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線倉:
388 港交所 19.0%
6837 海通證券 15.0%
2828 恆生H股ETF 8.7%
152 深圳國際 8.6%
2800 盈富基金 8.3%
778 置富產業信託 7.2%
966 中國太平 7.0%
54 合和實業 6.7%
1336 新華保險 5.6%
1038 長江基建 4.8%
3899 中集安瑞科 4.8%
384 中國燃氣 4.2%
中短線倉:
165 光大控股 20.6%
806 惠理集團 18.8%
656 復星國際 11.3%
6881 中國銀河 10.9%
1788 國泰君安 9.8%
154 北京發展 6.5%
3898 南車時代 6.3%
354 中國軟件國際 4.5%
882 天津發展 4.3%
3323 中國建材 3.6%
952 華富國際 3.4%
踏入四月, 股市狂升. 這樣壯觀的場面近年只有07年炒直通車時可堪比擬, 組合水漲船高, 錄得相當不錯的升幅, 開始拋離恆指表現, 而短線倉因為風險胃納較高, 選股比較進取, 領先優勢更為明顯.
港股一向是國際資金主導, 但從上月底國內基金被允許投資港股後, 格局開始改變. 隨著內地資金的不斷流入, 港股表現A股化將越來越明顯, 雖然現在難以判斷未來的港股市場會否被國內資金主導, 但很明顯的是我們在操作的時候將必須越來越多的考慮國內資金操作風格對港股的影響. 在現在乃至未來, 港股的波幅或將更加巨大, 風險控制將越來越重要. 當然, 指數在目前的水平, 相信仍有相當的水位. 一個如此氣勢如虹的牛市開局, 不會在短短一兩個月就完結的, 我們現在主要的焦點, 還是應該在考慮如何抓住這難得一見的牛市. 風險控制需要重視, 但不意味著隨時準備撤退. 我相信這個階段, 盡量持有高比例的股票是更合符邏輯的.
因應火熱的市況, 兩個組合都做了一些調動.
長線倉在第一季做了些調整, 但整體格局依舊, 是比較偏向防守的陣容, 在應對以前長達四五年呈緩慢上升的波幅市時, 這樣的配置是有效的, 也比較輕鬆地跑贏了恆指, 如今大市偏離了以前的格局, 進入明顯的大牛階段, 長線倉也必須相應地做出策略上的改變, 加強組合的攻擊力.
因應策略的改變, 組合沽清了後防中堅領匯823及泓富產業信託808. 正如以前提及, REITs雖然仍有穩定的分派, 但派息增長的潛力及價值重估的可能性已經降低, 繼續持有雖然不錯, 但浪費機會成本幾可確定. 當年持股成本頗低, 以成本價計算, 現在的派息率相當可觀, 賬面利潤也很好, 沽出是有點捨不得, 但仍是必須下的決定. 組合仍保留778, 是不希望組合因太進取而減少了穩定性. 同樣是出於控制組合波動的考慮, 在減持了REITs後, 我加大了收租股合和實業的持倉.
騰出的資金除了用來加碼合和外, 還用來增持深圳國際和中國太平. 中國太平的增長速度在一眾內險股中處於領先, 相信有助於提升組合的攻擊力. 深圳國際則可兼顧高息率及股價上升潛力.
這次大市的升浪是以中資為主導, 相信國企指數將可以跑贏恆生指數, 因此, 在提高組合攻擊力的整體策略下, 我減持了盈富基金, 加碼港交所. 假如大市交投仍然活躍, 能夠保持在日平均1500億以上甚至更多的話, 港交所突破300甚至直撲400並非天方夜譚吧. 以前重防守, 第一持股是領匯, 現在重進攻,第一持股是港交所,如今港交所也追隨領匯, 成為倍升股了, 我認為這可以作為現在牛市將持續的一個指標.
在經過這樣的調動後, 長線倉基本重新佈局完畢:
前鋒: 分別和A股及港股表現緊密相關的海通證券及港交所.
中前場: 內險股及中集安瑞科.
中場: 兩隻指數ETF.
中後場: 業績穩定並有增長潛力的中國燃氣及深圳國際.
後場防守: 本地收租股合和及置富產業及公用股長江基建.
中短線倉持續大升, 有些持股在普遍上升後開始顯得估值昂貴, 也有些個股的波幅開始加大. 必須開始控制風險, 也有些的表現較為遜色, 因此進行了一些調動.
組合陸續沽清了兩隻內險股. 平安保險前景頗佳, 但和A股的差價很小, 相比其他的既有折讓又有前景的AH股, 少了一個炒作藉口, 也因此表現較為落後. 新華保險的增長潛力似乎較差, 組合之前金融類股份佔比太多, 乾脆將此兩股沽出. 擎天軟件1297連續大升後, 高昂的估值已經達到我可接受的上限, 雖然錯過了7元以上沽出的時機, 但6.7x的沽出價格已經可以滿意. 此股持有不到一個月, 獲利近倍, 絕對是驚喜.
最後的一個賣出是減持了少許惠理. 此前我預定的目標價是以去年底AUM為基礎的P/AUM 18--22% , 準備在約10元, 即P/AUM約18%時開始減持, 但大市走牛的強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故此相應調整減持價到P/AUM的20%--25%. 最終我在近13元的價位, 也即大約相當於P/AUM 23%減持了1/5. 我相信這個牛市不會在短時間內就完結, 隨著時間的推移, 假如牛市持續, 惠理的估值將會以今年的AUM來推算, 那將意味著未來股價還將再創新高. 經此減持, 持股成本已經拿回了一半.
買入南車時代, 是準備追南車的升幅. 作為南車最具價值的核心子公司, 南車時代的增長性, 營運效率, 盈利能力都比母公司優勝,也因此享有更高的估值. 如今南車因合併及一帶一路概念大升, 南車時代創出新高應該是遲早的事吧.
北京發展已經沽出原來的前景一般的IT業務, 期待其複製兄弟公司北控水務的成功, 成為北控的環保固廢處理業務的旗艦..
中國建材的估值很低, 走勢比較落後, 在指數一輪急升後,這樣相對落後及便宜的股份應該對隨時可能到來的調整有較好的抵抗力, 進攻方面則可以期待國企改革方面的進展.
華富國際是純粹的投機, 希望現在持續的買殼熱能夠蔓延到它這邊. 今天股份突然停牌, 不知是禍是福. 無論如何, 0.7x的買入價應該有一些防守力, 我已經做好隨時撤退的準備.
這段時間以來, 表現最好的是非銀金融, 科網相關股, 一帶一路概念及國企改革概念股, 估計牛市的主題就是在這幾個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