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賣倉:
165 光大控股 20.3%
806 惠理集團 19.4%
656 復星國際 8.3%
665 海通國際 6.3%
3818 中國動向 6.2%
735 中電新能源 5.3%
354 中軟國際 5.1%
1203 廣南集團 4.7%
2722 重慶機電 4.3%
1299 友邦保險 3.1%
1203 廣南集團 4.7%
2722 重慶機電 4.3%
1299 友邦保險 3.1%
861 神州數碼 2.4%
現金 : 約15%
上週五及昨天可謂這半年最黑暗的兩天, 組合週五上午還有近六成的回報率, 到下午已經急轉直下, 然後昨天再受重創. 幸好半年結的今天指數穩住陣腳, 組合得以勉強保住五成的回報率. 雖然和高位相比, 回報率不見了一大截, 但也算是相當令我滿意了.
上半年的策略基本上沒有變動過. 整體而言, 組合的佈陣是建立在相信牛市會來(年初時)及認定牛市已經到來(第二季開始時), 幸運地, 這個基本判斷沒有出問題, 重倉金融相關的股份使得組合明顯跑贏大市. 期間, 小注投機的華富國際因為民生銀行的收購, 為組合帶來意外的收穫. 另外, 為組合帶來不錯利潤的還有科技股以及第一季佈局并加倉到重倉的復星國際. 期間, 我也曾經做了不少投機性交易, 勝敗參差.
下半年的投資, 思路基本上已經在之前的文章提及, 如果沒有什麼重大事件的影響, 應該不會有大的調整了. 基本上, 還是認為目前是牛市, 重點關注國資改革, 新經濟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等主題.
回到持股. A股持續下跌, 但港股因為估值便宜, 而且上半年沒升多少, 我一直未有提高警覺. 週五的下跌, 我以為是正常的跟隨A股下跌的調整, 也因此沒有採取防禦行動, 週末降準降息的重錘出擊後, 我才意識到情況可能很嚴重, 否則央行不會做如此大的動作, 但還心存僥倖地希望昨天能有個升市能讓我找機會撤退. 很令人失望, 港股開市已經不升, 然後持續下跌. 我先機已失, 考慮到在恆指這個水平, 這麼恐慌的下跌可能只會持續短暫的時間, 就修改週末的預案, 改為邊調整組合邊撤退. 在一輪忙碌後, 現金水平從之前的大概7%甚至更低提升到目前的15%. 現金比例的大幅提高是我這次的持股比例計算了現金在內的原因.
在這樣的跌市裡面, 首要考慮的是下跌空間, 也即股票的防守性. 因此, 我沽出了依靠概念上升的華富國際及中泛控股. 其次是清理非核心持股及投機股, 以便騰出子彈. 持股量很低的銀泰商業及中煤能源因此成為沽出對象. 最後考慮的是組合的系統性風險. A股下跌, 何時止跌我沒有頭緒(我完全沒想到今天A股竟然絕地反彈), 再考慮到之前提及國內券商股供應量今年大增的因素, 我最終沽出了中國銀河. 希臘問題是外圍最大的風險, 組合裡面和這個風險關係最近的是復星, 雖然我長線看好復星, 還是策略性地減持了一些.
如前所述, 因為失了先機而又對後市不悲觀的緣故, 我更願意趁機以便宜換便宜, 趁個股普遍下跌時換馬, 不願意簡單地沽出就算. 進行上述沽售行動的同時, 我也做出了一些買入.
買入友邦, 主要的考慮是希望逐漸買入到一定比重, 以減少組合的波幅. 組合本來希望銀河這個估值低的大型券商可以起到穩健帶領組合上升的作用, 在策略性沽清此股後, 希望友邦可以頂上.
重新買回海通國際, 是為了替代沽出的華富國際. 華富的收購案應該不會有意外, 但即便成功, 2元左右的價格也是貴的, 貴的估值因為有好的憧憬, 在市況好的時候沒有問題, 甚至可以成為炒上的理由, 但在跌市時, 我必須以安全性為第一考慮, 因此換入現在市帳率不到2倍的海通國際. 在認為牛市未死的判斷下, 我認為配置一定比例的本港券商股是很有必要的. 實際上, 我的組合今年上半年的回報中, 這類股票貢獻不小----國泰君安獲利一倍, 華富國際獲利2倍.
我認為二三線回穩後, 領先板塊中, IT相關股應該會有一席, 因此繼續買入中國軟件國際, 并開始買入神州數碼. 這類股票中, 騰訊規模太大, 不是此組合的喜好(如果買, 我會放在長線倉), 金山的云業務在投資期, 必須燒錢, 網龍的教育業務暫時只是概念, 金蝶不錯但估值貴, 手游股選擇多而遊戲能否受歡迎又難說. 比較之下, 最後選了業務比較看得清的這兩隻股票.
最後, 我少量加倉組合中的那些國企股. 它們的共同點是PB低, 有可能成為重組對象. 假如成事, 僅僅是估值回到1PB以上就可以有不錯的升幅, 而同樣因為PB低, 估計安全性比較高. 在這個不知何時完結的跌市里, 希望它們能幫組合穩住陣腳.
下半年的投資, 思路基本上已經在之前的文章提及, 如果沒有什麼重大事件的影響, 應該不會有大的調整了. 基本上, 還是認為目前是牛市, 重點關注國資改革, 新經濟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等主題.
回到持股. A股持續下跌, 但港股因為估值便宜, 而且上半年沒升多少, 我一直未有提高警覺. 週五的下跌, 我以為是正常的跟隨A股下跌的調整, 也因此沒有採取防禦行動, 週末降準降息的重錘出擊後, 我才意識到情況可能很嚴重, 否則央行不會做如此大的動作, 但還心存僥倖地希望昨天能有個升市能讓我找機會撤退. 很令人失望, 港股開市已經不升, 然後持續下跌. 我先機已失, 考慮到在恆指這個水平, 這麼恐慌的下跌可能只會持續短暫的時間, 就修改週末的預案, 改為邊調整組合邊撤退. 在一輪忙碌後, 現金水平從之前的大概7%甚至更低提升到目前的15%. 現金比例的大幅提高是我這次的持股比例計算了現金在內的原因.
在這樣的跌市裡面, 首要考慮的是下跌空間, 也即股票的防守性. 因此, 我沽出了依靠概念上升的華富國際及中泛控股. 其次是清理非核心持股及投機股, 以便騰出子彈. 持股量很低的銀泰商業及中煤能源因此成為沽出對象. 最後考慮的是組合的系統性風險. A股下跌, 何時止跌我沒有頭緒(我完全沒想到今天A股竟然絕地反彈), 再考慮到之前提及國內券商股供應量今年大增的因素, 我最終沽出了中國銀河. 希臘問題是外圍最大的風險, 組合裡面和這個風險關係最近的是復星, 雖然我長線看好復星, 還是策略性地減持了一些.
如前所述, 因為失了先機而又對後市不悲觀的緣故, 我更願意趁機以便宜換便宜, 趁個股普遍下跌時換馬, 不願意簡單地沽出就算. 進行上述沽售行動的同時, 我也做出了一些買入.
買入友邦, 主要的考慮是希望逐漸買入到一定比重, 以減少組合的波幅. 組合本來希望銀河這個估值低的大型券商可以起到穩健帶領組合上升的作用, 在策略性沽清此股後, 希望友邦可以頂上.
重新買回海通國際, 是為了替代沽出的華富國際. 華富的收購案應該不會有意外, 但即便成功, 2元左右的價格也是貴的, 貴的估值因為有好的憧憬, 在市況好的時候沒有問題, 甚至可以成為炒上的理由, 但在跌市時, 我必須以安全性為第一考慮, 因此換入現在市帳率不到2倍的海通國際. 在認為牛市未死的判斷下, 我認為配置一定比例的本港券商股是很有必要的. 實際上, 我的組合今年上半年的回報中, 這類股票貢獻不小----國泰君安獲利一倍, 華富國際獲利2倍.
我認為二三線回穩後, 領先板塊中, IT相關股應該會有一席, 因此繼續買入中國軟件國際, 并開始買入神州數碼. 這類股票中, 騰訊規模太大, 不是此組合的喜好(如果買, 我會放在長線倉), 金山的云業務在投資期, 必須燒錢, 網龍的教育業務暫時只是概念, 金蝶不錯但估值貴, 手游股選擇多而遊戲能否受歡迎又難說. 比較之下, 最後選了業務比較看得清的這兩隻股票.
最後, 我少量加倉組合中的那些國企股. 它們的共同點是PB低, 有可能成為重組對象. 假如成事, 僅僅是估值回到1PB以上就可以有不錯的升幅, 而同樣因為PB低, 估計安全性比較高. 在這個不知何時完結的跌市里, 希望它們能幫組合穩住陣腳.
YTD : 50.0%
恆指 :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