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1日星期日

尋找大時代裡的小確幸

 開年的第一個月, 港股年初到月中氣勢如虹, 一轉眼就風向逆轉, 前一天是升700點的大牛市, 第二天立刻變成跌700點的熊大熊市, 變臉之快令人目瞪口呆; 大洋彼岸, 散戶大戰機構空頭, YOLO口號響徹天際, 幕後還有一群華爾街惡狼加入戰團, 因各自立場的不同而推波助瀾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兔死狐悲氣急敗壞.... 短短一個月已經讓人再次有大時代的感覺.

雖然沒有參與美股炒賣, 這幾天我也興致勃勃地做了旁觀者, 而且有幸欣賞了一些股神期間的精彩操作. 執筆的現在, 這場大戲還沒有落幕, 相信即使短期間結束, 之後仍會有餘波. 事情發展到現在, 已經不僅僅是股市的輸贏博弈, 還摻雜了許多金錢之外的因素, 可以說是散戶和機構, 窮人和富人, 平民和當權者的長期矛盾的一次爆發. 2008的傷痛很多人還沒有治愈, 2020的疫情又給了許多人狠狠一刀, 與此同時卻有另一幫人因為政府破紀錄的印錢大發"災難財". 逮到個機會, 心懷憤怒的人不趁勢而起更待何時? GME事件看似發生得非常突然, 但在2020這個特殊年份的背景下, 感覺更像是必然發生的偶然----嚴重撕裂的社會遲早會有一個矛盾爆發點.

貿易戰將當世兩大國慢慢累積的矛盾的一個爆發, 雖然突然, 但也不意外. 號令天下的霸主不能容忍出現新的對手, 新興的勢力也不願永遠只能在別人吃完肉後喝點剩湯, 碰撞在所難免, 直到找到一個平衡點. 比較想不到的是疫情的突然出現, 加劇了美國社會的撕裂, 並且對立是如此極端, 以至於雙方幾乎要不死不休. 中國是另一情況, 不是撕裂, 而是走向另一個極端, 或者大家自覺地一致, 或者被一致, 不同的立場幾乎沒有立錐之地. 這個世界, 似乎再沒有什麼合作共贏了, 也沒有什麼求同存異. 如此極端的狀態下, 緩衝的空間會減少, 未來將越發充滿不確定, 混沌的局面體現在投資市場, 可能意味著更大的波動, 一月份的行情有可能是未來的預演. 

混沌不明下, 為今年定下一個投資策略變得困難, 可能最好的做法是隨機應變. 如果市場果然更為波動, 身手敏捷者無疑可以大展身手, 將隨機應變效果做大化. 實際上剛過去的一個月已經有人做到了這一點, 比如本博右手邊網誌清單的一些作者. 對我這樣身手不夠敏捷的人來說, 以慢對快是一個選擇, 放棄追逐短線, 將重點放在追求能隨時間發酵的中長線收益. 這樣的策略需要對未來有一些基本的判斷. 判斷未必準確, 但起碼可以提供一個思考及操盤的起點. 適逢開年, 我就嘗試做一些討論.

首先需要討論的是美元. 去年一年印出的美元相當於現有美元總量的兩成以上, 非常瘋狂, 相信美匯指數去年的大幅走低以及美股的強勢主因來自於此. 在此期間, 美債餘額大幅上升, 聯儲局持債量猛增, 但奇怪的是國外投資者的持債量幾乎不變. 這種情況意味著新增國債幾乎都被聯儲局和美國本土投資者消化了. 這種情況對做為國際貨幣的美元來說特別不利, 新一屆政府上台的首要任務之一估計是爭取繼續把國債賣到外國. 現在的挑戰是如果美元走弱, 國債就賣不出去, 但如果美元走強, 可以賣出了, 但還錢就成了大問題. 怎麼在強弱之間找平衡, 是耶倫的難題. 或許美元匯率今年波動會比較大, 在外國投資者立場, 即使美元走強, 因為印錢的前科, 對美元的信任也會打上個問號; 在美國而言, 印錢很有快感, 要放棄實在不容易, 所以長期而言, 弱美元或許是無可避免. 美元體系可能已經在被動搖的路上, 路有多遠則是另一個問題了. 比特幣去年至今升了幾倍, 這個為對抗法幣貶值而誕生的數字貨幣的超級強勢, 可以說是美元投下了一張極具分量的不信任票.

相比之下, 大洋彼岸的中國情況好得多. 去年美國歐洲日本央行的資產大增, 中國央行資產大致平穩, 現實各發達國家為應對疫情, 齊齊大印鈔票, 而中國在幾個月的強力應對後, 經濟迅速重啟, 央行壓力明顯小許多.

隨著疫苗今年的推出, 疫情明年有機會遠去, 但今年仍然充滿各種不明朗. 中國現在幾乎已經成為全世界的供應商, 而美國經濟還不知道何時才能恢復舊觀, 此消彼長下, 中國的GDP追上美國很可觀提早幾年. 假如這種情況發生, 對世界的影響會非常深遠. 很明顯美國不會願意看到這種情況, 必然做出各種應對. 難以阻止GDP被追上, 那就在高科技領域壓制. 雙方的鬥法必然會在投資市場有所反映, 對投資者來說, 既是挑戰, 也是機會.

這種政經大事, 牽扯的範圍非常廣泛, 對散戶來說, 不可能做出面面俱到的應對. 如果是像我這樣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思路, 可以做的, 是在一些比較看得清的地方尋找勝算較大的小確幸, 做針對性地部署, 期望能順勢而行, 有所收穫. 在當下, 我估計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下注.

疫情應該不會更嚴重的了, 全球經濟重啟只是早晚的事情, 需求會增加, 庫存會減少, 補庫存和增消費, 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基建計劃, 很可能推升商品價格, 假如美元果然未能回復強勢, 一個商品牛市是可以期待的. 

雖然傳統上認為民主黨上台對科技公司不利, 但在中美對抗的大勢下, 美國必然一方面拼命打壓中國高科技的發展, 一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實力以擴大領先, 納斯達克指數有機會繼續保持強勢. 至於中國, 在被人制裁, 技術封殺等各種手段針對後, 自主創新補短板已經成為共識, 科創板的推出體現了政府的決心.港股美股的創新型公司應該會繼續得到力捧.

實際上去年已經是創新公司的大牛市, 延續這個趨勢幾乎已經是共識, 問題是在許多公司的估值已經高高在上的當下, 能有多少超額收益實在難講. 相比之下, 沒有高科技光環的一些行業雖然不是市場焦點, 但有機會今年帶來驚喜, 其中的一個我相信是製造業. 以鋼鐵水泥為代表的製造業在幾年前的供給側改革後, 產能利用率已經提升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以內地的慣性, 之後很可能出現一波產能擴張--低價競爭--行業低潮的熟悉劇本, 偏偏突然來了一個疫情, 讓這一情景沒有出現, 而且, 因為其他主要國家遲遲未能控制疫情, 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大增. 這種情況對製造業相當有利, 一方面是產能利用率再上高峰, 另一方面是產品供不應求而加價, 相信會有一批製造業公司賺得厚利, 並最終在股價上體現出來.

最後的一點也是和印錢有關. 洶湧而出的資金因著實體經濟的停頓, 相當部分流向了資本市場, 而可見的未來, 大幅收水應該是見不到了, 我們可能要重建自己的估值體系. 直白地說, 就是我們應該要習慣比以前更高的估值, 不要動輒就以泡沫形容一些狂升的股價. 我之前一直不能接受海底撈的估值, 也不能理解在多次遭到股東減持的情況下, 藥明生物的股價仍然可以在上百倍PE的情況下持續向上, 甚而成為藍籌, 如今看, 或許是我見識少, 不是這個世界癲.

在上面的框架下, 開年的這個月, 我對長線倉做了些微調. 炒賣倉買賣次數繼續明顯更多, 一部分是因應市況的炒賣, 一部分是最組合結構的一些調整. 中上旬大市的強勢和下旬的急轉直下, 都出乎意料, 自認身手不夠敏捷, 所以我也沒有特別對此做什麼應對. 我不追求時時刻刻緊貼市場並爭取無論市升市跌都賺錢, 既然享受過回報率節節向上的快樂, 接受隨之而來的回落的痛苦也是合理, 能保住對恆指領先就OK了.

長線倉沒什麼好說的, 基本上等於是把各個看好的板塊都選了些, 構成一個大致均衡的組合, 目的是在波幅較小的情況下能夠持續跑贏指數, 去年算是大致做到, 開年第一個月勉強做到, 需要改進的是波幅實在大了些.

炒賣倉的成員變動明顯更多. 

比亞迪, 東岳和天能我都視為新能源相關, 也可以歸類製造業. 中國承諾2030年達到碳排放高峰, 2060年達成碳中和, 美國也將重回巴黎氣候協議, 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前景相當光明. 比亞迪是投資電動車相關產業鏈繞不過的公司, "漢"和"秦"成功推出, 刀片電池前景廣闊, 這家技術狂人主導的公司, 在經過多年努力後, 很可能開始迎來收獲的季節. 東岳和天能這個月的股價表現實在令人失望, 我不知道原因, 也看不到公司最近有什麼新問題出現, 決定繼續給一些時間.月初比亞迪大升, 組合還有子公司比亞迪電子, 因為不願意同一系的公司佔比太高, 我沽出了比亞迪電子, 沽出後股價狂升, 後悔莫及. 得到的教訓是不要太過計較組合配置的均衡. 實際上兩家公司雖然同屬一系, 但買入的邏輯並不相同, 不應該太過介意佔比.

太陽能相關股票中, 清倉光伏玻璃, 減持急升的新特能源, 加入另一硅料公司3800. 月初光伏玻璃雙雄單日股價高位轉向, 觸動我早已警惕的心. 光伏玻璃下半年有新增產能, 需求仍在, 但玻璃價格下半年回落的可能性不小, 雙雄估值已經極高, 週期股炒出堪比輕資產增長股的估值, 股價見頂的機會不小. 相比之下, 硅料現在的情況類似去年光伏玻璃, 有機會重演去年玻璃股的劇情. 在將新特能源的部分佔比轉給3800, 並各自減持部分以降低持倉成本後, 在舒服的持股成本和佔比下, 等待市場給出答案. 

新加入的兩家醫藥相關公司主要是填補沽出3759後在該板塊的空白. 先健是抄的高瓴的功課. 去年集採陰影籠罩下我沽出了微創, 之後有低價可以買回時輕輕放過, 很明顯我低估了市場對創新的青睞, 也對集採的目的加了太多負面的聯想. 國家推動創新的態度不會輕易改變, 集採對一些公司造成打擊, 但真正的創新繼續得到支持. CRO公司的業務大部分來自創新和研發, 這些公司的業績繼續靚麗, 股價即使已經非常貴還是能繼續向上, 很大程度說明了問題. 先健多年研發驅動, 產品線豐富, 並且難得地走向海外. 失微創之東隅, 但願能收先健之桑榆. 四環醫藥的投機成分多一些, 大升前市值不到100億而淨現金超過40億, 是醫藥板塊裡少有的財務健康而估值低廉的公司, 我一直懷疑公司是否有什麼暗病, 但一根陽線改變三觀. 先是公司表態轉型醫美, 然後公佈獲得重磅產品代理, 再來個收購, 配合股價大升成交大增, 種種跡象顯示有人準備大搞. 即使是陷阱我也認了, 高追買入, 注碼控制風險, 看看能否有驚喜.

內房板塊去年嚴重拖累組合表現, 但有過17年的愉快經驗, 對該板塊我還是念念不忘, 實際上在去年整體疲弱後, 許多內房股估值已經很低, 反彈是有機會的. 去年三條紅線限制了內房的擴張, 今年相信不少公司的財務狀況會得到明顯改觀, 評級有機會調高之外, 還可能有機會重啟擴張. 話雖如此, 生意模式來說, 買地--起樓---賣樓三步只要一個地方出問題就大件事, 而每一輪都是新開始, 即使行業經營改善, 估值的提升也有限, 所以雖然對內房有期望, 最後的選擇還是放棄, 轉而曲線救國, 以物管和為房地產業提供軟件支持的明源雲代替.

為加入新成員, 組合裡的幾隻非核心持股被放棄, 但不意味著對那些股票改變了看法, 或許未來找機會買回. 期間還做了幾次短線炒賣, 有得有失, 對組合表現影響不大, 就不一一交代了. 

持股:

長線倉:

港交所     (388)              12.7%
永升生活服務(1995)      11.5%
比亞迪 (1211)                11.4%
騰訊控股 (700))               9.7% 
京東集團 (9618)              7.8%
萬國數據 (9698)              6.4%
東方海外 (316)                6.3%
先健科技 (1302)              6.2%
藍月亮集團 (6993)           6.1%
中國建材 (3323)              5.4%
華潤醫療 (1515)              4.9%
聯想控股 (3396)              4.7%
合景悠活 (3913)              3.9%


炒賣倉:

比亞迪 (1211)                12.5%
新特能源 (1799)            12.0%
先健科技 (1302)              8.3%
永升生活服務 (1995)       7.8%
東岳集團 (189)                7.5%
騰訊控股 (700)                7.2%
中遠海控 (1919)              6.9%
明源雲 (909)                    6.8%
洛陽鉬業(3993)               6.2%
四環醫藥 (460)                5.4%
天能動力 (819)                5.4%
合景悠活 (3913)              4.3%
中國旭陽 (1907)              4.2%
保利協鑫 (3800)              3.4%


YTD:

恆指:          3.9%
炒賣倉:    15.0%
長線倉:      9.5%

35 則留言:

  1. 回覆
    1. 記得陳sir考慮過1516,請教最後選3913的原因?另9666也可是物管龍頭之選? Thank you

      刪除
    2. 看中1516是當做1918的替代, 不過在組合裡, 1995的業務組合類似1516, 再加入的話有重複之嫌, 而且1516估值上也不是有優勢, 買3913是因為公司不像1995那樣主力做住宅物管, 商場等菲住宅佔了不小的比例, 可以和1995構成一個配置的組合.

      刪除
  2. 陳兄兩句金句值得抄下:一方面享受回報上升時的快樂,另一方面也要接受下挫時的情況,絕對是!
    不過有兩點值得討論,一是關於投資同系公司問題,在港股中做得不錯的關連公司確不小,建滔,信義及比亞迪系,其實公司若沒有很強的資金連繫的話,兄說得對不需要為分散而避免同系公司,特別是關連公司業務重叠不嚴重。
    1302高瓴入股,在雪球上看過是其擁有一款心脏瓣膜技術,是國內好像是獨有,很配合高瓴投資醫療技術曾面的公司。
    忘記了還有藥明系三傑在此次升浪中表現也很劲。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是因為我多數是做中長線, 短線交易比較少, 而且在這方面往績麻麻, 所以有這個觀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不得已. 講真, 誰不想一買就升, 見頂即沽...

      同系公司, 我現在反省,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 一起買其實也不錯, 同一班優秀管理層管理的同系公司, 往往素質都很好, 除了比亞迪, 還有比如信義系和以前的長和系, 只要主營不一樣, 甚至如果是一樣的, 一起買了問題也不大, 確實不應該太過執著.

      刪除
  3. 多謝陳兄長文,支持!

    回覆刪除
    回覆
    1. 原本陳兄十大持倉中便有六隻相同,不過在招股期之前沽出了。希望在農曆新年前會做折可以慢慢買回。😄

      刪除
    2. 想來GC兄是沽在高位了. 小弟除了羨慕和佩服, 沒有其他意見XD

      刪除
    3. 只是瞎貓碰到死老鼠,籌錢抽新股時剛好避過了。如果大市急升而新股唔升的話,到時又會變成一件蠢事了😄

      刪除
  4. 謝陳兄分享開局睇法,先預祝新年快上,身體健康。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八面佛兄的祝福真是來得早, 謝謝XD 也祝兄今年順風順水, 一本萬利!

      刪除
  5. 呢兩年個風向完全轉晒,有P/E 俾你睇的股會被評為唔夠夢幻,市場都聚焦在唔知幾耐後一統江湖的未來企業。唔調高自己的風險接受度就好難搵嘢買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個情況在去年表現得特別明顯, 要一下子轉過來適應真是不容易. 這情況讓我想起99年, 當然可能現在情況不一樣. 對這種情況, 我持中性態度, 以我這樣不懂會計的人來說, 要接受這個邏輯其實不難, 只是願不願意全情投入不只是看肯不肯, 還要看敢不敢, 所以我也只是試探性參與. 阿Q講, 既然組合表現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 回報率如何也無需太過執著.

      刪除
  6. 陳sir 減了的1610,估值便宜,北水又買進,但就股價不上,令人難以理解。看看這幾天能否突破阻力,不然我也走掉算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認為1610有倍升的潛力, 只是持股體驗太差, 被悶走了. 如果你沒有其他心水, 也不是重倉, 我覺得可以就咁由得佢自由發揮

      刪除
    2. 1610缺點就是太冷門,要等多些人關注才會大升。

      刪除
    3. 大升了, 應該多人關注了吧. 我在大升之前一天買回了XD

      刪除
    4. 請教買1610的邏輯?粗略看過業務,最重要似乎是商品大豬銷售價格同生豬出欄量(其餘幾項中下游業務不太重要,全是為上游服務)。陳sir是認為方向是減少輸入外國豬肉,更倚重國內豬,令到生豬價量齊升令業績造好?

      刪除
    5. 恭喜陳sir,突然大升,大升前一天突破了阻力位,我也幸好沒有被悶走。

      刪除
    6. 減持一半1610開心過年, 祝陳sir新年快樂!

      刪除
  7. 多謝陳sir新文

    請問陳sir有打算減磅過新年無北水的假期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有. 我最近幾年, 除了15年短時間持有三成左右現金外, 都是滿倉.

      刪除
    2. 沒北水不代表個市會跌,可以是乾升/乾跌.
      建議統計過去幾年沒北水的假期期間, 港股是升是跌便有參考價值.
      沒統計過,我印象升跌好像是50/50.

      刪除
  8. 相信由於有政府在背後發功,連Google與Apple都積極配合,用人工智能偵測及移除與挾空行動相關的訊息,完全置言論自由於不顧。由此可見,美國的金融基礎已十分虛弱,令當權者風聲鶴唳,對散戶也不得不嚴陣以待。美國在這種情勢下,若是仍向中國發動金融戰,很可能會引火自焚。

    華爾街風聲鶴唳 要用非常手段自保 C觀點: 施永青
    2021-02-03

    近日,投資市場的熱門議題是業餘的華爾街散戶如何利用互聯網的威力,攻陷專業的對沖基金沽空布局。事件已驚動新任財長耶倫及拜登的經濟團隊,覺得事不尋常,擔心有人企圖操控市場,所以需要展開調查,以及嚴肅處理。


    散戶歷來予人的印象是財力有限,專業不足,碰著機構投資者,大多成了大鱷的點心。為何今次竟有本事搞到陰溝裏翻船,叫大鱷也得舉手投降,其中有些甚至輸到無法翻身呢?


    機構投資者這次之所以會不敵散戶,我覺得有兩大原因:一是互聯網令散戶可以把訊息迅速傳播,在短時間裏把群眾的意志凝聚起來,形成「利維坦」效應。二是美國社會的貧富懸殊問題嚴重,社會上不滿的人實在太多,需要找機會報復。


    阿拉伯之春與香港反修例運動的經驗,令華爾街的散戶意識到,只要善用社交媒體,散戶一樣可以一呼百應,發動龐大的社會改革工程。他們先在網上陳述對金融機構的不滿。他們認為新一代的美國人命運,比他們父母一代要堪虞,皆因經濟發展的成果,大部分被金融機構所侵奪,叫他們活得極之不爽。


    他們覺得政府一直在偏幫華爾街大戶。上次金融海嘯,基本上是金融機構只顧私利,不顧社會後果弄出來的。事發後,人民當災,而作為罪魁禍首的金融機構反得到政府的大力援助。他們對此心生不忿,一定要找機會還以顏色。


    他們成立「熱血敢死隊」,鼓吹人生一定要轟轟烈烈做一大事。正所謂「引刀成一快,莫負少年頭」。他們手上沒有多少錢,輸光也沒有甚麼大不了。但如果今次放棄參與這場圍補大鱷的遊戲,人生未必有下次這樣難得的機會。


    他們以志在參與的精神,即使只夠錢買一股半股的,也不會放棄參加這場聯手挾淡倉的機會。結果集腋成裘,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把GameStop的股價從20美元推上483美元,令沽空機構全軍覆沒。華爾街大鱷這時才知道事態嚴重,知道若不設法對付這班散戶,整個資本主義的建制可能因而被顛覆。


    於是,在政府的默許下,幾間主要的網上股票交易平台,都不約而同地限制散戶買股,即使用真金白銀也不容許散戶落盤。此外,散戶最活躍的公眾討論區WallStreetBets亦被封殺,叫散戶的集結令沒法有效在網上通傳。


    相信由於有政府在背後發功,連Google與Apple都積極配合,用人工智能偵測及移除與挾空行動相關的訊息,完全置言論自由於不顧。由此可見,美國的金融基礎已十分虛弱,令當權者風聲鶴唳,對散戶也不得不嚴陣以待。美國在這種情勢下,若是仍向中國發動金融戰,很可能會引火自焚。

    回覆刪除
    回覆
    1. 【信報短評】散戶起義悲壯背後不單純

      美國散戶早前在網上號召買入電子遊戲經銷商GameStop(GME)的股票,狂挾對沖基金淡倉,曾經吸引數以億計眼球觀戰,現在雖已恢復平靜,GME股價亦從高位回落九成,但餘波仍在盪漾,輪到政客為民請命。這場散戶「起義」的一眾要角,周四齊集國會眾議院聽證會,接受「火烤」式公審。

      大家當然可以繼續抱食花生心態來旁觀,惟從各人的證詞所見,原來大有「黑天鵝」火燒後欄的風險,交易商之間的利益關係也千絲萬縷,散戶是否獲得公平對待不無疑問,值得反思。

      今次最引起公憤,是1月底當沽空機構遭股民圍攻蝕入肉之時,網上交易商Robinhood突然宣布客戶只准賣不准買,被質疑是金主及造市商Citadel Securities在背後施壓。Robinhood行政總裁特內夫(Vlad Tenev)則解釋另有苦衷,因為GME股價勁波動,結算所要求大增保證金約10倍至37億美元,霎時間沒有足夠資金補倉,若不落閘,任由散戶掃貨,隨時被強制平倉引發災難(total catastrophe)。

      特內夫的講法亦非無道理,正如所他說,從沒想過成交量會突然大增得這麼誇張,以Robinhood擁有逾1300萬客戶,若集體平倉的確非同小可。券商炒爆在以往也偶有發生,即使未嚴重到拖垮市場,避險先走為快掀起的拋售潮,仍足以造成巨震,令市況急插水,大量投資者無辜損手。

      事實上,散戶熱中幫襯Robinhood無非受免收交易佣金吸引,但世上那有真正「免費午餐」。特內夫坦承,賺錢方法是把客戶的買賣指令轉售給造市商,而造市商則透過交易差價獲利。這種看似多贏的布局,今次備受考驗,散戶看不透背後的底蘊,恐怕永遠不會得知是否獲得公平對待。

      社交平台Reddit創辦人侯夫曼(Steve Huffman)和帶頭「吹雞」的散戶(Keith Gill),在聽證會上也是眾矢之的。Reddit強調雖然有法例保護可免責,但他們本身有嚴密機制篩選虛假訊息,因此涉及投資的內容甚至比財經媒體更真實和可信。換言之,這類社交平台,未來依然會在市場佔據重要角色,在網絡效應下,要做到一呼萬應,亦輕而易舉。換言之,散戶起義必有捲土重來的一天。

      綜觀整場聽證會似乎問不出個所以然,負責主持的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Maxine Waters表示,今次只是一連串聽證會的開端,或許要待美國證交會等監管機構作證時,關於要不要追究誰、要不要改革市場,才會有較明確方向。在利益錯綜複雜的金融市場中,大衞與歌利亞開戰,其實一點也不單純。

      刪除
  9. 祝 陳sir 和各方朋友,新年進步,健康常樂!

    回覆刪除
  10. 新年進步, 好文章,自己領會。

    坦言集:新年祈願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10212/00184_001.html

    橫眉冷看:哪會有趨凶避吉的道理?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10212/00184_007.html

    回覆刪除
  11. 祝陳sir同家人身體健康,笑口長開,牛年大勝!

    回覆刪除
    回覆
    1. 等陳sir出文飲雞湯,定定驚

      刪除
    2. 我這個月大敗, 驚是沒有, 但雞湯實在煲不出來XD

      刪除
  12. 跌到有點迷茫,陳sir最近有無換倉操作?

    回覆刪除
    回覆
    1. 剛剛發文, 更新了持倉情況, 請參考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