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星期日

"貴"在堅持

 前兩天翻了翻自己以前的文章, 毫不意外地發現目前的持倉和年初比較, 已經面目全非. 幾乎一年過去, 市場起起落落, 板塊強弱不時轉換, 炒賣角度, 組合因應情況持續做些或大或小的調整是合理舉措, 但令人洩氣的是, 如果我懶一些, 在對新一年做了預判並部署的一月份過後, 就持股不動, 炒賣倉的成績會明顯好過一直辛辛苦苦操盤的現在.

一月份時佔比最高的比亞迪和新特能源, 佔比適中的東岳集團和中遠海控, 哪怕此前高位沒有賣走, 都一直持有到現在, 整體表現也可以說是股王級數, 其他持股中, 大部分表現平庸, 整體和恆指表現相若, 非常失敗的只有整體佔比不多的天能和明源雲. 表現好中差三種情況的持股佔比大致是40: 45:15, 整體而言表現肯定大幅拋離恆指. 今年雖然發生了很多事情, 但翻看當時的文字, 似乎年初的一些判斷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麼大錯, 理論上堅守當時的大部分持股應該是合理的做法, 需要變動的應該只是行業明顯沒落而轉型遠未看到成績的天能和與前景非常不明朗的內房密切相關的明源雲. 非常遺憾, 因為一直無法擺脫的貪婪和恐懼, 再加上認知水平確實還是有待提高, 我沒有做到堅持, 付出的代價實在非常昂貴.

執筆寫此文之前, 我也看了看炒賣倉持股這個月的整體表現, 相比月初, 組合輸了約7%, 同期恆指升約3%, 短短一個月竟然跑輸指數十個百分點, 可以說是大敗. 再看看具體的持股表現, 輸錢主要來自當初寄予厚望的浪潮國際和現代牙科以及幾隻週期股, 尤其是我持續向下買入的兩隻小盤油服股, 因為堅持看好, 不單沒有撤離, 甚至還賣走一些不准備做長線的非核心股去加倉其中的一些. 隨著這些弱勢股持續下跌, 我的這些決定擴大了組合的跌幅. 年初是該堅持但沒有做到, 現在是不該堅持但死忍不投降, 同樣的結果是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老實說, 雖然股票炒了許多年, 也算是賺到過一些錢, 輸輸贏贏也早就習慣了, 但看到這樣的情況, 多少也是有些氣餒. 趁週末沒有開市, 我花了點時間再看了看此股, 再回想當時做出決定時的思考, 決定還是繼續堅持一下, 給這些不爭氣的股票一點時間, 看看能否知恥而後勇.

和幾位戰友曾經討論過, 大家都覺得這段時間中資源股週期股表現差, 持有這些股票是組合落後的主要原因, 但回看整個十月份的表現, 其實情況並沒有感覺上的那麼糟糕. 有些股確實一直弱勢, 比如幾隻煤股, 但有些股票是先低後高, 比如1919, 有些股票是先高後低, 比如883, 如果和月初比較, 後面這兩種情況的股票其實是大致持平的, 甚至有幾隻資源股這個月是升的, 比如2899和1208. 之所以感覺一直是弱勢, 可能是因為手裡的股票情況就是這樣, 另外是這類股票這段時間常常是升的時候持續時間短, 跌的時候持續時間長. 從這些觀察結果看, 情況其實並沒有一面倒的糟糕, 而是有一定程度的走勢分化. 同樣是資源股,  走勢不同, 更多的是細分行業的情況差別, 比如煤股的下跌肯定是來自政策風險, 我的持股1258的下跌是因為第三季業績欠佳, 2899下半月轉強, 應該是因為第三季業績不錯. 整個板塊地看好或者看淡, 似乎並不適合.

話雖如此, 相比前段時間的氣勢如虹, 週期股, 尤其是資源股現在的表現十分疲弱是事實. 股價表現差, 當然可以找到一大堆理由, 就像表現好的時候也可以找到許多解釋一樣. 實際上, 這些看好或者看淡的理由, 不論股價升還是跌的時候都同時存在, 事後的解讀大部分只不過是把這些理由選擇性地在不同情況下拿出來而已.  不過, 再深入一點點, 再來個話雖如此, 好淡理由一直都在, 但整體地看, 不同的公司的看好理由和看淡理由的力量對比是不同的, 雖然用來做短線升跌的解釋比較勉強, 但長遠來看, 不同的力量對比將導致不同股票的長期表現有明顯差異, 所以中長線角度的基本因素分析確實是重要的. 以這個邏輯, 如果並不是短炒, 在中長線看好的時候, 硬食短期的股價疲弱是合理選擇, 至於到底是守出彩虹還是股災, 就要看功力了. 

雖然說是炒賣倉, 但我一直的希望是能少點短線炒賣, 多一些中長線, 所以這個月的持續挨打, 我為自己的不作為開脫說是短線波動, 但反思還是有必要的. 

這個月比較拖後腿的其中一個板塊是資源相關股. 觀察一些代表性股份, 我發現它們的表現和美元指數有很強的負相關性. 最近幾個月, 美元指數的高點在8月20日, 9月30日及10月12日出現, 這幾個日子前後, 甚至是同一天, 883, 358和2899這些板塊龍頭都大致是近期低位, 美元高點出現後就開始持續回落, 這些股票則大致同步反彈. 如果認為美元指數很難持續保持強勢, 因為股價跌就順勢減倉似乎不是理性的選擇, 所以我到現在還是認為保持一定比例的資源股並沒有問題, 雖然現在已經吃了眼前虧.

需要反省的是一些選股時的思考不周. 比如第三季業績出爐前被我沽出, 幸運避過後來的大跌的中鋁就是個教訓. 當時買入的理由到現在我仍然覺得問題不大, 買入後股價也確實升了上去, 沒有趁高賣出當然是失敗, 但以當時的理據來講其實還是值得繼續持有. 我的問題是在限電的時候缺少警覺, 因為電解鋁需要耗費大量電力, 而限電在當初買入的時候並不存在, 這個新出現的負面因素的潛在影響很難講 但明顯是個不穩定因素, 可惜我沒有足夠的警覺. 再回看當時的選股, 其實除了2600, 還有俄鋁486這個選擇. 相比2600, 俄鋁的行業地位一點都不比2600差, 有利的因素是俄鋁沒有所謂的政策風險, 而且俄鋁超過九成的鋁是由清潔的水電生產, 當時其實是應該買俄鋁而非中鋁的. 

手裡的蒙古焦煤這個月是重傷者, 不知不覺已經從一個半月前的高位腰斬, 技術角度其實一早就應該減持, 但我同樣是掉以輕心, 最後跌了這麼多完全出乎意料, 不過, 如果重來一次, 恐怕我最多也就少量減持, 對組合的改善幫助有限. 雖說不應該有錨定效應, 以買入價做之後的操作參考, 但買入成本低以及投入的資金少確實讓我在股價跌的時候心理負擔有限, 後果就是賬面利潤大幅縮水. 股價的疲弱, 相信主要是疫情導致的運輸不暢所致, 第三季的銷量同比減少了九成, 業績數字肯定非常難看, 股價跌十分正常. 疫情因素難以預測何時消除, 但長遠而言, 在中國焦煤嚴重依賴進口的情況下, 不論未來和澳洲的關係如何, 從貨源安全性考慮, 蒙古焦煤的銷量是不用擔心的, 未來價格是高是低, 以公司的成本結構和產量看, 賺錢只是多還是少的問題, 只要公司能熬過疫情並開始正常生產運輸和銷售, 盈利和股價雙雙爆上我覺得機會不低. 現在的回落, 既然沒有買賣, 我就當看不見了.

像2600和975這樣不盡人意的表現, 即使可能只是一時的疲弱, 對我來講, 手風不順是事實, 按理應該暫時避一避這個板塊, 但我實在不覺得資源股的行情已經到此為止, 撤出了2600, 資金還是決定放在這類股票上. 這次我選擇了油服股1251和1623. 兩隻股票都是蚊型股, 似乎投機性非常大, 不過, 如果回頭看看2013年的股價, 可能有不同的感受, 這是上一輪週期的頂部, 當時整個油服板板塊幾乎都是大牛股, 現在股價的低殘, 更多的是因為行業不景氣. 現在油價再次有走強的趨勢, 油公司應該普遍有不錯的利潤, 固然因為對未來油價的審慎以及將未來的主要方向放到尋找新能源相關的機會, 未必在油氣相關業務再大力投資, 趁好景補上多年油價低迷下導致設備和勘探等正常經營開支不足的課也是可以期待的, 若是如此, 對油服公司會是大利好. 在國內, 19年三桶油響應國家政策, 推出七年行動計劃, 準備大力投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 相關行動相信在疫情期間大受影響, 未來 如果要追上進度, 必然也會對油服行業相當有利. 港股上市的幾隻油服股, 普遍在今年中期業績或者轉虧為盈, 或者業績重新錄得增長, 有可能這段時間正是行業週期強弱的轉折點. 多年低迷的股價, 有機會已經大致見底. 我是在1623因為訂單消息大漲之後重新關注這個行業的, 粗略做了些研究, 得出上述結論, 隨即著手買進. 考慮到小盤股的風險, 我除了不單吊一隻外, 還嚴格控制注碼, 以逢低小注買的策略建倉, 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 越買股價越跌, 不知不覺間兩股合共佔比已經達到7%了, 雖然不介意賬面虧損, 但再跌下去絕非我所樂見, 畢竟主動買套並確實重傷的感覺其實並不是很好受.

老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週期股重傷之餘, 沒想到原本以為比較安全的現代牙科和浪潮國際也莫名其妙地跌了又跌, 到現在我還是找不到原因. 曾經見過高手指導, 說不明原因的持續陰跌背後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利淡, 但在這兩股來講, 我實在想不到這種業務清楚, 業績不差的公司會有什麼問題, 何況其中的浪潮還是國企背景. 當時買入的時候目標價就高過買入價不少, 現在高位回落許多, 我還沒有失去信心, 簡單地引刀成一快實在非我所願, 考慮到其實佔比也不是很大, 我乾脆咬牙再各加一小注.

因為組合波動實在太大, 而且是向下波動, 這個大部分成員已經是小盤股的炒賣倉有需要引入一些表現比較平穩的股票, 猶猶豫豫間傳出港華燃氣準備轉型的消息, 這隻一向沉悶的股票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 復牌後股價出乎意料地向下, 我覺得完全沒有道理, 觀察了一會, 見到股價好像已經跌不下去了, 就決定買進基本注. 港華燃氣現在的估值並不高, 未來如果成功執行資產置換以及推進新項目, 估值很大機會上一台階, 即使進展緩慢, 以現在的業務和股價, 下跌空間應該也不大, 現在買入, 應該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這些林林總總的買進 當然不是無限資金, 為了組成這個陣型, 我沽出了一些原本就不打算長線持有的成員, 希望這些換馬不會是多做多錯-----實際上我並不太捨得賣出1523, 之所以還是沽出, 一個原因是平時交投量少了些. 

成員的變動之外, 關於交易策略, 看來也需要做一些調整了. 今年其實機會並不少, 但如果主要做中長線的話, 很容易見財化水, 哪怕選股再精準, 不貪心地有一定利潤就套現才能賺錢. 這個情況和去年相反, 去年雖然波段性地落袋為安也可以賺錢, 但中長線持股肯定更為省心省力而且成績也會很好. 我今年的問題是每次股價升上去後就對股票成為股王有期望, 但大部分結果是希望變成了失望, 但明年情況會是怎樣我還是毫無頭緒, 該怎麼做看來還是要見步行步. 既然如此, 亡羊補牢也好, 面面俱到也好, 似乎把一部分資金做短炒是有必要的了, 想到今年的幾次小額投機以利潤率看其實相當理想, 加大短炒比重的願望更強烈了. 

邁出的第一步是本月最後一天趁回落買進了億和這隻特斯拉概念股, 估值和股價走勢看, 應該還有力衝一衝, 至於是不是會真如網上有人說的第二隻558, 就姑妄聽之, 既存期望也準備隨時跑路. 其實當時也考慮抄功課追創維的, 但一來近排手風不順擔心急升後高追隨時中伏, 二來對股價炒上的光伏業務前景信心不是很大, 最後還是決定忍手先看看, 轉為買回早前沽出的水發興業. 氣勢上創維贏九條街, 但水發興業走勢上有見底的感覺, 高位走低位買回提供了一些安全感和賺了便宜的虛榮感, 雖然理智上知道這種感受十分虛幻兼要不得, 只是輸錢後無可避免地輸了氣勢, 這樣小心翼翼實在是無可奈何......

最後說一說長線倉.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整個月沒有做過任何交易, 輸錢躺平中. 實在不知道要不要及怎麼做些調動, 唯有不變應萬變地等運到了.

持股:

長線倉:

港交所     (388)              15.7%
新天綠色 (956)              12.9%
比亞迪 (1211)                 12.4%
騰訊控股 (700))              10.0% 
康哲藥業 (867)                8.3%
中國建材 (3323)              7.3%
華潤醫療 (1515)              6.8%
五礦資源 (1208)              5.4%
華電國際 (1071)              4.8%
中集集團 (2039)              4.5%
心連心化肥 (1866)           4.1%



炒賣倉:

比亞迪 (1211)                 11.9%
栢能集團 (1263)             11.8%
中船防務 (317)                7.5%
金馬能源 (6885)              7.4%
現代牙科 (3600)              7.4%
中國有色 (1258)              6.7%
新疆鑫新能源 (3833)       6.3%
浪潮國際 (596)                6.2%
蒙古焦煤 (975)                5.0%
華電國際 (1071)              4.6%
水發興業能源 (750)         4.3%
港華燃氣 (1083)              4.2%
保利協鑫 (3800)              4.0%
海隆控股 (1623)              3.8%
億和控股 (838)                3.8%
華油能源 (1251)              3.7%


YTD(截止31-Oct-2021):

恆指:         - 6.8%
長線倉:     - 10.2%
炒賣倉:       2.4%



2021年10月3日星期日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標題來自李娟的同名散文集, 不知道為什麼, 當我準備開始寫這個月的回顧時, 腦中突然浮起這個短句. 李娟是我喜歡的當代作家之一, 她的其他幾本書, 比如<冬牧場>, <阿泰勒的角落>, 也很好. 這個月輸錢, 推薦幾本"輸", 以毒攻毒, 可能下個月就轉運了XD

李娟書中寫過童年時和外婆撿破爛的貧苦, 也寫過寒冬吃一顆乾癟發芽的土豆的艱辛, 但字裡行間, 並沒有為悲傷而悲傷, 在承受中不曾放棄夢想------"夜行的人, 若你不唱歌的話, 不驚醒這黑夜的話, 就永遠也走不出呼藍別斯了. " .... 經歷了上半月股價節節上漲, 然後毫無先兆地急劇回落, 可能相比迅速找到應對之道, 保持心態健康, 以正面態度面對是更重要的. 

我的組合表現中旬後急轉直下, 跌勢是由前幾天的強勢股資源股帶動, 出乎意料. 形勢急轉直下的主因, 相信是聯儲局關於縮債和加息的言論. 表示有意收水----美元指數轉強-----債息向上外圍股市下跌----, 我聞到了熟悉的味道. 

美國即將再次到達債務上限, 兩院的尊貴議員們再一次各種討價還價, 期間還有財政部長的政府停擺的威脅等各種表演. 這樣的戲碼每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次, 過程相似, 結果一樣, 演了這麼多次, 其實是很無聊, 不過, 考慮到表演結束後的收益, 相信再覺得無聊也會演得相當投入吧. 一輪表面功夫後, 就可以在電腦系統裡按多幾個零, 甚至都不需要花力氣把這些憑空多出的綠紙印出來, 就可以從全世界換來各種各樣的物質以供享用, 這樣的生意, 何止是一本萬利!

當然這種暴利生意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 "美元是我們的貨幣, 你們的麻煩"這句話也不是誰都敢說的, 背後既有美帝強大的軍事和科技實力支撐, 也有現代金融體系是以美國為核心的客觀現實. 美元體系當然對世界經濟增長有巨大貢獻, 但得益最大的毫無疑問是美國. 為應對此次疫情, 美國再次大量放水, 債務達到上限後, 通過還債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 只能是以新債還舊債, 而大家都知道未來債券只會越發越多, 要讓債券賣得出去, 只能是威逼利誘雙管齊下. 議員們的爭吵, 算是為自己國家戴了個負責任的遮羞帽了, 然後是要讓自家貨幣看起來值錢. 擺出一個要收水的姿態, 同時畫出一個將加息的大餅, 再利用美元的統治地位和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 引導美元升值預期, 藉此營造出對提升債務上限有利的環境, 然後順利將天量的債券賣出去..... 再之後, 對美帝最理想的畫面當然是類似在日本和東南亞發生過的故事了, 能否重演則是另一回事.

美元指數在聯儲局會後回升, 並一直保持強勢, 到下旬甚至突破了八月高位93.7, 對此相當敏感的資源股有劇烈反應並不奇怪, 同樣敏感的納指也回調了, 但這個強勢能否持續是個疑問. 即使加息能夠落實, 很可能最快也要到明年下半年, 現在只不過是準備減少購債而已, 而數額其實無關痛癢, 看起來是姿態多餘實質, 我的理解是為了再次提高國債上限造勢. 

大量發債等於濫發美元, 濫發的後果有兩個可能: 一個是全世界一起通脹, 另一個是美元大幅貶值, 美國內部嚴重通脹. 後者如果發生, 需要有一些主要國家或者大宗交易放棄美元結算, 但槍炮射程之內, 就是正義, 美國的正義現在全世界都不得不接受, 所以多半還是大家一起通脹更有可能. 既然如此, 加息的迫切性和幅度多半不會太大. 

疫情還在持續, 需要錢的地方越來越多, 即使疫情在不久的將來結束, 還有一個龐大的基建計劃在等著資金啟動, 再加上疫後生產及需求的恢復, 美帝的發債只會越來越多, 對銅鋁之類的商品需求多半也是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我看不到美元持續向上的理由, 也沒道理認為商品牛市會在這個時候完結. 

我手裡的資源股即使在早前股價高位的時候估值也不高, 更何況是已經回落不少的現在, 既然認為商品牛市仍在, 沒道理在高位認為還有上漲空間, 轉頭卻在低位逃命, 所以我的選擇是繼續持股, 而且, 即使看錯, 兩三成的佔比也不至於讓組合傷重難起.

國外的焦點是美元, 國內的除了恆大, 相信就是各種限產限電的新聞了. 強國政府一貫透明度低, 一向給人印象是供應過剩的電力會突然不夠用, 明明有生意卻要限產, 這種反常現象遲遲得不到權威解釋, 導致小道消息滿天飛, 主題是"國家在下一盤大棋"的文章成了熱搜. 我是不相信這樣的解讀的, 因為太過不符合常理了. 為了所謂定價權, 為了所謂輸出通脹, 不惜自己有錢不賺, 有電不用, 能否傷敵一千還不知道, 自損八百肯定是有了, 分分鐘還不止, 即使現在能高價輸出通脹, 未來疫情過後, 肯定是有其他國家的替代品的, 最後的定價權還是不會在自己手裡; 退一步說, 即使目的達到, 主動限產意味著一批人失業或者開工不足, 這些人的損失以及潛在的社會問題, 對"穩定重於一切"的國家來說, 要前者還是後者, 選擇顯而易見. 所以我寧可相信是市場規律之類的普通常識.

疫情下大量訂單集中到中國, 導致用電量劇增, 雖然風電光電暫時還難以挑起重擔, 但只要火電公司機組利用率提升一些, 應該不至於不夠電用的, 問題是期間動力煤價格在不斷大漲, 火電成本大增, 而電價卻被限制不能漲價, 火電成本不能轉嫁, 發電越多虧損越多. 搞到最後要限電可以說是毫無意外, 既然沒電了, 當然只有限產了. 

幾天後, 權威媒體的解讀也是類似的說法. 按國家一貫風格, 一出現問題就會出手, 然後開啟"一管就死, 一死就放, 一放就亂, 一亂就管"的標準模式. 電力不夠, 多半是先從成本入手, 控制動力煤, 如果不能解決問題, 就只能漲電價了. 現在還不知道政府怎麼出招, 眼下的情況應該是煤礦在賺大錢, 尤其是長協煤佔比較低的, 火電公司則很可能要交出一份難看的第三季業績, 看了看這些公司的股價, 竟然都在高位徘徊, 似乎不太正常. 國內電價被嚴格管控, 當年的煤電聯動運行得並不理想, 現在的機制更不靈活, 煤價高漲的情況下煤公司和火電公司雙贏幾乎不可能. 相比股價將繼續反映煤價的持續上升, 我更相信政府出招支持火電公司增加發電量, 雖然現在深受高價煤之苦, 但此時處境應該是在否極泰來的否極, 泰來就在前方, 所以股價跌不下去. 上文提及低價電力將對提高國家競爭力大有幫助, 忽略了應該同時還要有充足的電力供應, 清潔能源雖然在快速發展, 但還不能挑起大梁, 穩定的火電仍是整個電力系統的核心. 從這個角度看, 只下注清潔能源並不足夠. 

炒賣倉在錯誤賣走龍源電力後一直沒有再買入電力公司, 組合中有些股票表現不佳, 正好用來換馬. 核電風電已經升了許多, 不想高位追貨, 而且長線倉持有新天綠色能源, 選了買入兼有環保概念的綠色動力環保(1330). 公司中期業績不差, 第二季度的產能利用率比第一季有提升, 下半年有幾個新項目投產, 垃圾處理收入及上網電量都會提升, 下半年業績很大機會好過上半年, 現在的估值是個位數, 而且股價比A股有大幅折讓, 技術走勢比同業的光大綠色環保好, 有機會繼續走強. 

兩個倉都買入華電國際(1071). 往績來說, 1071是派息最高估值最低的一員, 便宜常常沒有好貨, 意味著背後有更多的瑕疵, 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也可能和公司規模, 股票流通量等因素有關, 實際上, 除了836一枝獨秀外, 其他同行的經營情況並沒有很大的差別. 選擇1071的主要理由並不是便宜, 而是看中公司持有近四成股份的新能源公司福新. 華電福新曾經在港股上市, 後來私有化, 經資產注入後, 福新成為華電集團的新能源旗艦, 未來很大機會在A股上市, 華電國際可以分享到福新的發展紅利, 甚至, 有分析認為不能排除福新再次裝入華電國際的可能, 因為目前國家的政策是新能源項目必須搭配火電調峰才能獲得優先審批並網的權利, 華電福新注入華電國際可以達到雙贏. 無論如何, 以華電國際的低估值, 加上新能源方面的憧憬以及傳統火力發電很可能扭轉現在的不利局面的預期, 現價的華電國際應該是進可攻退可守. 

炒賣倉以中船防務(317)代替了中航科工. 幾內亞的政變對中國在當地的礦業投資帶來風險. 政變非常突然, 時機微妙, 過程透著詭異, 比如, 政變領袖是個中層軍官, 此前在總統府附近帶兵接受美國特種兵訓練. 篇幅關係, 或者以後有時間另文探討. 無論如何, 說這是偶然事件相信難以服眾. 雖然有政治不正確之嫌, 不得不承認, 如果當時附近有中國駐軍基地, 這類事情應該不會發生. 當前形勢下, 建立強大的海軍比強大的空軍更有迫切性. 不看軍工, 中船防務也有突圍的機會. 航運業這兩年賺大錢, 除了生意應接不暇外, 近十年來運力幾乎沒有增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行業再次進入強週期, 船運公司紛紛下單造船是可以預期的, 未來幾年很可能迎來造船公司的景氣週期, 中船防務應可受惠. 317母公司中國船舶在籌備重組, 317的定位如何存在不確定, 但以公司兩地上市的有利條件, 沒道理不能在集團中佔據重要角色. 延續看好航運及後航運相關業務的思路, 長線倉買入中集集團(2039). 遺憾錯過了氫能概念的中集安瑞科, 希望2039能稍補遺憾. 集裝箱供不應求, 公司這部分業務相當理想, 旗下的中集安瑞科不用多說了, 還有潛力不小的海洋工程業務, 雖然還在虧損, 但營業額在不斷提升中. 

金馬能源的買入有點打倒昨日的我的味道. 此前我兩次買入同類公司中國旭陽, 都無功而返, 對這類板塊有陰影, 雖然密切注意, 但買入興趣不大. 後來我再反思, 在旭陽的失利主要是自己操作欠佳, 公司不論業務還是股價表現其實都沒有問題. 金馬能源和旭陽有很多類似之處, 既然1907有陰影, 那就買金馬能源吧, 賣出其他股票的資金總是需要有個新地方停泊, 

最後要提一提水發興業能源(750). 這隻股票是我思維發散不經意間找到的. 我看好光伏, 但對硅料的技術路線存在疑問, 後來進一步思考, 不論採用什麼路線, 最後的產品都有落實到安裝和使用, 現在市場的焦點都在硅料, 可能下游存在機會, 尋找之下, 750進入視野. 當年的750曾經和卡姆丹克等大炒過一輪太陽能概念, 沒想到如今變成了山東省政府旗下最大的新能源發展主體水發集團的子公司, 而水發集團已經把750定位為主要或者唯一的新能源發展平台. 現在750已經和超過60個縣區簽訂分佈式光伏整體開發框架協議, 母公司的項目和資產注入也在陸續進行中, 公司股價在長期橫盤後, 已經有突破的跡象, 看圖看估值, 上望空間似乎不低, 應該值得一賭.

一輪微調, 組合撤離了存在較多不確定性的內房相關(物管股)和半導體相關股票, 加大了能源相關的股票比重, 繼續堅持的是對資源股的看好, 在此前路不清的時刻, 這樣的選擇到底是擇善固執, 還是不懂變通, 就等時間來給出答案. 無論如何, 既然落場, 總是要有自己的立場, 哪怕一時挫折, 還是應該要有一些堅持, 一些信心的.

------親愛的, 哪怕後來去到了城市, 走夜路也要大聲地唱歌, 像喝醉酒的人一樣無所顧忌. 大聲地唱啊, 讓遠方的大棕熊也聽到了, 靜靜地起身, 為你在遙遠的地方讓路.

持股:

長線倉:

新天綠色 (956)              15.6%
港交所     (388)              15.4%
比亞迪 (1211)                  9.7%
騰訊控股 (700))               9.2% 
康哲藥業 (867)                8.5%
中國建材 (3323)              7.6%
華潤醫療 (1515)              7.6%
華電國際 (1071)              5.2%
五礦資源 (1208)              4.7%
中集集團 (2039)              4.6%
心連心化肥 (1866)           4.4%



炒賣倉:

比亞迪 (1211)                  9.0%
栢能集團 (1263)              8.3%
中船防務 (317)                7.4%
現代牙科 (3600)              7.3%
蒙古焦煤 (975)                7.1%
浪潮國際 (596)                7.0%
中國有色 (1258)              7.0%
金馬能源 (6885)              6.7%
新疆鑫新能源 (3833)       5.6%
太平洋航運 (2343)          5.4%
珩灣國際 (1523)              5.2%
華電國際 (1071)              4.8%
水發興業能源 (750)         4.7%
中國鋁業 (2600)              4.4%
綠色動力環保 (1330)       4.3%
保利協鑫 (3800)              3.6%


YTD(截止30-Sep-2021):

恆指:         - 9.8%
長線倉:     - 6.8%
炒賣倉: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