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7日星期六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這星期讓我知道, 原來天堂和地獄的距離是可以那麼短的. 週二是重陽假期, 週一和週三的前夜, 美股都跌了不少, 每一天開市前, 我都相信恒指會顯著下跌, 誰知港股竟然表現強悍, 也帶動我的組合連續兩天創出新高, 在我開始放下戒心時, 週四和週五卻被連敲兩記悶棍, 幾乎暈頭轉向, 唉!

頭暈之後, 判斷後市如何, 對我來說, 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 當然這只是一件小事, 因我一向也不認為我的判斷有什麽準確性可言. 我比較重視的, 是自己的組合的表現, 尤其是在市況突然轉變時是否仍可保持較好的彈性, 市場走勢主要是起到一個標杆的作用, 用來驗證自己的策略是否有效.

我一向的做法是摸著石頭過河. 就如我以前提及, 我一般需要先有一個大致的對市場的判斷, 據此決定自己組合的風險胃納, 并建立基本框架, 以此提供選股的具體方向, 之後再將組合的表現和市場印證, 對的堅持, 錯的修改.

早前組合表現相當平穩, 我沒有對其做太大的變動, 雖然時有買賣, 但基本框架依舊, 直到週一過後, 我開始覺得有點反常, 主要是恒指實在強得有點奇怪. 在上週五晚美股大跌和港股已經連升七周的背景下, 恒指本應順勢調整, 但結果卻出乎意料的以升作結, 多半是在預示後市難以平靜, 或者是狂牛突進, 或者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基於這個想法, 我準備了不同的方案.

週三港股的再次逞強讓我放下戒心, 以為大市在月底前應該最少可以保持平穩, 也因此對週四的兇險思想準備不足, 恒指不跌, 導致早上的一段較短時間的撤退機會被我輕輕放過, 到下午大勢已去, 多隻一向表現不錯的股份突然下跌, 只能無奈地開始實行撤退方案的第一步. 週五市況繼續不佳, 只能繼續前一天的方案. 稍感安慰的是有些股份表現出良好的彈性, 但願可以開始穩住組合的陣腳.

原來的方案中, 進攻方案是減持防守股以及波幅較小的股份, 集中注碼到強勢板塊上, 因組合今年表現已經不錯, 穩妥起見, 我只會做出小範圍的調動, 不過這個方案如今已經被迫放棄. 現在實行的, 是較折衷的方案.

下個月的十八大和美國的大選是很不確定的因素, 恒指連升幾周後的下跌, 不知是正常的整固還是中期見頂回落的開始, 如果預設立場, 站錯邊的風險很大, 因此我不欲一開始就很極端地變為全面防守, 傾向於且戰且退, 一邊觀察市況一邊調整策略的做法, 實際操作中, 我優先考慮的是風險控制和紀律.

我再次少量減持了持股最久的廣藥和中海宏洋, 鎖定部份利潤. 廣藥的風險和機遇並存, 減持之後, 剩下的四成持股幾已零成本, 可笑看風雲了; 中海宏洋確定性較佳, 減持是因股價觸及此次撤退方案中的止賺, 餘下持股市值仍占組合近一成.  另外, 有幾隻股票分別觸及止賺和止蝕, 我按紀律沽出了. 這些股票占的部位都不大, 而且有的成交量很小, 我擔心萬一市況繼續惡化, 可能撤退無從, 此時沽出, 還可鎖定較佳的利潤和較小的損失. 其實這些股份我對其基本因素並不太擔心, 但在此多事之秋, 小心一點總是好的.

在提升了些現金比例後, 我將套現所得再投入了股市. 我已經開始對後市提起戒心, 但又不至於覺得有大幅撤退的必要, 一個是因為早前已經有不錯的利潤在手, 另外是這一段時間港股確實很強, 即使市況惡化, 應該不會一潰千里, 我相信有撤退的空間.

套現換馬的主要考慮是趁機強化組合的彈性. 之前組合可謂是全二三線股, 這次加入了一些大市值的股份, 希望可為組合減少大幅波動的幅度. 在近兩天的二三線股洗倉潮中, 天然氣相關板塊展現了強大的防守力, 我少量加碼了, 希望此板塊可繼續為組合做出貢獻. 最後, 我加入了少量投機股份, 選中的理由是它們的走勢開始漂亮, 同時基本因素上有被重估的機會, 希望成為組合的奇兵, 而它們近期的走勢和大市相關度不高, 或許風險沒有想像中的大.

經此重組後, 組合結構比之前在風險控制方面應有所改進了. 個股比重更為平均, 最大持股占組合只約一成; 組合構成更為簡單, 由地產相關, 天然氣相關及電訊相關的股份佔據了大部份, 餘下的可歸為特殊情況組合, 也可稱奇兵組合; 相比以前全線以中小市值公司組成, 現在的組合是以中市值公司為主, 配之比例相若的大市值和小市值公司, 在流通性和波動性方面應該都有所改善了.

今年至今, 恒指升幅不錯, 國企指數表現較差, 但也微升了幾個百分點, 但個人操作中, 困難的感覺總是揮之不去,期間, 我對後市走向一直沒有有信心的看法, 操作上也出現了不少失誤, 包括買賣時機和選股, 同時也錯失了大量的且如今回頭看很明顯的投資機會, 遺憾一詞可謂伴隨始終. 儘管如此, 經過這一周的損失後, 我的組合仍然明顯跑贏大市, 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佈陣比較合理, 注碼控制減少了失誤造成的損失, 兼顧攻防令組合有力應對各種市況, 包括較為單邊的升跌市. 在早前幾個較大的跌浪中展現較強的防守力, 是組合今年得以領先大市的關鍵.

股市今年吹的, 主要是無定向風, 至今回顧, 假如主要精力放在捕捉方向, 尤其是短線走勢, 經常出錯的機會頗大; 以追漲殺跌這個簡單策略買賣, 固然有機會獲利, 但不斷痛失先機的機會相信更大; 只追逐強股, 在單邊升勢固然是簡單的可奏效的策略, 遇到較複雜的情況, 進退失據是可以想見.

我們不知道風會向哪一個方向吹, 難以洞燭先機, 調教風帆的方向, 順勢而行, 但為船配上強力的引擎, 自然可以讓船無視風向, 載我們駛向正確的方向. 今年航行股海, 我相信可選的引擎型號中, 組合的良好配置是其中一個.

經過本周的打擊, 組合回報跌穿30%, YTD只有27.8%, 三成回報果然只是紙上富貴:(


佳作欣賞: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作者:徐志摩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輕波裏依洄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她的溫存 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甜美是夢裏的光輝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她的負心 我的傷悲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悲哀裏心碎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黯淡是夢裏的光輝

2012年10月23日星期二

守拙

截至昨天, 恒指已經連升八天, 如果這星期能夠繼續上升, 將是連續第八周的上升, 港股近期的強勢無可置疑.

雖然港股近來走勢強, 但上週五美股的大跌竟然沒有對週一的港股帶來什麽不利影響, 還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當天的應對方案本來是以不變應萬變, 結果臨時變卦, 將早前預案中的微調行動繼續付諸實施, 稍稍加大了進攻的力度.

所謂的加強進攻, 其實只不過是延續近期的整體策略而已. 在第三季, 我的主導思想是穩中求進, 希望組合能平安度過暗湧處處的中期業績期, 隨著業績期過去, 九月份的市場表現頗為強勁, 為求跟上大市腳步, 我加大了一些較高風險股票的比例, 直至現在.

雖然主導思路是加大進攻, 但我並沒有對組合做太大的改動.

股市氣氛好, 肯定不乏短炒機會, 對遊擊高手來說, 當然如魚得水, 但這樣的操作並非我所擅長的, 另外還要注意的一點是: 個別股票的短炒和一個組合的操作是不同的.

較少的資金, 限於規模, 多半只能是集中注碼於少數幾隻股票上, 因進退比較靈活, 短炒較為容易, 但如果是資金達到一定的規模, 這樣的方式就不太適合了, 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 主要的問題是如果注碼太過集中, 萬一選股出錯, 損失可以很大, 同時, 集中的注碼帶來的多半是波幅的加劇, 非我小小的心臟能夠承受. 從風險控制的角度看, 分散是大有必要的.

另外, 假如太過聚焦在各類熱炒股, 多半選股會偏向較高波幅的股份類別, 現在股市雖然強勢, 但主要的格局仍然是板塊輪動, 並非雞犬皆升, 注重追逐熱點的話, 假如下手稍慢, 或者太遲落車, 效果未必就佳, 而且可以預見的是組合的波幅可能較大, 對不喜刺激的人比如我來說不是好事, 更何況我絕對做不到一些神級高手那般的每擊必中, 因此, 我還是傾向於較慢的節奏.

節奏較慢, 又希望能做到既跟得上大市之餘, 還可儘量減少組合的大幅波動, 是比較艱難的挑戰. 考慮之後, 我的應對方案是繼續保持原來的基本陣型, 但逐漸汰弱留強, 減少前景較不確定的股份, 將這些注碼轉移到業務較明朗, 同時又是近期較熱門的類別, 期望良好的市況可以持續一段時間, 讓這些股份有表現的機會. 除此之外, 我以較少的資金下注在一些殘股身上, 殘股風險高, 但少的注碼已經限制了選股失敗對組合的影響, 假如幸運選對, 則有可能帶來驚喜.

在經過一輪調配後, 我的進攻主力放在了天然氣相關股份以及電信相關股份上. 城市化及清潔能源是較長期的趨勢, 前者應可長期受惠, 面臨的政策風險也低, 至於後者, 3G漸入佳境, 4G如箭在弦, 同時固網提速及擴容也是勢在必行, 相關的企業必定受惠. 相較鐵路, 基建之類, 我覺得這兩類股份更具確定性, 可能是長短皆宜的投資. 這類股份我原本已經有一定的比例, 這段時間從減持其他股份得來的資金也大多用來加注它們.

本港資產類的股票也占了我的組合的重要地位. 主要是為應對美國QE帶來的影響. 資金氾濫, 很大機會推高本港的房地產, 即使現在樓價已經似乎高處不勝寒, 但何處是頂, 相信沒有人說得清, 選擇一些價格相對資產仍有巨大折讓, 同時公司又有意願套現部份資產的股票做中長線的持有, 可能是攻防兼備的佳選. 股價折讓, 很多時是因為管理層折讓以及公司資產的運用效率低, 假如突然有轉機, 比如公司願意趁高價套現, 釋放價值, 僅僅是縮小股價的折讓, 已足以推高股價了, 而價格的折讓可以為股市或樓市的突然逆轉提供緩衝, 這是其防守力之所在.

高息股被我減持了一些, 並非看淡, 只是因那些股份從估值和前景看, 吸引力似乎已經開始減少了, 我希望將資金配置到較有進攻力的地方. 減持的主要是本地電訊股, 本想找其他高息股代替, 奈何能力有限, 未能找到像年初的新意網那般的既有高息, 又有潛在股價升幅的股份, 唯有暫時放棄.

其他被減持的則是各有不同的原因. 舉些例子.

我再次減持了廣藥, 原因是月底即將公佈的第三季業績因受王老吉的前期開支巨大的影響, 大有可能不是很好看, 而我不知道市場對業績將如何演繹, 前景雖佳, 但又有不確定性, 我寧願再次減持, 轉投較明朗的股份. 經過此次的減持, 餘下持股的成本已經極低, 以市值計, 占組合的百分比也低了不少, 我可以在沒什麼心裡負擔的情況下憧憬廣藥的夢想成真. 這次的減持可以說是風險和回報平衡的需要.

另外被我沽出的是美聯. 網友曾經提醒此股的風險所在, 其實在我買入之初, 也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了, 因此下的注碼不大, 同時準備了撤退方案, 結果不幸股價在上星期觸及我預定的止賺, 我按計劃沽出了.

這番調配, 看似動作多多, 其實組合的格局依舊, 核心的持股也沒什麼大的變化, 整體的操作策略自4, 5月份調整後, 至今也沒有做大的改變. 這個基本穩定的應對方案, 讓我的組合表現基本上做到了我希望的波幅小且能穩步向上.

股市上上落落, 但不代表我們一定要緊跟它的腳步, 不斷追漲殺跌. 制定一個穩妥的方案, 以我為主, 效果也可以很好. 此正所謂: 守拙以清心, 淡然而淺笑也.

YTD: 30.8%
恒指: 17.7%
國企:  8.1%

2012年10月8日星期一

眾裡尋他------我的選股步驟

在選股方法上, 我是自上而下那一派.

在落實到具體的股票之前, 我會先對整個組合的基本框架做出規劃.

規劃的第一步, 是尋找有機會獲利的投資板塊.

首先看的是趨勢, 這包括了股票背後的公司的盈利趨勢和股市上的資金流向.

在同一時期, 有些生意會特別好做, 有些則是相當困難; 有些雖然處境不佳, 但有跡象正在向好, 有些表面看風光無限, 但其實已經即將走下坡. 找到那些行業前景靚麗, 或者正從谷底開始反彈的行業, 在其中尋找質地較佳的公司, 遠比在股市上一家家公司逐漸過濾的工作量低許多, 而且命中率可以更高.

身為不參與公司經營, 也對股價升跌沒什麼影響力的小散, 分享公司成果主要有兩種途徑, 一個是分紅, 另一個是股價上升, 尤以後者利益更大, 而股價的上升, 需要靠資金推動. 資金會不會進入, 何時進入, 對只能搭順風車的小散意義重大, 觀察資金流向, 對我們選擇入場時間有幫助, 效果等同在投資時減少了時間成本. 這也是技術分析之所以值得重視的原因所在.

找對行業及其中的好公司, 并在適當的時候進入, 是投資成功的第一步. 市況一般時, 較難找到把握大的目標, 而市況好時, 則似乎機會處處, 因此, 接下來的一步是精選出擊類別. 我們很難在所有看好的行業及公司都下注, 選擇哪類公司, 經常讓人舉棋不定. 我的做法是先根據市場環境決定風險取向, 在此基礎上佈局. 比如現在, 我對後市持較中性的態度, 組合就較為平穩, 進攻型, 防守型和中場型的比例大致是2:3:5. 舉例來說, 港燈這類公用股是防守股, 美聯這類週期股可以做為進攻箭頭, 而長城汽車這種績優股可做中場.

再下來是個股的風險控制. 這包括了各類股的配搭和注碼控制. 前述的三類股份, 可以再細分為許多板塊和個股, 為減少犯錯導致的後果, 我一般不會在單一板塊或單一股票下太重的注碼. 比如防守股, 我早前持有的是高息股, 本地電訊股及中移動, 如今以資產折讓股取代了後者.

組合的整體框架如果沒有改變, 個股的操作時, 一般情況下, 如果賣出一隻股份, 我會以有類似作用的股份取代, 不會做以江西銅業換馬中電這樣的動作.

在保持隊形的基礎上做個股的買賣, 可以避免投資策略的隨意性, 控制系統風險, 客觀上可以減少犯錯誤的機會, 即便真的犯下錯誤, 多半也可以將後果控制在一定範圍.

以上是選股之前的大的方向上的考慮和具體佈局, 接下來就是選出具體的出擊對象了. 選股的思路可以有很多方向, 之前我曾寫過一篇關於廣藥的文章, 可做為一個思路的參考. 再談一下我建倉另一持股美聯物業時的一些思考.

注意美聯, 當然是因為近來本港地產市道的火熱, 做為本港居於壟斷地位的地產代理之一, 遲早可以受惠, 因此美聯一直是我留意的股份之一.

樓價飛升, 成交未必大增, 尤其是在政府已經推出SSD的現在, 美聯去年下半年錄得虧損, 似乎可以做為佐證. 但再想多一層, 考慮到人性的話, 結論可能就不一樣. 基於人性不變, 相似的情況總是不斷出現, 和股市一樣, 人們在樓價上升時, 尤其是從高位繼續上升的時候, 一開始都比較鎮定, 認為沒有不跌的市, 樓價上升可能是慢步式, 成交也未必熾熱, 但到達某個臨界點時, 往往有不少人難忍誘惑, 飛撲入市, 另外一批人則是恐怕樓價繼續升, 難以上車, 因此加入搶購, 這個時候成交量必然大增, 情形就如97年那般. 這是我考慮美聯的基本出發點.

接下來是尋找入市時機. 樓價及成交量何時及是否加速上升, 不是我能預測的, 要據此在臨界點出擊, 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我們可以從另外的途徑觀察.

美聯的去年全年業績糟糕, 但股價已經先跌, 出業績後股價基本保持平穩, 可能要沽貨的大多已經沽出, 而有意入場的也不多, 此期間成交量不高, 我估計向下的空間可能不大了, 開始保持對其走勢的觀察, 不過之後一直沒有出現好的買點, 因此按兵不動. 5月份的兵變事件後, 我注意到主席開始不斷增持, 是個良好的信號, 雖然這次增持可能出於對公司控制權的考慮, 但關乎其持股比例只有個位數, 我認為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於他認為股票已經值得買入, 因此開始高度關注.

其後美聯股價基本橫行, 直到七月中股價以較大的成交上破橫行區間, 我本有意立即買入, 但其時大盤表現不佳, 我暫緩行動, 直到八月份出現有大盤表現配合的第二次買入機會, 我才開始建倉, 不過因業績將出, 為審慎起見, 只建立基本倉位. 之後公佈的業績如我期待般轉為盈利, 期間美聯和中原雙雙有準備擴充的新聞, 顯示行業開始向好, 而業內人士對前景也樂觀, 我再次加碼, 最後一次的少量增持是九月初其股價裂口高開的那一天.

決定買進, 定性的考慮很重要, 估值同樣不可忽視. 美聯手頭現金相當於每股1.7元, 配合其業內地位, 4元邊的價格風險不高, 假如盈利趨勢向好, 下半年最少也可達到上半年的業績, 我粗略假設其全年盈利0.4元, PE不過10倍左右. 另外要考慮的是注碼的大小. 美聯這類股份是週期股, 波幅較大, 如果比重過高, 看對了固然開心, 錯了就大事不妙了, 從風險控制的角度, 我寧可以較小注博較大的升幅, 而不是大手出擊, 期待10來個百分點的利潤.

如果以一個比喻來總結我的選股及組合管理方式, 或者可以類比為: 先決定房間的用途, 然後量好尺寸, 最後才選擇傢具, 而非先看中傢具, 買回家後才找地方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