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年結, 又適逢聖誕前夕, 港股波動不大, 全周微跌99點, 剛好守住10天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什麽特別的消息, 美國的財政懸崖談判也還在進行中, 一切似乎都要等月底甚至明年才可有較明朗的信號了, 港股的沉悶也算是理所當然.
指數波瀾不興, 個股則是另外一種情況. 上周我的組合波動加劇, 令我提高了戒心, 本周個別股份仍出現類似現象, 雖然組合整體表現基本平穩, 但種種跡象顯示, 市場的資金流向似乎開始有所改變.
令我印象較為深的是有些板塊表現開始和之前有所不同. 此前相當強勢的內房和頁岩氣概念股雖然仍在高位, 但波動開始有所加劇, 雖然看起來仍有上沖的潛力, 但現在很有可能暫時休息, 進行整固了; 高息股及一些防守股也有回吐跡象, 比如快餐類股及領匯, 似乎有資金流出; 早前強勢畢露的一些股份, 比如創科, 瑞聲科技, 似乎也開始有點疲態. 這類股份多數是今年的明星, 前景及估值看起來仍沒有什麽大問題, 股價波動加劇或者是面臨調整, 多半是因為有些資金要鎖定利潤. 同時, 有些早前的弱勢股和殘股, 比如玖龍紙業, 建滔化工等, 這星期表現相當不錯, 可能有粉飾櫥窗效應, 但也很有可能是有人開始佈局明年, 下注明年經濟向好. 總體而言, 這段時間資金的整體流向似乎是套利早前強勢股, 吸納週期股及跌得太多的殘股, 風險胃納好像仍然不低, 我覺得後市仍偏好, 但有需要開始因應這個情況, 適當調整配置了.
這星期我的操作很少, 只是減持了部份內房股, 繼續買入週期股, 現在組合中已經沒有什麽板塊特別重倉, 各持股占比也比較均衡. 經過這段時間不斷微調後, 這個陣勢應該不會再有什麽大的改變了. 組合中的板塊包括了高息股, 資產折讓股, 內房股, 藥股, 頁岩氣相關股及週期股, 另外, 我應該會找機會再進入燃氣相關股, 這個板塊仍是攻守皆備的佳選.
YTD : 45.2%
恒指 : 22.1%
國企 : 13.0%
2012年12月16日星期日
有時候, 慢就是快
港股本周繼續強勢, 受A股強力反彈帶動, 大升414點, 連創今年新高. 看這段時間股市的表現, 後市似乎仍然可看高一線. 雖然如此, 我心裡隱隱有些許不安. 雖然我的組合跟隨大市再創出回報新高, 但組合的表現在本周開始和以前有點不同, 波幅加大了. 即使對後市如何樂觀, 這個現象也應該值得重視.
我的組合週一還是很平穩地以約0.7%的升幅領先指數表現, 但週二大跌約2%, 週三回升近3%, 週四又跌了約1%, 週五再次反彈約2%. 這樣的走勢, 即使是早前大市曾經急劇波動時, 也是少見的, 對比本周大市的平穩向上, 更是顯得刺眼. 大幅波動主要來自手裡的內房股, 頁岩氣相關股票也有類似的走向. 這類近期頗為強勢的板塊雖然仍保持高位, 甚至繼續上升, 但波幅加大可能反映了好淡雙方的勢力開始出現平衡, 即使後市看好, 短期內進行整固甚至調整的機會已經增大了. 不論大市是否繼續延續升浪, 對現在的強勢板塊保持一定戒心, 注意風險, 同時開始尋找新的強勢股, 似乎是較為正路的做法.
臨近年尾, 很多人開始憧憬粉飾櫥窗效應, 而且今年不少基金表現一般, 追數壓力可能迫使一些資金流入高波幅股份, 如此種種, 看好年底市道是順理成章之事. 然而, 事情總是會有另外的方面, 我們也難以否定有相反的事情發生. 比如, 難得手上有些股份獲利豐厚, 為免夜長夢多, 乾脆鎖定利潤, 令這些股份平添沽壓; 比如, 年底恒指已經在高位, 等於減少了明年上升的空間, 反正今年表現已經一般, 乾脆踩多兩腳, 壓低指數, 希望明年可以在較低的基數上多些機會反勝. 在後面的這些狀況下, 大市如何再上?
我無力預測後市, 可以做的只能是看自己組合的表現調整策略. 大市短期升跌皆有可能, 看A股強力反彈, 似乎上升的機會大一些, 但考慮到下跌的可能, 單方面強力進攻, 即全力追逐強勢股, 也有一定的風險, 因此, 我這星期做了些較為中庸的操作.
我趁高位套利管道燃氣股, 減持部份已經升到高位的本地資產折讓股, 所得資金買入些週期股和藥股, 另外, 沽出一些波幅較大以及負債較高的內房股, 換馬較為穩健而高息的內房股.
燃氣股的重估可能暫時告一段落, 本地資產股也已經升了不少, 在A股初露曙光時, 將之換入週期股, 或許會是不錯的投機, 假如A股帶動港股繼續逞強, 此類股份或有更強的動力, 同時, 因尚未大升的關係, 大跌的機會也不多, 藥股則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內房股已經升了不少, 估值仍不貴, 而且前景似乎還是不差, 但部份股份已經升幅巨大, 波幅加劇的情況可能反映了套利壓力的加大, 換入較穩健而不是那麼熱門的個股, 是希望保持內房股部位的同時, 能控制組合的波幅.
經此變動, 組合持股雖然數目不變, 但板塊分散了些. 在年底的這段時間, 成績大致已定, 我也不奢望能再有多少進賬, 但希望可以穩守目前的成績, 此番調動, 控制風險的目的多於加強進攻. 整體而言, 組合仍然保留了相當部份的防守型股份, 而進攻型股份也不是非常多.
大市強勢, 全攻型似乎較可取, 但也不是絕對. 有朋友談及一位戰友近來成績很好, 原因是他幾乎全手動力股, 當然可以受惠大市, 我的回應是雖然他成績相當不錯, 但我這個不太進取的組合這段時間也沒有落後, 如果算上全年, 更是可以跑贏他, 而且, 考慮到他的組合波動明顯較大, 相信他當時的心理壓力應該大過我.
我的看法是, 投資畢竟是個長途賽, 在大升的時候要求明顯跑贏, 跌市的時候希望避開, 固然是理想狀態, 但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大市升時, 追逐動力股, 我們多數是在股份已經升了幾個百分點後才追入, 轉勢時, 也多數是在跌了一段時間後確認走勢出問題時沽出. 這樣的做法在單隻股份上問題不大, 甚至可能是效果較佳的交易手法, 但處理一個投資組合也是如此, 就未必佳了.
持股集中度相當高的組合, 為控制風險, 經常大進大出有其必要性, 但大部份情況下, 一個組合的持股總是有一定的分散性, 這些股份通常不是集中在個別板塊, 因此走勢上未必一致, 和大市走勢也經常不會都是一樣, 如果因為大市走向的關係, 升的時候全力進攻, 跌的時候大幅減持, 效果未必很好. 很多時候, 為跟上大市升浪, 我們會做出換馬, 但結果事與願違, 沽出的股份隨後大升, 買入的反而無力; 也有很多時候, 我們認為大市轉弱, 大幅減持, 但隨後大升快速反彈, 掉頭買回時, 已經痛失先機; 也有時候, 大市的短期走勢和我們的預判相反, 根據預判行動的結果當然不會理想.
因此, 除非是很明顯的單邊市, 比如08年的跌市和07年的升市, 全攻全守的做法看似理想, 但不容易掌握. 相對的, 在大部份情況下, 比如今年, 甚至是去年, 事後回顧, 即使一直重倉持股, 只要注意組合配置, 不過分偏向進攻或者防守, 一樣效果不錯.
去年我受了挫折, 但問題不在大市, 在自己. 我錯失了年初濠賭股的進攻機會(重倉880卻因豪門爭產被震出), 導致節奏被打亂, 結果全年一直覺得不太順, 錄得虧損, 但仍跑贏大市已經要感恩了. 實際上, 假如不是年初就被自己的心魔打敗, 其實也有許多機會獲利的(可參看我的去年總結).
至於今年, 我幾乎一直保持九成持股, 只是不斷換馬, 但吸取了去年教訓, 總體的策略一直保持, 即一直持有相當部份的防守型股份, 即使市況再好, 進攻型股份也不會佔據太大的部位, 這樣的結果, 是在大市急升時, 有時候會落後, 但大市轉差時, 往往明顯跑贏, 組合的回報率曲綫一直保持平穩, 很少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 在一般的情況下, 這樣的組合表現沒什麼特別, 但已讓我在3月到5月的跌市中明顯跑贏大市, 就此一直領先到如今, 甚至不時出現機會讓我的組合繼續擴大領先優勢. 另外, 因為組合表現一直平穩, 我的心態一直能保持良好, 操作時因情緒不穩導致的錯誤也少了些, 對組合的幫助也是很正面的.
我們都是凡人, 不可能捕捉到每個升跌浪, 但如果不是一開始就要努力跑贏大市兼且獲取巨利, 而是先求控制風險, 首重將虧損的可能性減少, 其次才追求利潤, 已經可在很大程度上先立於不敗之地. 別人虧損的時候, 我們做到不虧或者少虧, 即使市升時我們跑輸, 整體上也未必就落後別人了, 甚至有很大機會跑贏. 這就是所謂的防守是最好的進攻了.
防守股雖然看起來是進攻的後腿, 但其實是進攻引擎的潤滑劑; 股市前路總是崎嶇, 注重防守實際上提供了進攻的戰車一個避震系統. 這些偏防守的股份看起來跑得慢, 但對於組合來說, 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至於組合, 保持攻守平衡, 雖然有時看起來跑得慢, 但在較長的時間看, 慢, 其實就是快.
YTD : 44.8%
恒指 : 22.6%
國企 : 13.5%
我的組合週一還是很平穩地以約0.7%的升幅領先指數表現, 但週二大跌約2%, 週三回升近3%, 週四又跌了約1%, 週五再次反彈約2%. 這樣的走勢, 即使是早前大市曾經急劇波動時, 也是少見的, 對比本周大市的平穩向上, 更是顯得刺眼. 大幅波動主要來自手裡的內房股, 頁岩氣相關股票也有類似的走向. 這類近期頗為強勢的板塊雖然仍保持高位, 甚至繼續上升, 但波幅加大可能反映了好淡雙方的勢力開始出現平衡, 即使後市看好, 短期內進行整固甚至調整的機會已經增大了. 不論大市是否繼續延續升浪, 對現在的強勢板塊保持一定戒心, 注意風險, 同時開始尋找新的強勢股, 似乎是較為正路的做法.
臨近年尾, 很多人開始憧憬粉飾櫥窗效應, 而且今年不少基金表現一般, 追數壓力可能迫使一些資金流入高波幅股份, 如此種種, 看好年底市道是順理成章之事. 然而, 事情總是會有另外的方面, 我們也難以否定有相反的事情發生. 比如, 難得手上有些股份獲利豐厚, 為免夜長夢多, 乾脆鎖定利潤, 令這些股份平添沽壓; 比如, 年底恒指已經在高位, 等於減少了明年上升的空間, 反正今年表現已經一般, 乾脆踩多兩腳, 壓低指數, 希望明年可以在較低的基數上多些機會反勝. 在後面的這些狀況下, 大市如何再上?
我無力預測後市, 可以做的只能是看自己組合的表現調整策略. 大市短期升跌皆有可能, 看A股強力反彈, 似乎上升的機會大一些, 但考慮到下跌的可能, 單方面強力進攻, 即全力追逐強勢股, 也有一定的風險, 因此, 我這星期做了些較為中庸的操作.
我趁高位套利管道燃氣股, 減持部份已經升到高位的本地資產折讓股, 所得資金買入些週期股和藥股, 另外, 沽出一些波幅較大以及負債較高的內房股, 換馬較為穩健而高息的內房股.
燃氣股的重估可能暫時告一段落, 本地資產股也已經升了不少, 在A股初露曙光時, 將之換入週期股, 或許會是不錯的投機, 假如A股帶動港股繼續逞強, 此類股份或有更強的動力, 同時, 因尚未大升的關係, 大跌的機會也不多, 藥股則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內房股已經升了不少, 估值仍不貴, 而且前景似乎還是不差, 但部份股份已經升幅巨大, 波幅加劇的情況可能反映了套利壓力的加大, 換入較穩健而不是那麼熱門的個股, 是希望保持內房股部位的同時, 能控制組合的波幅.
經此變動, 組合持股雖然數目不變, 但板塊分散了些. 在年底的這段時間, 成績大致已定, 我也不奢望能再有多少進賬, 但希望可以穩守目前的成績, 此番調動, 控制風險的目的多於加強進攻. 整體而言, 組合仍然保留了相當部份的防守型股份, 而進攻型股份也不是非常多.
大市強勢, 全攻型似乎較可取, 但也不是絕對. 有朋友談及一位戰友近來成績很好, 原因是他幾乎全手動力股, 當然可以受惠大市, 我的回應是雖然他成績相當不錯, 但我這個不太進取的組合這段時間也沒有落後, 如果算上全年, 更是可以跑贏他, 而且, 考慮到他的組合波動明顯較大, 相信他當時的心理壓力應該大過我.
我的看法是, 投資畢竟是個長途賽, 在大升的時候要求明顯跑贏, 跌市的時候希望避開, 固然是理想狀態, 但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大市升時, 追逐動力股, 我們多數是在股份已經升了幾個百分點後才追入, 轉勢時, 也多數是在跌了一段時間後確認走勢出問題時沽出. 這樣的做法在單隻股份上問題不大, 甚至可能是效果較佳的交易手法, 但處理一個投資組合也是如此, 就未必佳了.
持股集中度相當高的組合, 為控制風險, 經常大進大出有其必要性, 但大部份情況下, 一個組合的持股總是有一定的分散性, 這些股份通常不是集中在個別板塊, 因此走勢上未必一致, 和大市走勢也經常不會都是一樣, 如果因為大市走向的關係, 升的時候全力進攻, 跌的時候大幅減持, 效果未必很好. 很多時候, 為跟上大市升浪, 我們會做出換馬, 但結果事與願違, 沽出的股份隨後大升, 買入的反而無力; 也有很多時候, 我們認為大市轉弱, 大幅減持, 但隨後大升快速反彈, 掉頭買回時, 已經痛失先機; 也有時候, 大市的短期走勢和我們的預判相反, 根據預判行動的結果當然不會理想.
因此, 除非是很明顯的單邊市, 比如08年的跌市和07年的升市, 全攻全守的做法看似理想, 但不容易掌握. 相對的, 在大部份情況下, 比如今年, 甚至是去年, 事後回顧, 即使一直重倉持股, 只要注意組合配置, 不過分偏向進攻或者防守, 一樣效果不錯.
去年我受了挫折, 但問題不在大市, 在自己. 我錯失了年初濠賭股的進攻機會(重倉880卻因豪門爭產被震出), 導致節奏被打亂, 結果全年一直覺得不太順, 錄得虧損, 但仍跑贏大市已經要感恩了. 實際上, 假如不是年初就被自己的心魔打敗, 其實也有許多機會獲利的(可參看我的去年總結).
至於今年, 我幾乎一直保持九成持股, 只是不斷換馬, 但吸取了去年教訓, 總體的策略一直保持, 即一直持有相當部份的防守型股份, 即使市況再好, 進攻型股份也不會佔據太大的部位, 這樣的結果, 是在大市急升時, 有時候會落後, 但大市轉差時, 往往明顯跑贏, 組合的回報率曲綫一直保持平穩, 很少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 在一般的情況下, 這樣的組合表現沒什麼特別, 但已讓我在3月到5月的跌市中明顯跑贏大市, 就此一直領先到如今, 甚至不時出現機會讓我的組合繼續擴大領先優勢. 另外, 因為組合表現一直平穩, 我的心態一直能保持良好, 操作時因情緒不穩導致的錯誤也少了些, 對組合的幫助也是很正面的.
我們都是凡人, 不可能捕捉到每個升跌浪, 但如果不是一開始就要努力跑贏大市兼且獲取巨利, 而是先求控制風險, 首重將虧損的可能性減少, 其次才追求利潤, 已經可在很大程度上先立於不敗之地. 別人虧損的時候, 我們做到不虧或者少虧, 即使市升時我們跑輸, 整體上也未必就落後別人了, 甚至有很大機會跑贏. 這就是所謂的防守是最好的進攻了.
防守股雖然看起來是進攻的後腿, 但其實是進攻引擎的潤滑劑; 股市前路總是崎嶇, 注重防守實際上提供了進攻的戰車一個避震系統. 這些偏防守的股份看起來跑得慢, 但對於組合來說, 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至於組合, 保持攻守平衡, 雖然有時看起來跑得慢, 但在較長的時間看, 慢, 其實就是快.
YTD : 44.8%
恒指 : 22.6%
國企 : 13.5%
2012年12月7日星期五
錯過的機會
今年到目前為止, 我的操作大致上算是不錯, 也買到了一些好股, 獲得不錯的收益,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人性使然, 賺到錢並不是那麼興奮, 印象更深的反而是那些到嘴的肥肉在最後卻沒吃到的交易, 其對心情的影響更甚於犯錯虧錢. 前幾天網友留言提及錯失了許多機會, 我的回應是我的情況也類似, 可能更有過之. 12月都已經過了一周了, 估計該錯過的都錯過了, 今年應該不會再出現了吧?
這幾天沒什麼靈感發表對當下形勢的看法, 不如自己回顧一些我印象較深刻的遺憾事件, 談談自己買過, 最後卻沒有收穫的好股.
深圳控股604:
二月份的時候買入, 四月底沽出, 大致打和, 完全錯過了下半年超過50%的升浪. 當時買入, 看中的是股價的大幅折讓提供的安全邊際, 是攻守皆宜的選擇. 最終決定沽出, 卻是因為進取. 當時市況不好, 組合選股已經開始降低風險胃納, 卻因為對信義玻璃存在太樂觀的憧憬, 過分重倉, 擠掉了604的部位. 既然市差, 對信義玻璃這種強週期股就應暫避, 就算保留也不應該重倉. 604和它是不同板塊, 相比之下, 安全性明顯高, 而潛力也不差. 當時的做法, 如今看, 實在是個愚蠢的簡單錯誤, 唉!
長城汽車2333:
是今年最大的遺憾. 三月份就開始建倉, 在半年結時甚至是第四大持股, 卻在七月份因一時的壞消息以及走勢的短暫變壞而被震出, 就此錯過了後來也是超過50%的升幅. 這次的錯誤,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對它的基本面瞭解不深. 在買入時, 看中的是其一直以來的優秀業績和並不貴的估值, 但當時沒有對車市以及長城的競爭力等方面做較深入的瞭解, 最終因一件小事(石棉事件)而信心動搖, 在短線走勢出問題時, 更是雪上加霜, 心情恐慌下沽出了, 之後有多次機會買回, 同樣因信心的問題錯過了, 甚至期間無視了技術走勢發出的強烈買入信號. 想得太多, 而又對其基本面一知半解, 結果就是思路完全錯誤. 得到的教訓是: 假如出於基本面的考慮, 要多做些功課. 假如自己知道基本面瞭解有限, 在走勢上勝算大的時候, 不妨做過純粹的炒家, 看圖行事.
創科實業669:
創科留下的遺憾僅次於長城汽車. 我在上半年早就已經佈局, 看好的理由很簡單: 美國房地產正逐漸復蘇中, 創科肯定非常受益; 本身估值不高, 盈利前景向好. 下注美國經濟不會比去年更差, 創科是一個非常好的對象. 在持有一段時間後, 八月初主要股東突然減持, 我的第一反應是覺得搞不好今年的中期業績可能不太好看, 也跟著沽出了, 誰知其股價迅速回升, 并開始展開長達數月的升浪, 我倒在了黎明之前. 不久後業績出來, 其實不差, 而我因心魔影響, 在之後創科股價處於10--12元區間時也沒有買回. 雖然說沒有買回的另外原因是當時組合中的成員基本上都有繼續持有的理由, 但無可否認的是替代創科的股份表現明顯不如. 對消息反應過敏, 之後有證據說明自己當時犯錯, 卻沒有決斷力立刻改正, 是錯過此股 主要原因.
統一食品220:
我沒有買過統一. 對此股印象深刻, 是因為我當時在統一和中國食品506之中猶豫了許久, 最後買入了中國食品506, 而兩股表現可謂天壤之別. 考慮這兩股, 是因為它們都可算是有自己品牌的快消品, 雖然歷史PE都很高, 但市銷率都比較低, 尤其是和旺旺及康師傅比更是如此. PE高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毛利率太低, 只要有些微的改善, 業績即可大幅上升. 出於對食品安全的憂慮, 我選了看似出問題機會較少的506. 犯此選擇錯誤, 主要是行業動態瞭解太少, 資料收集不夠. 統一的新口味在東北大受歡迎, 掌門人開始有發揮空間, 并表現出良好領導才能, 是統一業績大進的內在動力, 我卻只是在股價大升後才瞭解, 那個並沒有出現的食品問題只是我的杞人憂天; 506的紅酒本來是亮點, 但當時市場龍頭的張裕已經開始受到進口紅酒的強烈競爭, 長城紅酒肯定不能倖免, 另外, 公司開始改革銷售渠道, 但新模式看起來並不理想, 我在買入股票之前, 卻同樣也不清楚. 沒有做更深入的資料收集和研究, 想當然地憑感覺行事, 犯錯是必然, 選對是運氣. 而運氣是不會經常讓人碰上的.
香港電訊6823:
和220一樣, 我也沒有買過6823. 錯過此股, 是因為我已經持有和記電訊215. 此兩股有類似之處---同時經營固網和流動通訊業務, 雖然比重不一樣; 負債率雖然都不低, 但派息都還算不錯. 選了215, 是因為以前曾經買過, 也賺過錢, 而6823的控股公司是電盈, 給人的印象並不太好. 但客觀上看, 6823年初的股價明顯低估, 有重估的空間, 215的股價相對而言合理許多, 股價的上升動力主要靠業績增長, 但那時已經有跡象顯示行業增長空間開始減少了, 因此, 比較而言, 其實6823才是較佳選擇. 我在其後有機會將215換馬6823, 卻輕輕放過, 主要原因是因在215身上賺過錢而對其有偏愛, 同時因6823的背景和新上市的關係而毫不客觀地過分看低它. 以主觀感情替代理性判斷, 後果可以很嚴重, 是我在這次錯誤中受到的教訓.
寫完6823的錯誤後, 本想繼續舉出第六個例子, 突然想起之前回顧成功買入一文時只是提到五隻股票, 為免打擊自己士氣, 趕快止住, 同時可以幻想一下自己犯的錯誤到此為止:)
無論多麼英明神武, 炒股時不斷做出的買賣決定總是會出一些錯誤的, 因此, 說炒股是個充滿遺憾的事業絕不為過. 要減少遺憾, 唯一的方法是努力提高正確率, 減少犯錯誤的次數. 要達到此目的, 不斷反省, 總結經驗, 減少類似錯誤, 是最佳方法之一. 我以此文記下自己的典型錯誤, 希望以後可以不再有需要寫類似文章.
回到股市, 我這星期福星高照, 組合繼續穩步向上. 在上周對組合做出較大的調動後, 這星期只是進行了一些微調, 主要是減持一些升幅較大的持股, 加碼手頭部份較便宜的持股, 同時嘗試開始試探性地為明年佈局. A股本周強力反彈, 港股創出今年新高, 可能明年股市不會太差, 或許是開始加入一些週期性較強的股份的時候了.
YTD : 42.1%
恒指 : 20.4%
國企 : 9.9%
這幾天沒什麼靈感發表對當下形勢的看法, 不如自己回顧一些我印象較深刻的遺憾事件, 談談自己買過, 最後卻沒有收穫的好股.
深圳控股604:
二月份的時候買入, 四月底沽出, 大致打和, 完全錯過了下半年超過50%的升浪. 當時買入, 看中的是股價的大幅折讓提供的安全邊際, 是攻守皆宜的選擇. 最終決定沽出, 卻是因為進取. 當時市況不好, 組合選股已經開始降低風險胃納, 卻因為對信義玻璃存在太樂觀的憧憬, 過分重倉, 擠掉了604的部位. 既然市差, 對信義玻璃這種強週期股就應暫避, 就算保留也不應該重倉. 604和它是不同板塊, 相比之下, 安全性明顯高, 而潛力也不差. 當時的做法, 如今看, 實在是個愚蠢的簡單錯誤, 唉!
長城汽車2333:
是今年最大的遺憾. 三月份就開始建倉, 在半年結時甚至是第四大持股, 卻在七月份因一時的壞消息以及走勢的短暫變壞而被震出, 就此錯過了後來也是超過50%的升幅. 這次的錯誤,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對它的基本面瞭解不深. 在買入時, 看中的是其一直以來的優秀業績和並不貴的估值, 但當時沒有對車市以及長城的競爭力等方面做較深入的瞭解, 最終因一件小事(石棉事件)而信心動搖, 在短線走勢出問題時, 更是雪上加霜, 心情恐慌下沽出了, 之後有多次機會買回, 同樣因信心的問題錯過了, 甚至期間無視了技術走勢發出的強烈買入信號. 想得太多, 而又對其基本面一知半解, 結果就是思路完全錯誤. 得到的教訓是: 假如出於基本面的考慮, 要多做些功課. 假如自己知道基本面瞭解有限, 在走勢上勝算大的時候, 不妨做過純粹的炒家, 看圖行事.
創科實業669:
創科留下的遺憾僅次於長城汽車. 我在上半年早就已經佈局, 看好的理由很簡單: 美國房地產正逐漸復蘇中, 創科肯定非常受益; 本身估值不高, 盈利前景向好. 下注美國經濟不會比去年更差, 創科是一個非常好的對象. 在持有一段時間後, 八月初主要股東突然減持, 我的第一反應是覺得搞不好今年的中期業績可能不太好看, 也跟著沽出了, 誰知其股價迅速回升, 并開始展開長達數月的升浪, 我倒在了黎明之前. 不久後業績出來, 其實不差, 而我因心魔影響, 在之後創科股價處於10--12元區間時也沒有買回. 雖然說沒有買回的另外原因是當時組合中的成員基本上都有繼續持有的理由, 但無可否認的是替代創科的股份表現明顯不如. 對消息反應過敏, 之後有證據說明自己當時犯錯, 卻沒有決斷力立刻改正, 是錯過此股 主要原因.
統一食品220:
我沒有買過統一. 對此股印象深刻, 是因為我當時在統一和中國食品506之中猶豫了許久, 最後買入了中國食品506, 而兩股表現可謂天壤之別. 考慮這兩股, 是因為它們都可算是有自己品牌的快消品, 雖然歷史PE都很高, 但市銷率都比較低, 尤其是和旺旺及康師傅比更是如此. PE高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毛利率太低, 只要有些微的改善, 業績即可大幅上升. 出於對食品安全的憂慮, 我選了看似出問題機會較少的506. 犯此選擇錯誤, 主要是行業動態瞭解太少, 資料收集不夠. 統一的新口味在東北大受歡迎, 掌門人開始有發揮空間, 并表現出良好領導才能, 是統一業績大進的內在動力, 我卻只是在股價大升後才瞭解, 那個並沒有出現的食品問題只是我的杞人憂天; 506的紅酒本來是亮點, 但當時市場龍頭的張裕已經開始受到進口紅酒的強烈競爭, 長城紅酒肯定不能倖免, 另外, 公司開始改革銷售渠道, 但新模式看起來並不理想, 我在買入股票之前, 卻同樣也不清楚. 沒有做更深入的資料收集和研究, 想當然地憑感覺行事, 犯錯是必然, 選對是運氣. 而運氣是不會經常讓人碰上的.
香港電訊6823:
和220一樣, 我也沒有買過6823. 錯過此股, 是因為我已經持有和記電訊215. 此兩股有類似之處---同時經營固網和流動通訊業務, 雖然比重不一樣; 負債率雖然都不低, 但派息都還算不錯. 選了215, 是因為以前曾經買過, 也賺過錢, 而6823的控股公司是電盈, 給人的印象並不太好. 但客觀上看, 6823年初的股價明顯低估, 有重估的空間, 215的股價相對而言合理許多, 股價的上升動力主要靠業績增長, 但那時已經有跡象顯示行業增長空間開始減少了, 因此, 比較而言, 其實6823才是較佳選擇. 我在其後有機會將215換馬6823, 卻輕輕放過, 主要原因是因在215身上賺過錢而對其有偏愛, 同時因6823的背景和新上市的關係而毫不客觀地過分看低它. 以主觀感情替代理性判斷, 後果可以很嚴重, 是我在這次錯誤中受到的教訓.
寫完6823的錯誤後, 本想繼續舉出第六個例子, 突然想起之前回顧成功買入一文時只是提到五隻股票, 為免打擊自己士氣, 趕快止住, 同時可以幻想一下自己犯的錯誤到此為止:)
無論多麼英明神武, 炒股時不斷做出的買賣決定總是會出一些錯誤的, 因此, 說炒股是個充滿遺憾的事業絕不為過. 要減少遺憾, 唯一的方法是努力提高正確率, 減少犯錯誤的次數. 要達到此目的, 不斷反省, 總結經驗, 減少類似錯誤, 是最佳方法之一. 我以此文記下自己的典型錯誤, 希望以後可以不再有需要寫類似文章.
回到股市, 我這星期福星高照, 組合繼續穩步向上. 在上周對組合做出較大的調動後, 這星期只是進行了一些微調, 主要是減持一些升幅較大的持股, 加碼手頭部份較便宜的持股, 同時嘗試開始試探性地為明年佈局. A股本周強力反彈, 港股創出今年新高, 可能明年股市不會太差, 或許是開始加入一些週期性較強的股份的時候了.
YTD : 42.1%
恒指 : 20.4%
國企 : 9.9%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變陣闖高峰
幸福來敲門的時刻, 總是讓人無從猜估. 在大盤表現並不特別出色的情況下, 我的組合在這星期竟然每天都有進賬, 同時也創了五次回報新高, 如此表現, 已經是我多年未有了.
創出新高, 其實是在一陣暗湧中實現的. 這星期我的操作相對頻繁了些, 目的是再一次調整組合配置, 出發點其實主要是避險, 組合連升5天只是意外之喜.
本周之前, 我的組合基本結構已經保持了一段時間. 星期一時, 大盤稍軟, 但也不算太差, 但京信通訊2342無故放量大跌, 同類股份也一樣疲弱, 這種無緣無故的突變, 最為讓人擔心. 組合中, 這個板塊的比重占近兩成, 這個突然的不穩定因素為組合帶來暗湧, 恰好因年底的關係, 我要開始安排新一年家庭資金配置, 乾脆全數沽出在電訊相關板塊的持股, 然後在之後的幾天為組合做了些調整.
現在的組合相比以前的變化是: 內房和資產折讓板塊的比重加大了, 合共占了組合近半, 醫藥股取代了以前電訊板塊的位置, 只是比重低了些. 這星期組合的上升動力, 主要來自內房和燃氣相關股, 其他股份表現相對平穩.
今年只剩下一個月了, 至今為止, 恒指走勢整體上是一個波動較大的升市. 指數有不錯的升幅, 但我經常覺得操作困難, 我想, 主要的原因在於: 太過緊貼市況, 太過緊張持股的短線走勢, 同時, 太少審視持股的基本因素, 而且, 很多時候因為想得太多, 結果思路進了歧途, 導致選股失誤. 由此導致的後果是: 在今年大市波動較大的情況下, 過分被市況牽著走, 有幾次在不適當的時候大舉進攻或大舉撤退; 對持股基本面瞭解欠深入, 結果被各種技術走勢陷阱欺騙, 輕輕放走曾經擁有的牛股; 大市波動厲害, 應對過於敏捷, 導致出現大量低效交易, 付出了過多的交易成本.
上述的問題, 其實也可以歸因於心理: 波動較大, 貪婪和恐懼的影響被放大, 思考難以保持一貫的理性, 操作自然容易出錯. 改進的方法, 或許可從幾個方面入手: 指導思想上, 不要訂立太高的目標, 以穩為主, 在先求不虧損的前提下爭取合理的回報率; 組合配置上, 以我為主, 重視組合的整體表現, 不要太重視和大市的短期走勢的比較, 尤其是在大市急升期間不要要求組合一定要跟足, 以免步調被打亂; 個股選擇上, 要更加重視對基本面的瞭解, 提高避開技術陷阱的能力.
在經過這星期的買賣後, 我套現出部份資金做其他用途. 實際上, 多年來, 我並沒有再為這個主要用來炒賣的組合注入多少資金, 更多的反而是從中提款, 我現時居所的首期, 即當時房價的一半, 就是100%從股市所得.
股票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份, 在追求財務自由的目標下, 如果幸運能在股票有收益, 將部份利潤抽出, 做較為長遠的安排之用, 是有其必要性的. 畢竟, 股市風險頗大, 即使自認身手高明, 也難保能一路順風順水, 將手頭資金合理分配到不同資產, 是財務安全的需要.
同樣是從理財這個方面看, 假如一路以來, 炒股成績都不理想, 繼續不斷地投入新資金到股市, 是不是合理做法呢?
YTD: 37.0%
恒指: 19.5%
創出新高, 其實是在一陣暗湧中實現的. 這星期我的操作相對頻繁了些, 目的是再一次調整組合配置, 出發點其實主要是避險, 組合連升5天只是意外之喜.
本周之前, 我的組合基本結構已經保持了一段時間. 星期一時, 大盤稍軟, 但也不算太差, 但京信通訊2342無故放量大跌, 同類股份也一樣疲弱, 這種無緣無故的突變, 最為讓人擔心. 組合中, 這個板塊的比重占近兩成, 這個突然的不穩定因素為組合帶來暗湧, 恰好因年底的關係, 我要開始安排新一年家庭資金配置, 乾脆全數沽出在電訊相關板塊的持股, 然後在之後的幾天為組合做了些調整.
現在的組合相比以前的變化是: 內房和資產折讓板塊的比重加大了, 合共占了組合近半, 醫藥股取代了以前電訊板塊的位置, 只是比重低了些. 這星期組合的上升動力, 主要來自內房和燃氣相關股, 其他股份表現相對平穩.
今年只剩下一個月了, 至今為止, 恒指走勢整體上是一個波動較大的升市. 指數有不錯的升幅, 但我經常覺得操作困難, 我想, 主要的原因在於: 太過緊貼市況, 太過緊張持股的短線走勢, 同時, 太少審視持股的基本因素, 而且, 很多時候因為想得太多, 結果思路進了歧途, 導致選股失誤. 由此導致的後果是: 在今年大市波動較大的情況下, 過分被市況牽著走, 有幾次在不適當的時候大舉進攻或大舉撤退; 對持股基本面瞭解欠深入, 結果被各種技術走勢陷阱欺騙, 輕輕放走曾經擁有的牛股; 大市波動厲害, 應對過於敏捷, 導致出現大量低效交易, 付出了過多的交易成本.
上述的問題, 其實也可以歸因於心理: 波動較大, 貪婪和恐懼的影響被放大, 思考難以保持一貫的理性, 操作自然容易出錯. 改進的方法, 或許可從幾個方面入手: 指導思想上, 不要訂立太高的目標, 以穩為主, 在先求不虧損的前提下爭取合理的回報率; 組合配置上, 以我為主, 重視組合的整體表現, 不要太重視和大市的短期走勢的比較, 尤其是在大市急升期間不要要求組合一定要跟足, 以免步調被打亂; 個股選擇上, 要更加重視對基本面的瞭解, 提高避開技術陷阱的能力.
在經過這星期的買賣後, 我套現出部份資金做其他用途. 實際上, 多年來, 我並沒有再為這個主要用來炒賣的組合注入多少資金, 更多的反而是從中提款, 我現時居所的首期, 即當時房價的一半, 就是100%從股市所得.
股票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份, 在追求財務自由的目標下, 如果幸運能在股票有收益, 將部份利潤抽出, 做較為長遠的安排之用, 是有其必要性的. 畢竟, 股市風險頗大, 即使自認身手高明, 也難保能一路順風順水, 將手頭資金合理分配到不同資產, 是財務安全的需要.
同樣是從理財這個方面看, 假如一路以來, 炒股成績都不理想, 繼續不斷地投入新資金到股市, 是不是合理做法呢?
YTD: 37.0%
恒指: 19.5%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