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

重整組合

恒指在週一大跌近400點後, 幾經辛苦, 都只能略微反彈, 整周計仍舊要跌近270點. 上周升近300點, 這周又還了回去, 市況仍舊是一場悶局. 市況仍是待變的格局, 但似乎有些股份又開始跑出, 接替了早前強勢的燃氣, 飲食等板塊, 比如部份地產股, 快速消費品股等. 強勢板塊輪流出現, 即使指數仍舊受制21000, 似乎後市不必看得太悲觀.

星期一開市後形勢本來不錯, 但不久就急轉直下, 收市跌了約380點, 雖然自己的組合跌幅只有大市的不到一半, 但已經令我高度戒備, 因此在週二對組合做了一番調整, 之後在今天又進行了些微調. 

週二交易:  沽206, 1685, 2333, 部份315;  買934, 215, 941和665

週五交易:  沽1836, 減持1205; 買入1988

週二的交易減少了315下跌的損失, 并避開了1685的洗倉, 2333的沽出可能錯了, 但現價的2333和我的賣出價相若, 而買入的934升幅不錯, 整體而言組合的這個調整行動是有利的, 而且現在的持股令我更為安心.  週五的換馬略有得益, 且持有1988似乎勝算會更大些.  幸好對組合採取了一些行動, 這個星期還可錄得正回報約0.5%.  

目前持股如下:

868       信義玻璃        9.4%
81         中海外宏洋    8.7%
806       惠理基金        8.2%
1988     民生銀行        7.4%
315       數碼通           7.2%
1205     中信資源        6.1%
934       中石化冠德    5.1%
604       深圳控股        5.0%
906       中糧包裝        4.9%
874       廣州藥業        4.8%
215       和記電訊香港 4.8%
8008     新意網            4.2%
941       中移動            3.9%
831       利亞零售        3.8%
536       貿易通            2.8% 
665       海通國際       2.6%
1488     理文手袋        2.1%

現金: 約9%

沽出206和1685是因為週一的大跌市令我警覺, 現在市場可能更加挑剔, 炒股不炒市可能更加厲害, 此兩股價殘, 但市值小而且成交少, 走勢近來雖然不是非常差但也一直沒有動力, 與其癡癡的等, 不如尋找新機會.

沽出2333是因為想買入934. 2333近來一直強勢, 但成交沒有放大讓我有點戒心, 而大市週一的突然下跌也令我擔心帳面的不錯的利潤又化為流水, 因此沽出了, 雖然現價和我沽出的價格差不多, 但第一季的業績好過我自己的估計, 可能沽錯了, 或許會找機會買回來. 不過934是個成功的買入, 第二天即大升. 934一直在我留意之中, 週一已經有意買入, 但被市況影響了信心, 結果到第二天才買. 934的大型供股獲得市場正面反應, 走勢呈現非常平穩的整固及向上趨勢, 我猜估934應該有機會獲中石化做大.

減持315買入215的換馬原因包括兩個. 走勢上的原因在上文留言中已經提及, 基本因素上, 城市電訊出售固網的作價非常理想, 我覺得市場可能對215的固網業務做出重估.

1836在現在這個價位, 從估值上我覺得上升空間已經不大, 恰好有買入對象, 因此沽出, 1205的減持則是資金的需要, 並且配合整體上我準備減持殘股的方向, 而其一直上升無力也是原因之一.

買入海通國際有兩個目的, 一是如果大市升可能可以跑贏大盤, 更主要的是想投機. 海通證券在香港上市集資後, 665似乎不再需要保持上市地位了, 如果參照早前的工商銀行, 665有機會被私有化, 而買入時665的股價正在近半年區間波動的底部, 估值也低, 即便沒有私有化, 如果能反彈到波幅的上方, 也可有不錯的利潤. 

買入941和1988是希望加入一些較大市值的股份以加強整個組合的彈性. 
941在這個價位的估值並不高, 相信下跌的空間并不大, 長遠而言也可憧憬這兩年215, 315的故事在其身上重演. 未來恒指即使下跌, 相信941有較佳的防守性, 而如果大市向上突破, 因為它的業務穩定, 估值低, 有機會成為領軍之一, 可能是攻守兼備的選擇, 值得慢慢累積.
1988在公佈了良好的第一季業績後獲得市場正面反應, 今天更是突破了上市以來出現的四頂, 動力十足, 或許有大升的潛力, 因此較大注買入.

經此調整後, 組合的結構並沒有出現大的改變, 但增加了彈性, 相信更加兼顧了風險和回報的平衡.



2012年4月23日星期一

先定策略, 後選個股

上周恒指上升約300點, 但成交量和個股的升勢並不全面, 指數連區區5點都不肯多上, 平白放過了21000的熊證, 和之前一次僅僅跌破牛證被殺位一點即反彈相映成趣, 本周開局則似乎不好, 執筆之時恒指跌約120點.

大市乾升之後即乾跌, 成交量不大, 顯示指數目前而言沒有什麽方向, 觀察二三線股份走勢, 整體而言並不好, 市場氣氛低落可以想見.

瀏覽各大博客及報章傳媒, 感覺這段時間手風順利的並不多. 市況不配合, 獲利的難度大增是自然現象. 在此環境, 或許輕倉上陣也是個不錯的策略. 如果能等到一個較明顯的單邊走勢, 不論順勢造好還是造淡, 應該大有機會追回早前的損失.

雖然我認同可輕倉應對, 但實際操作中, 目前為止我仍然持重貨, 目前現金不足一成.

在參與股市這麼多年後, 對於持股在各種市況應占組合多少比重我已經沒有那麼執著. 對我而言, 投資是個不斷博弈的過程, 對手並不是大市, 而是自己.

大市走勢如何雖然重要, 但更關乎切身的是自己組合的表現, 而表現如何來自自己的操作. 我不知道網友投身股市之時會先作何考慮, 對於我來說, 我把股市作為個人及家庭理財的一部份, 股市成績如何當然重要, 但首先的考慮是家庭理財的整體需要, 也因為這個原因, 我投資股市首要的考慮並非快速收穫多少回報, 而是要先顧及風險的可控性.

在這樣的考慮下, 另外也是個人性格的原因, 對於組合的構成, 我首重風險和回報的均衡, 不求迅速大勝, 但求穩步前進, 也因此我此前多次強調均衡, 并以圍棋及球隊為類比.

現在市況不明, 指數似乎開始在一個區間上落, 但個股整體而言表現不佳, 似乎平衡的操作手法在此時更形重要. 這段時間我也經常參考各位網友的操作, 從一些留言中, 感覺很多網友較為喜歡追強股, 并對走勢轉弱的股份斬倉絕不手軟以控制風險. 雖然這樣的操作有機會短線獲利, 并可最大程度控制風險的擴大, 但目前而言, 似乎並不是好的策略.

這段時間並沒有出現單邊走勢, 更多的是上上落落, 而且成交量普遍並不多, 如果逢高即追, 跌到位即斬, 當遇到幾次價突破和假跌穿, 損失也可以不小. 因此我覺得不如以靜制動, 以慢打快, 放慢節奏較佳.

至於我的應對策略, 其實已經在上文簡略提及. 整體而言, 我以風險控制為上, 但不放棄後市向好的機會, 在配置上, 我認為大量現金並非唯一的好策略, 如果組合配置得宜, 一樣可以達到風險控制的目的, 而這個大的框架, 則建立在我不認為目前正邁向熊市的基礎上.

以上面的整體考慮我的選股出發點, 接下來是考慮以什麽種類的股份實行這個目的. 因應目前的局勢, 我以高息股為後防, 績優股為中場, 週期股及大市相關股捕捉可能有的單邊升浪.

高息, 業績較穩定且財政良好的股份在大部份市況下都是值得持有, 尤其目前市況不明朗的低息環境, 更是穩中求勝的佳選, 此時中短期的高回報可能是奢望, 甚至可能有很多人因市況太過難測而錄得虧損, 與其冒較高風險求回報, 不如把握看得見的可能有限的正回報如派息, 而且誰能否定這些沉悶的股份突然爆出小宇宙的可能呢?

如果自己猜測的牛二正在到來, 那麼個股走勢各走極端是大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而強勢股當然是來自那些年度業績良好且業績出來後市場反應正面的股份了. 即便自己猜測錯誤, 這樣的股份在跌浪中應該也是較有抗跌力的一群, 如果萬一市況欠佳, 應該也可以給自己足夠的機會撤退.

週期股和大市相關股如惠理的波幅一般大過大市, 可以作為跟蹤大市的較高風險但可能有較高回報的選擇, 如果認為牛市未死, 配置一些部位做較長時間的持有, 應該會有不錯的收穫, 而如果看錯, 因為並沒有重倉在這類股份上面, 風險也可控.

當做出以上的配置, 並且有些股份的走勢獨立於大市, 其實風險并沒有想像中的大, 即便是相當重倉. 而回報方面, 大量的現金并不會帶來回報的, 股份才會, 這正是持有現金的風險所在, 因我們放棄風險的同時可能同時放棄了回報, 并可能因此導致心理上的不夠平靜, 在大市上升時可能做出較倉促的決定而提高了出擊的失敗率. 當然, 如果大市向下走, 持有現金是有相當主動的.

也因為同時有升和跌的兩種可能性, 任何的應對策略都不會是完美的, 所有最後可能還是要回到基本, 即個人的組合表現以及對風險的承受力及回報的要求, 因應個人的情況選擇策略, 以我為主, 而非盲目跟隨市場走勢而操作.

目前組合幸運仍可保15%回報, 截止今天中午持股如下:


315       數碼通          10.8%
868       信義玻璃        9.3%
1205     中信資源        9.2%
806       惠理基金        8.0%
81         中海外宏洋    7.8%
2333     長城汽車        6.3%
604       深圳控股        5.0%
1836     九興控股        5.0%
906       中糧包裝        4.8%
874       廣州藥業        4.6%
206      TSC集團         4.5%
8008     新意網            4.2%
831       利亞零售        3.8%
1685     博耳電力        3.6%
536       貿易通            2.8%
1488     理文手袋        2.1%


現金:  約9% 

2012年4月14日星期六

一顆不動心

我已經兩個星期沒有談論股市, 主要是因為沒有什麽新的看法.

三月份民企洗倉潮引發的市場恐慌在新地事件後繼續發酵, 但經過昨天和今天的反彈, 相比上月底, 現在指數還錄得近180點的進賬, 而我的組合則錄得略超2%的正回報, 似乎我上文觀點暫時看也不是毫無道理.

這兩星期有多個假期, 我的組合也沒有多少變動, 只是沽出了一半1685, 沽清52, 買入536, 906及868. 經此調整, 現金只有近一成了. 目前持股如下:

315       數碼通          10.8%
1205     中信資源       9.2%
806       惠理基金       8.5%
81         中海外宏洋   8.1%
868       信義玻璃       6.9%
2333     長城汽車       5.9%
604       深圳控股       5.2%
1836     九興控股       4.9%
206      TSC集團        4.6%
308       中旅              4.6%
874       廣州藥業       4.5%
906       中糧包裝       4.4%
8008     新意網           4.3%
831       利亞零售       4.0%
1685     博耳電力       3.7%
536       貿易通           2.8%


在這樣的市況, 持股仍達9成似乎是非常進取, 但我並沒有感受到多大的壓力, 因這個月的指數雖然相當波動, 先大跌再大升, 但組合一直表現平穩, 期間即使部份持股走勢上落幅度不小, 整個組合仍表現出相當的彈性.


市場近幾星期負面消息迭出, 指數也一直疲弱, 即使我們對後市不樂觀有其道理, 但似乎不應該就此轉為覺得熊市來臨. 


近來市況雖然不佳, 但并不是一無是處. 雖然多隻民企被洗倉, 但同期也有多隻股票不斷創出新高, 另外, 有些股份業績不濟不斷尋底, 但同一板塊卻也有股份不斷走高.比如: 中國動向vs特步;  歲寶, 春天, 茂業vs金鷹, 銀泰; 大慶乳業, 雅士利甚至蒙牛vs合生元. 展現強勢的板塊有燃氣股, 快速消費品, 大型出口工業股, 科技股等.


如果說這樣的市場表現是熊市, 那我是不相信的. 我覺得更可能的是牛二正在醞釀. 


外圍雖然不時有些壞消息, 但市場反應並不差, 美股的牛走勢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歐洲的情況應該也不會再壞過去年, 中國經濟開始放緩, 房地產似乎仍然被大力打壓, 銀根看起來還沒有放鬆, 但內房股似乎已經開始跌不下去.整體經濟環境似乎在去年已經見到了最壞的情況, 那未來即便挑戰多多, 應該還是可以蹣跚向前.


股市走勢上, 去年底到今年三月份, 恒指有一段強勁的升幅, 股份升勢頗為全面, 多隻早前跌得很慘的股份強力反彈, 有很明顯的牛一特徵. 在最近一個多月的跌市中, 指數跌幅並不多, 只是回吐了今年升幅的約1/3而已, 雖然期間多隻股份跌勢慘烈, 但基本上都是素質欠佳的股份, 業績良好且前景較佳的股份多數仍有不錯的抗跌力, 甚至有些可以屢創新高, 整體的格局是強者越強, 弱者越弱. 牛二開始到結束的過程中, 往往出現指數波幅不是很劇烈, 但個股表現各走極端的現象, 雖然不知道現在是否牛二, 但看起來是有點像. 


因此, 如果要在牛熊之間做一選擇, 我選牛.


既然確定了大方向, 而市場確實有證據支持這個看法, 我覺得與其日日猜測升跌, 并隨之不斷進進出出而迷失, 不如保持抽離, 專注自己組合的表現, 控制風險和回報的平衡. 


市場每日升跌無從猜測, 而且個股走勢很多都不跟大市, 如果反應太過敏捷, 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做多錯多---看對市, 但可能選錯股票; 看到突破追入, 可能突然大市逆轉突破失敗; 勢色不對沽出股票止蝕止賺, 誰知原來被震倉. 對於這樣的情況, 這幾星期如果經常短炒的人可能深有感觸吧.


雖然我有既定立場, 但市場信號畢竟混亂, 難保自己不會犯錯, 因此, 控制風險應該是目前第一要務. 


有人認為控制風險的最佳做法是持有大量現金, 我不否認這是個好方法, 但我們必須明白, 即便持有現金, 除非確實是身處熊市, 也有潛在的不利. 如果市況未如想像般差, 持有現金會落後大市, 甚至有可能大市不斷走強, 自己一直不敢入市, 結果錯失大筆收益, 也可能在確定市況好轉後入市卻不幸摸到短期頂; 另外, 正路的入市時機多數是在大市見底反彈并突破某個位置時出現, 而這個點在調整市很多時和當時增持現金的位置相差不多, 那這樣做的結果和一直持有股票的分別也不會很大(當然, 選股能力太差就大有分別了).


持有股票無疑存在風險, 但也並非一無是處. 如果有優秀選股能力, 往往可以做到逆市向上, 當然可勝過持有現金; 即便能力並不是那麼傑出, 如果做好注碼控制, 組合分散, 並有適當的撤退預案, 如果大市不幸向下, 相信風險也可控制在一定水平.


所以, 控制風險的方法和投資理論一樣, 沒有最佳, 只有最適合.


正如我構建組合, 注重平衡一般, 在目前市場訊息混亂的時候, 我控制風險也希望儘量兼顧風險和回報的平衡. 我思考的幾點是: 


1, 大市在這個水平的向上和向下空間如何
2, 持股的素質如何, 在業績後市場的反應如何
3, 組合在跌市的防守力如何, 在市況回升時有沒有反彈動力,
4, 組合的整體波動如何, 自己能夠承受多大的波動
5, 給自己一個壓力測試, 自己需要多少現金水平才覺得安心, 現有的持股以及持股比例是否令自己覺得緊張.


在早前跌市初起, 我撤退得遲了一些, 但之後亡羊補牢, 總算沒有太晚. 雖然現金比例沒有增加, 但組合加入了多隻具防守力的股份, 多數股份也是我比較敢持有的. 目前的持股組合主要由穩定的高息股, 績優股, 低估值的週期股和股市相關股組成, 在這兩星期中, 也表現了不錯的防守力, 既然如此, 我覺得不必爲了增持現金這個單純的理由而沽股票.


市場波動往往牽動人心, 身處其中, 難免受其影響, 但如果太過執著每天走勢, 往往會太過短視, 容易迷失. 如果能把眼光看長遠一些, 把視野放寬一些, 短期股市的上上落落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如果在股市有沉浮過一段時間, 應該會感受到, 股市操作的理論和方法其實沒有什麽必勝之道, 重要的是適合自己, 并運用得當, 可是方法易學, 實際操作中, 影響最大的還是心理因素----該止蝕時很多時都不捨得, 該讓子彈再飛一陣時卻難敵袋袋平安的誘惑. 因此, 一顆冷靜的心, 往往是決定勝敗的關鍵.


在現在這樣的時刻, 希望大家都有一顆不容易被市況不斷牽扯的不動心.









2012年4月12日星期四

港人當自強

上文發表後, 有多位網友發表了非常有見地的觀點. 我寫上文的原因是是看到達人兄談到仇富的問題, 聯想到最被針對的地產霸權, 有感而發. 既然上文引發了有益的討論, 我想, 不如再補充一些看法, 代替回覆各位網友, 并希望能抛磚引玉.

人們對地產霸權十分認同, 是因為現在樓價高企, 很多人置業無從, 嚴重影響民生, 不過, 事情總有兩個方面, 現在已經身為業主的人士, 似乎不會對樓價節節高升有反感吧? 香港雖然福利不多, 但政府的公屋和居屋計劃已經可以覆蓋大部份低收入人士, 他們的基本居住可以得到保障, 有置業壓力的是收入較高, 但遠未達到財務自由的一群人, 他們需要辛苦積蓄儲置業首期, 之後還要長期供樓, 當錯過樓價低谷, 居住壓力開始加大, 地產霸權的觀點即深入其內心. 不過, 不知這些人中有多少人肯反思自己的失誤呢? 雖然香港樓價一直不低, 但這十幾年來也有不少置業良機, 比如非典前後的幾年, 金融海嘯時期, 在這個期間, 不知現在投訴樓價高的人士當年做了什麽?

房地產兼有投資和生活必需品的屬性, 但港人似乎更為在意的是投資屬性, 即便有迫切的居住需要, 也常會將樓價走勢置於決定買賣的首要考慮因素. 當買樓更多的成為一種投資行為而非生活需要時, 很多人錯過置業機會已經成為必然, 正如很多在其他範疇表現良好的人, 投資卻往往成為輸家一般.

樓價走低, 人們希望等到樓價見底才買, 但見底一刻是何時, 沒有人知道; 樓價開始反彈,  人們見過早前的低位, 希望等樓價再跌回那個低位才買, 但樓價反復上升, 結果機會一直等不到. 等到樓價會不斷上升已經成為普遍共識, 怕錯過機會, 趕緊入市, 誰知此時樓價已經到高峰, 結果摸頂. 這樣的故事以前發生過, 以後肯定也會繼續發生, 股市里這類的事情更是多不勝數. 這樣的行為, 非關知識, 主要是人性.

即使地產霸權長期存在, 受益樓價大升的業主和商家仍然有很多, 抗議地產霸權的人士, 多數是未能適應這個現象的輸家, 整天怨氣沖天, 何不多多反省, 問問自己為何錯過了多次機會.

雖然很多人未能置業有自己個人的原因, 香港樓價長期偏高也是主要原因. 年初的全球主要城市樓價調查中, 本港樓價中位數達到收入中位數的12.6倍, 遠超第二位溫哥華的10.6及第三位悉尼的9.2倍. 新聞經常報導大陸資金到香港買樓推高了樓價, 但實際上外來資金在本港樓市成交額中只占小部份 (以我有限的資料收集, 09年, 10年樓市成交額中, 大陸資金約占10%), 因此影響樓價更多的是其他原因, 而最重要的一點, 我認為是供求不平衡.

港府97前每年只供應50公頃土地, 樓市十幾年來都節節攀升, 直到97年產生超級泡沫而破裂. 之後樓市持續調整, 孫公推出九招十二式救市, 再之後實行的勾地政策, 都限制了土地的供應. 雖然本港經濟今年增長放緩, 并面臨轉型的挑戰, 期間更經歷金融海嘯的衝擊, 樓價依然升多跌少, 豪宅價格更早已升破97年的天價, 做為一個已經過了高速增長期的經濟體, 樓價升幅如此之多, 經濟環境之外, 土地供應不足應是主因.

香港房屋面積狹小, 不和相對地廣人稀的澳洲等地, 甚至和經濟, 人口, 面積相類的新加坡比, 香港人均住房面積也可謂是可恥的細小, 香港土地不足絕對不是理由. 簡單舉例, 新界有大量丟荒農地被幾個主要地產商以換地權益書持有而不開發;  另外, 屯門元朗天水圍等新發展地區完全可以容納大量人口, 但現在卻淪為公屋集中地, 宛如窮人集中營, 也是非常不應該有的現象.

經濟逐漸發展, 人口逐年增加, 對土地和房屋, 商廈的需求只會不斷增多, 香港中心地段已經幾乎發展空間, 建築物也已經越建越高, 新增的需求只能向郊外尋求供應. 早年政府(應該歸功於港英政府吧)有所規劃, 發展了沙田及將軍澳等新社區, 但畢竟遠不能滿足需要, 但回歸後, 至今未見政府對土地規劃有做出什麽實質性的事情, 西九已經露出官商勾結的尾巴, 啟德至今還在空談, 而邊遠地區的交通配套也令人難以接受.

政府每年賣地獲大筆收入, 差餉地租的經常性收入也不少, 並且坐擁大筆財政盈餘, 但不見政府用錢都得其所, 動輒成立某某政策局, 不見這些局做出什麽成績, 只見那些高層不停自肥. 誠如網友所言, 天水圍等邊遠地區已經成為悲情城市, 主要原因之一是交通成本包括時間和金錢太過昂貴, 致低教育人士難以到市區工作, 較高收入人士不願搬到那些地區, 商業機構也缺少動力到那些地區營業. 如果政府肯大力投放資源, 改善交通, 人口流動當可改善, 也可減低市區人口壓力, 變相緩解市區樓價飆升程度.

再舉一例, 過海隧道車流不平均, 東西隧不斷加價, 造成惡性循環, 也給交通從業員帶來不小的負擔, 這種事關公眾利益的事情, 為何政府不做點努力加以改善? 政府坐擁豐厚儲備, 情況和當年隧道興建時大不相同, 完全有條件高價收回,  當年政府高價補償香港電訊以收回長途電話專營權, 如今的益處大家都可見到. 可惜政府無一具決斷力的人士加以推動此舉. 疑惑之時, 看到曾先生乘張先生的私人飛機旅行的新聞, 我總算明白為何政府有此取態了.

香港回歸前的80, 90年代受制中英50公頃土地限制的協議, 致房價大漲, 不過當時經濟正高速增長, 其他行業欣欣向榮, 地產業並沒有如今天這樣給人霸權的感覺. 回歸後, 土地供應的限制不再有效, 香港經濟也恰好正面臨轉型, 可惜政府毫無作為之餘, 多項政策還助長了地產霸權的產生.

再舉幾個例子.

回歸前夕各路資金尤其是中資的瘋狂炒作令樓價成為巨型泡沫, 是8萬5政策產生的原因. 雖然被千夫所指, 平心而論, 當時就算沒有8萬5, 樓價也勢必調整, 8萬5最多只是導火線而已, 而且這個政策的對象大多數並沒有置業能力, 理論上對私人住宅的影響力應該不是具衝擊性的. 97金融風暴後, 樓價下跌, 跌幅過度可能影響經濟穩定, 政府有責任救市, 可是孫九招中, 停建居屋逼一些收入較低而未能入住公屋的人進入私人物業市場, 免息貸款計劃令很多本無力置業的人盲目上車, 并衍生了紅灣半島的醜聞. 托市或有現實需要, 但同時變相減少了低收入人士對住屋的選擇權, 我覺得不是有公義心的政府所為. 當托市下藥過重, 難免令人聯想到是照顧大地產商的利益多過為香港整體的考慮, 而觀乎不少高官退休後的去向, 還有特區多位權力最高者和各大富豪的關係, 做此聯想是不過分吧?

樓價穩定後, 政府本應著眼土地供應和住房需求間的平衡, 但勾地政策變相把土地供應的權力交給了地產商, 而且長期對發水這類的不合理做法睜一眼閉一眼.

凡此種種, 如果說政府對地產商照顧備至, 相信不會有多少異議吧?

既然有了這樣的政策和環境, 地產商當然大力利用, 最終獲取利益大餅中的最大部份, 形成現在的經濟格局. 大地產商們成為香港經濟的最大贏家, 無非是善用了遊戲規則而已, 并沒有犯法, 也無關道德,  不應該成為最大的箭靶. 我們應該追究的, 是爲什麽會形成現在這樣的遊戲規則.

地產霸權或許已經長期存在, 但無可否認的是回歸後, 原有多個產業開始衰弱, 未有新產業填補空白, 令經濟越發依靠地產及與其關係密切的金融業, 而原有的地產贏家更增大了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力, 此影響力更有逐漸擴散到各行各業之勢, 加大了新競爭者進入市場(甚至包括地產業之外的多種行業)的難度, 社會的財富越加集中.

雖然說現有各大集團只不過是因最適應這個遊戲規則而成就大業, 但存在的並不代表就合理. 社會競爭激烈, 最後的贏家只有少數, 但一個行業產生寡頭壟斷, 并進而影響整體經濟, 不應該平靜接受, 因為這樣對社會經濟的穩定性大有破壞, 尤其是地產業. 地產嚴格而言不是什麽有創造力的經濟活動, 主要價值在於土地而非其上的建築, 以控制供求和地價的方式創造價值, 本質上是一種權力的尋租, 和微軟蘋果等公司以科技進步和創新達成霸業, 是有明顯不同的.

土地及樓價最根本的價值取決於當地政經環境和供求關係, 香港近年經濟轉型尚遠未成功, 政府財政需要高地價帶來的收入, 恰和地產商一拍即合, 或許有其苦衷, 但另一方面, 我們是否可以說政府過分短視, 得過且過, 未有做出其可付出的努力以推動其他產業發展呢? 政府是最大的土地提供者, 控制的港鐵更是主要地產玩家之一, 完全有能力改變土地供求不平衡的現象, 然而我只看到政府口口聲聲的假尊重市場之名, 行自廢武功之實.

回想當年香港經濟的黃金時期, 多種行業欣欣向榮, 背後都有政府推動的影子. 這些行業並不是政府眼光獨到催生出來的, 但是政府在看到前景之時往往大力支持, 簡單的例子如推動甚至出資建設觀塘工業區以讓輕工紡織產業產生集群效應, 比如推動建設了多項港口工程, 比如啟德機場將不敷使用時規劃建設了新機場, 這些建設背後靠的是政府以整體經濟著眼, 並有長遠眼光. 可是97後, 這類較具長遠效力并需要政府推動或幫助的建設已不復見了. 政府已經只懂得派糖以求安民心, 做事越發短視, 惡性循環下, 越加無力對地產勢力日益坐大做出實質性的制衡.

身在號稱自由度高且市民質素高的香港, 我曾經很不解為何有這樣的現象出現, 思考之下, 我覺得或許源頭來自政府產生的過程. 當年港府主要官員來自英倫, 背後委任他們的政府受到制衡, 官員也多數沒有和當地利益集團產生交集, 得以令港府施政較為考慮全局, 得以把握當時的黃金機會, 而回歸後的政府主要官員來自小圈子選舉, 政府需要服務的對象可謂不是全體港人, 而是各位選委以及強國老闆.

選委多來自既得利益集團, 當然力求保持現狀, 強國穩定至上, 又一向視民意如無物, 一路以來政府施政當然縮手縮腳, 未能回應大眾聲音, 也未敢動搖現有集團的根本利益了. 日子有功, 社會財富當然越加集中於現有贏家, 而為求成為新贏家的人也只能努力適應這個規則. 如此下來, 這個社會的創新力越發萎縮已成必然, 由此帶來的經濟欠缺活力的影響也必將很長遠了.

最近特首選舉, 引發了空前爭論. 在我的立場, 我希望能藉此機會, 能對政府未來施政方向有所改變, 進而令香港有機會找到新路向, 并減少地產霸權的影響力. 在這個基本前提下, 我不支持代表現有既得利益集團的唐糖, 希望基層出身的CY帶來些許新氣象. 不過, 細想下去, CY先生最大的支持者並非港人, 因普通人並沒有投票權, 所謂的名望在其當選後已是沒有什麽價值的浮雲, 反而那些選委們才是他應該回報的對象, 既然如此, 他的當選, 最多只不過是讓香港的勢力集團來一次洗牌而已, 本質性的東西可能一如既往的不變. 唯一可期望的, 或許只是洗牌能給這個幾乎一潭死水的地方帶來一些漣漪吧.

靠別人帶給自己良好前途是不可能的, 既然選擇了在這個地方生活, 我們可以做的, 或許只有努力自強了.

目前而言, 遊戲規則看來短期難以改變, 我們唯有努力學習, 適應這個規則, 爭取成為這個規則的勝利者. 與其抱怨地產霸權, 不如努力工作, 充實自己, 以期抓住未來隨時可能出現的機會. 這個社會雖然有很多不公義, 但還沒有斷了努力上進的路, 畢竟有些核心的東西還在的.

長期而言, 或許沉默的大多數應該學會不斷發出自己的聲音. 現有環境難以由上面改變, 那麼, 普通市民有責任表達出自己的訴求, 并形成足夠的壓力, 讓政府有所回應.

港人一向勤奮, 面對困難只懂得努力自強, 不會推諉他人, 這是好事, 也是壞事. 好處不必多說, 大家都明白. 壞處則是容易容忍不平等的現象存在. 簡單如樓價計算方式不透明和地產商不斷發水賣樓, 人們抱怨之餘還是繼續接受, 大者如大家都認為應爭取民主, 但也一直未能催生出個真正有高水平的可代表這個聲音的政黨, 現有的政黨很多行為都令人失望, 但大家還是容忍.

港人, 是應該多多自立自強了.


PS: 抱歉最後這幾段文字過於簡略, 因為如果再發揮下去, 可能又要占很大篇幅了, 也可能觸及到一些敏感的話題, 我不希望由此引發一些太過激烈的議論, 破壞本博一向希望有的平和.

此文同時做為回覆上文多位網友有建設性意見之用. 實際上, 我這篇文字也沒有多少新意, 看法可能也多有偏頗. 拋出這塊磚, 目的只不過是希望引來多些玉而已.

歡迎支持補充我意見的留言, 也歡迎批評的聲音.

這些政經大事, 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 但如果有多些理性探討, 總能得出一些有用的東西的.



2012年4月6日星期五

暴利? 霸權?

很多人認為大地產商壟斷土地資源, 得以獲得巨利, 進而壟斷社會各行各業, 造成社會資源分配不公, 財富過分集中, 因此地產霸權之類的觀點大為流行, 也似乎有很強的說服力. 我也只是個小市民, 無意也無資格為那些大亨辯護, 不過, 我覺得這些批評的聲音雖則有道理 但也並不完全公允, 有值得探討的地方.

先談談地產的暴利問題.

地產商從買地, 建房, 到最後賣出房子收回資金, 動輒是五六年甚至10年的時間, 在這期間, 經濟, 政局, 房價之類可以有很大變數, 雖然長期而言, 房地產價格應該是一路向上的, 但在幾年的時間裏面, 房價可以有起伏, 更不說這幾年經濟週期有加快的趨勢, 即便早二三十年前, 本港這個彈丸之地也每隔幾年都有大事影響經濟包括地產市道, 比如早期的67暴動, 之後的文革影響, 再之後的中英香港問題談判, 近期的回歸, 沙士, 金融海嘯等等. 在這個不時出現各種挑戰的經濟環境下, 投資一大筆錢在幾年的時間裏面, 而這個期間的投入並不能有回報, 要等到最後開賣(還要房子賣得出去才行), 才能開始收回資金(甚至可能因規模大, 要分批出貨, 需更長時間), 這期間投資者要冒的風險也是不小, 如果不幸在高位投地, 房子落成時恰逢地產低潮, 損失也可以很驚人. 因此, 發展房地產這個投資行為一開始已經很難說是毫無風險的投資了. 既然冒了風險, 要求一定的回報率也是應該的吧?

既然冒了風險, 那么, 地產商得到了高回報了嗎? 以公認經營最好的新地來看, 到去年12月為止的半年業績中, 新地物業銷售營業額為214億, 盈利78億, 利潤率並不是高得離譜那種, 還要考慮到每個項目的開發時間長達幾年, 攤分下來, 每年回報率可能還達不到雙位數, 這樣的利潤率應該算不上暴利吧? 每年新地的物業銷售毛利雖然不少, 但同一時間, 新地還有更多的正開發項目佔用了更多的資金. 相對整個公司的規模, 每年銷售額只是公司資產的一小部份而已. 如果以ROE計算, 地產公司并不比其他類型的公司明顯高. 有些地產公司的ROE可能看起來很高, 但原因是向銀行大量借貸, 提高了資金利用率, 但與此同時, 冒的風險也是大了許多, 萬一看錯市, 也會帶來巨額損失的.

物業銷售如此, 租務呢? 很多人憤怒的原因是本港商鋪租金高企, 令小生意者難以生存, 致令各大集團霸佔了市場各行業的主要份額, 而物業持有者尤其是各大地主則坐享高租金收益. 人們當然憤怒得有道理. 只是如果我們再稍稍深究下去, 是否道理都不在地主一邊呢?

本港雖然經濟已經事實上被幾個大集團壟斷, 但畢竟也是個自由度較大的資本主義社會, 如果沒有真實的需求, 租金不可能可以高企, 熱門地點的商鋪租金高, 多拜旅遊業尤其是自由行所賜. 業主大幅加價, 也要有租客可以承受才行. 另一方面, 很多熱門地點的租金動輒加租幾倍, 但同時也有不少店鋪加租無從, 甚至不時丟空的, 比如非商業區的很多只可做街坊生意的店鋪. 商業社會向來以逐利為先, 資源向最有利可圖的地方流動是正常現象, 最有實力的公司以最高價佔用最有利的地點做生意, 才是正常.

人們也經常以租金高昂推測業主獲取暴利, 但他們有沒有想過這些業主付出多少呢?

百德新街, 廣東道的不少業主現在很發達, 但幾十年前, 這裡可沒有這麼大的商業價值, 當年同期買入其他地區店鋪的業主現在可沒有一樣發達, 我們只可說百德新街的老業主或者眼光高, 或者運氣好, 但說他們有霸權就談不上了, 即便真有, 難道這個霸權是天上掉下給他們的嗎? 爲什麽我們沒有這個運氣? 沒吃到葡萄, 固然不能就說葡萄是酸的, 也不能就說吃到的人只是幸運吧? 這兩年這兩條街道也有些店鋪轉手, 以成交價和現價的租金比較, 這些投資者的資金回報率只不過是低單位數. 這些投資者很多是財雄勢大的, 不知道他們是地產霸權的受害者還是受益者?

各大商場多數由各大地產商持有, 收取的租金不菲, 比起早年投資的金額, 利潤可謂驚人, 但這只限於管理良好的商場, 收益一般甚至可稱為死場的物業, 各地產商也持有不少, 而如果再以市價計算物業價值, 他們收取的租金回報率也並不高, 表面的高利潤只不過是地產商們長期持有這些物業, 隨著時間過去, 物業增值, 租金提高帶來的. 現在的厚利有相當一部份是時間帶來的, 和很多小業主長期持有物業而達到財務自由的道理相同, 只是地產商規模大, 目標更明顯而成為了攻擊目標罷了.

有人說, 是因為地產霸權的存在, 令業主可收取高租金, 物業才值這麼貴, 並不是因為物業貴, 才需要收這麼高的租金. 這個爭論有點類似雞和蛋的問題, 不過我們可以換個角度: 爲什麽這麼貴的租金有人肯付, 而且普遍有價有市? 業主可以開高價, 但不可能拿槍逼人非租不可, 對吧?

實際上, 做地產雖然利潤豐厚, 但並不是暴利的行業, 也不是必賺的行業, 比如, 當年的地產五虎, 合和及大昌已經遠遠沒有當年的地位, 而恒隆已經主力轉戰大陸了, 即使行業再好, 經營能力和適應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并不是一入這個行業就包有厚利的. 即使到現在, 大地產商也不是每筆生意都賺錢的, 還記得信和當年高價買入的小西灣地皮嗎? 信和為這個項目可是撥備了不少的.

雖然地產業佔據香港經濟最重要的地位, 但現在主宰香港市場的幾大集團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 而是隨著經濟, 政治環境的變化, 優勝劣汰, 逐漸形成的. 在此之前, 佔據主導地位的是置地等英資集團, 在此之後, 可能現在的有些集團也會被其他人取代. 因此, 隨便加上一頂大帽子給現在的地產集團, 其實也某程度上抹殺了這些集團過去的努力, 並不是很公平.

我不認同地產是暴利, 但認同香港的地產霸權確實存在, 只不過我理解的霸權不是地產帶來暴利, 而是指地產幾乎主宰了香港的經濟. 另外, 雖然地產商沒有獲取暴利, 但大地產商壟斷了地產包括房屋和商鋪的供應, 扼殺了其他投資者進入這個市場的空間, 進而影響了其他行業的發展, 也是地產霸權的一種體現.

香港經濟一路以來不斷轉型, 先是個小漁港, 之後發展貿易, 隨後是加工業, 輕工業如紡織及電子業, 再之後旅遊, 金融, 地產業開始興旺, 到現在, 金融和地產佔據了很大甚至是過分高的比重, 而金融中的銀行業又和地產息息相關, 因此說地產主宰了香港經濟也不為過. 這當然並不是個健康的現象. 但是細究原因, 也不能就說這個局面是各大地產商造成的.

在經過早些年的工業發展後, 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地產業隨之開始起飛是很正常的, 但也不應該形成一行獨大的局面. 造成現在地產獨大的局面, 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 甚至可能是最大的責任. 大家一直以地少人多為香港地價高企辯護, 但實際上, 新界還有大量未開發的土地, 只是政府一直都不開發而已. 早年因為97大限, 新界一直未有被重視, 但當時人口也并不是很多, 九龍香港的土地再加上填海, 應該足夠. 之後經濟起飛, 人口大增, 中英又發佈了聯合聲明, 97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土地需求大增, 但因為各種原因, 政府限制了每年土地的供應量, 導致土地供求不平衡, 房價不飛漲怎麼可能? 商人以利為先, 資金當然流向最有利可圖的地方, 地產業吸引大量資金理所當然.

97前每年50公頃的土地供應遠遠不夠, 客觀上造成地價高企, 最有實力的地產商可以佔有最多的土地, 擠壓了小地產商的空間, 造成實際上的壟斷, 而樓價也相應的長期處於高位. 97後經濟衝擊不斷, 土地政策搖擺不定, 但高地價這個方針一直沒有改變, 香港到現在還是難以擺脫這個壟斷. 從這個角度看, 可以說, 政府培育了產生地產霸權的土壤.

國內改革開放, 香港的工廠逐漸北移, 本港原有產業空洞化, 但未有新的產業填補空白, 資金越發傾向房地產和金融, 加劇了經濟過分依賴地產的程度. 地價飛漲, 致租金等和房地產相關的成本在商業活動中佔據的比重越來越高, 結果是小生意者負擔日重, 創業難度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 房價過高也令有意創業的人顧慮重重, 很多人為了一層自住樓而不得不守住現有的工作, 放棄了創業的機會. 長此以往, 本港的經濟活力怎麼不越發萎縮?

當政經環境改變, 原有產業萎縮, 需要新的經濟支柱時, 希望政府做為引路明燈並不現實, 但政府有責任提供儘量好的投資環境. 在香港而言, 低而簡單的稅制已經好過大多數國家, 但土地供應卻不知道爲什麽一直顯得短缺.

我經常想, 如果香港的小店可以不必用營業額1/3以上的金額來付店租, 如果人們可以只用不多於10年收入的總和來置業, 香港可以多出多少小生意者, 而這些小生意中, 誰敢說, 不會孕育出一些大企業呢?

如果在香港, 房屋的投資投機性質弱化一些, 生活必需品的性質強化一些, 市民不僅可以生活得更有尊嚴, 也可以更有餘力, 更少住房之憂, 從而更有動力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人民有活力, 經濟才可有活力, 社會才可不斷進步. 而要達到這個目的, 大力推低樓價不可行, 但如果有個長期的計劃, 增加土地供應, 讓更多的投資者有機會進入房地產市場, 在供應增加, 市場競爭更多的情況下, 長期而言, 樓價應該將不會成為市民的沉重負擔.

但很遺憾的是, 一直以來, 政府都奉行高地價政策, 到如今也還看不到任何改變的跡象, 如果說有誰是終極的地產霸權, 那政府就是了. 現在主宰香港經濟的幾大地產財團一致支持會保持現狀的唐糖, 做為既得利益者, 難怪有這樣的取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