願買回來, 最後永久錯失了這股票的未來升幅.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