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星期六

確定的是什麽都不確定------第三季結

踏入第三季, 同樣不輕鬆, 但總算是個不錯的一季. 半年業績公佈期間, 壞消息明顯多過好消息. 或許是因為第一季時公佈的去年度業績整體而言實在太令人失望, 恒指已經先跌為敬, 七八月份恒指只是隨消息在約18700---20000間窄幅波動, 九月份終於打破此悶局, 在美國QE3的消息推動下一舉上沖, 令恒指今年升幅達到雙位數.

雙位數的YTD升幅已經很對得起投資者了, 但靚麗的表現下隱藏的是重重的暗湧, 國企指數今年到現在為止只是勉強打平, 二三線股跌得四腳朝天的不在少數, 而A股的表現更是令人目不忍睹, 恒指的表現今年實在並不能代表港股整體.

恒指給我們帶來市道不差的感覺, 主要是因為老牌本地藍籌的表現相當不錯, 而這些藍籌主力是地產相關的股份. 這些股份的強勢多半是拜香港這段時間的地產火熱所賜, 而地產狂潮的到來, 多半和QE脫不了關係, 因此, 說恒指的上升是QE3帶動, 應該也錯不到哪裡.

國內經濟差, 拖累A股和香港的國企, QE3推高香港地產, 港股可謂冰火兩重天, 後市如何, 我實在不敢下定論. 國內經濟何時見底? 美股會否見頂? 最近又有聲音出來說, 美國的低息政策可能提前結束, 是否確實? 香港地產狂升, 何時到高峰? 這些問題我都沒有肯定的答案. 看不清大勢, 操作倍添困難, 尤其是假如想做較為長線的佈局的話. 因此, 我現在能夠確定的, 就是我對後市完全沒有洞察力, 難以找到具高度確定性的投資主題 :(

種種疑問之下, 我對組合不斷微調, 目前持股和半年結相比, 幾乎可謂面目全非, 至今仍在組合中的不到1/3, 持股也更為分散.

上半年幾經辛苦, 獲得不錯的成績, 既然覺得不明朗, 合理的目標或許就是努力守住勝果, 但另一方面, 我又覺得市況似乎又不是太差, 追求更佳成績也是應有之義,  綜合考慮, 我希望自己的組合能夠更有彈性, 其中最重要的是希望能減少波動性, 最好還可以做到穩定向上, 因此, 我有意識地在組合中做出平衡.

首先做的是將注碼進一步分散, 包括選股上的分散和個股注碼上的分散. 這一季, 我大部份時間將持股保持在最高分散度的12-15隻(現在持股15隻), 個別股份上, 最大兩隻持股曾經佔據組合約1/3, 經過一番調配後, 如今最大持股只占組合約12%. 減低個別股份的比重, 是爲了避免個別股份的大幅波動影響到組合的表現穩定性. 增加持股數量, 等於降低了個股的平均下注額, 主要也是從控制風險的角度考慮. 不過, 持股數量較多, 雖然多了買到強勢股的機會, 但事情的另一面是多了踩中地雷的可能, 因此, 持有股份較多未必一定較佳, 但這樣的方式, 可以令我感覺上較為舒服.

其次是攻守的取向. 這個取向主導了組合的基本結構, 板塊和個股的選擇.

因為對後市沒有能力做出預測, 我的主要策略是防守反擊, 實際上這也是今年我的操作的主要策略. 策略相似, 但個股走勢隨時間流逝而表現各異, 相應的, 我對持股也不斷進行微調, 不知不覺間, 原有的股票被換走了大部份, 不過, 組合的基本框架大致上和上季尾保持了一致.  整體而言, 我的陣型是352.

板塊的選擇上, 我曾經在<擁抱確定性>一文中提及了一些較有確定性的板塊, 不過其中的本地電訊股因逐漸到來的4G, 競爭開始加劇, 必需品的估值一直不低, 影響了值博率, 我以一些資產折讓大的本地股份替代了它們, 在進攻端, 我以增長股和一些敏感度高的週期股為主, 另外, 作為偏鋒, 我加入了有題材炒作可能, 同時有安全邊際的殘股期待驚喜.

個股的取捨上, 在買賣時機上經常把握不夠準確, 犯了不少小錯, 可堪安慰的是整體而言, 這些買賣仍勉強可稱為合格, 因選股似乎沒有犯下什麽導致重大損失的大錯. 但非常可惜的是因持股信心不足, 過早放掉了曾經占倉超過7%的長城汽車. 這是我本季度最心痛的失誤了, 值得深刻反省.

最後, 但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是心態. 貪婪和恐懼總是會隨組合表現的上落交替出現, 我已經很努力地儘量不被心理活動影響買賣決定, 但仍不時受到影響. 如今想來, 更深層的原因可能還在於能力不足導致的不夠自信, 這包括了價值派的基礎分析和走勢派的技術分析, 其中更嚴重的還是前者, 因我的選股更多的考慮是在價值的判斷. 比如新意網, 我過早清倉, 其實我對其業績的估計甚為準確, 但考慮不周的是忽略了市場對其行業的看好程度以及對其業績的前瞻性.

整體而言, 這一季度自己的操作表現平平無奇, 不太好, 也不太差, 恒指出乎意料地強, 自己的組合也算是跟得上, 沒有什麽很值得記取的經驗或者教訓, 倒是爽報的投資比賽令我眼界大開. 領先的老總操作平平淡淡, 卻達到以拙勝巧的效果, 而已經出局及即將出局的兩位燈神, 完美展現了風險控制和選股能力皆差劣可導致的嚴重後果, 值得所有投資者時刻謹記.

YTD:   24.8%
恒指:   13.1%
國企:   -1.1%



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

七世書-----獻給國慶節


第一世: 和偉光正同年出世, 長大後成了軍人, 熬過抗日, 卻難逃軍人宿命, 戰死於1946年.

第二世: 投胎到普通家庭, 1959年死於饑荒.

第三世: 再投胎, 生於知識份子家庭, 1970年因家庭成份問題, 陪批鬥意外死亡.

第四世: 19歲時就讀于大學, 被流彈擊中而亡.

第五世: 正是十四五歲的年紀, 以為自己身體好, 只是感冒發燒, 既然醫生說沒什麼事, 就隨便吃點藥算了, 誰知是肺炎, 時為2003年...

第六世: 再投胎, 飲三鹿, 夭折.

第七世: 天可憐見, 終於投胎到官宦之家了, 誰知在富貴幼兒園遇到歹徒綁架, 被撕票而亡.

現在: 出生後回到家, 人聲鼎沸, 小孩子一下子就暈過去了, 父親的一句哭喊叫醒了他. 父親說: 我還以為移民後一切都會順順利利的..., 此言一出, 小孩就醒過來了. 後來提及此事, 小孩說, 剛一開始我聽到一片普通話,以為是在中國呢.

他現在正入讀幼兒園. 祝福他.

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

釣魚島算什麽

http://gyhj.org/read-htm-tid-63880.html

毛泽东“感谢日本”问题言论集
出处:新华网

毛泽东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在陕北洛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1)

" 要冷静,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英雄,要避开与日本的正面冲突,绕到日军后方去打游击,要想办法扩充八路军、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要千方百计地积蓄和壮大我党的武装力量。对政府方面催促的开赴前线的命令,要以各种借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军大大杀伤国军之后,我们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夺取国民党的政权。我们中国***人一定要趁着国民党与日本人拼命撕杀的天赐良机,一定要趁着日本占领中国的大好时机全力壮大,发展自己,一定要抗日胜利后,打败精疲力尽的国民党,拿下整个中国。"

毛泽东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在陕北洛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2)

" 有的人认为我们应该多抗日,才爱国,但那爱的是蒋介石的国,我们中国共 产 党人的祖国是全世界共 产 党人共同的祖国即苏维埃(苏联)。我们***人的方针是,要让日本军队多占地,形成蒋、日、我,三国志,这样的形势对我们才有利,最糟糕的情况不过是日本人占领了全中国,到时候我也还可以借助苏联的力量打回来嘛!"

毛泽东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在陕北洛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3)

"为了发展壮大我党的武装力量,在战后夺取全国政权。我们党必须严格遵循的方针是"一分抗日,二分敷衍,七分发展,十分宣传"。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违背这个总体方针。"!

一九**年七月十日,日本社会党委员长佐佐木更三偕委员黑田寿男去北京,与毛泽东有下面一段对话∶

毛∶ 我曾经跟日本朋友谈过。他们说,很对不起,日本皇军侵略了中国。我说∶不!没有你们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蒋介石,中国***就夺取不了政权。所以,日本皇军是我们中国共 产 党人的好教员,也可以说是大恩人,大救星。

佐佐木∶今天听了毛主席非常宽宏大量的说话。过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你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我们大家感到很抱歉。

毛∶ 没有什么抱歉。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使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没有你们的皇军,我们不可能夺取政权。这一点,我和你们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两个人有矛盾。(众笑,会场活跃)。

佐佐木∶谢谢。

毛∶不要讲过去那一套了。日本的侵略也可以说是好事,帮了我们的大忙。请看,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同时,你们的垄断资本、军国主义也帮了我们的忙。日本人民成百万、成千万地醒觉起来。包括在中国打仗的一部份将军,他们现在变成我们的朋友了。
摘自《毛泽东思想万岁》,第五三三至五三四页。)

2)毛泽东感谢日本侵略中国,因此,不要日本赔偿!

1972年,中日建交的时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就向毛泽东道歉,"啊,对不起啊,我们发动了侵略战争,使中国受到很大的伤害。"

毛泽东说"不是对不起啊,是你们有功啊,为啥有功呢?因为你们要不是发动侵华战争的话,我们共产党怎么能够强大?我们怎么能够夺权哪?怎么能够把蒋介石打败呀?"他感谢田中角荣。"我们如何感谢你们?我们不要你们战争赔偿!"


上面鏈接下的留言也值得一看.


抗戰開始後, 延安的軍事力量只有轄下三個師的八路軍和由南方的遊擊隊這些烏合之眾組成的新四軍, 合共只有幾萬人. 因為這個共同抗戰, 中共得以合法擴展, 抗戰結束後, 中共的軍事力量已經可以和國民黨分庭抗禮. 抗戰期間, 中共只是犧牲了一個被流彈意外射殺的左權, 而國民黨的高級將領死傷不計其數.

當年是誰在抗日, 一目了然. 

2012年9月12日星期三

短炒=趁勢?

上星期歐洲央行無限量買短債, 中國又似乎要開始放水, 久違的利好令市場一片興奮, 恒指上週五以大升600點慶祝. 大升600點, 是否是一個轉勢的信號, 我不能肯定, 因此策略還是照舊, 沒有因應這個消息作出任何長線或者短線的操作方向的改變.

初步的看法, 即使有放水的利好, 仍不足以令經濟大勢發生根本性的反轉向好, 而且中國和美國正值換屆, 新政府的施政方向未明, 現政府多半也不會有什麽大動作, 估計中短期內, 股市仍難以有明確的突破. 

雖然如此, 以恒指的走勢來說, 上周五的大升一舉突破了多條周線, 後市應該還有力繼續反彈, 以短線操作來說, 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買賣機會, 而較具爆發力的, 多半是高beta的週期股, 尤其是那些已經跌得很殘的但有較大市值的股份, 因為除了炒反彈, 還有可能受到沽空平倉的推動.

短炒有機會, 但因為受到今年初太過追逐熱點短炒, 導致在三月份受到挫折的教訓, 我寧願敬而遠之. 這兩星期有做過一些組合的調動, 但都不以短炒為目的. 我沽出了持股比例不高的工業股, 加大了燃氣股的比重, 另外再建倉部份資產折讓股份. 整體的考慮仍然是估值的安全性和前景的確定性, 另外的選股考慮因素是有否潛在的股價上升催化劑.

到現在為止, 無疑今年不是個容易的年份, 恒指雖然錄得超過8%的升幅, 但國企指數仍是負數, 蔡東豪在壹週刊的文章指出一個現象, 即近來較活躍的是炒家, 長線投資者不斷減少了. 他的看法是因市況悶, 投資者尤其是基金經理受業績壓力, 須增加短炒以求更好成績. 他的觀察可能正確, 但他似乎將短炒等同了趁勢, 我是難以同意的.

短炒, 捕捉的是股份短期內的大幅波動, 講究的是買賣時機. 股份突然爆升或者大跌, 除了突發事件這種事先難以察覺的因素外, 多半之前有個醞釀的過程, 如果將這個過程看做是蓄勢, 那股價之後的異動是發動的話, 短炒稱之為趁勢也不無道理. 但是, 將短炒和趁勢簡單等同, 似乎又太過武斷了.

曹仁超的名言: 有智慧, 不如趁勢, 是很多人認同的操作理念, 包括我在內, 雖然我並不是完全以此為操作基礎. 在我的理解, 這個勢, 並不是僅僅捕捉短炒機會那麼簡單. 趨勢, 往往有一個醞釀, 形成, 爆發, 最後結束的過程, 這個過程, 可能很短, 也可能很長, 因此, 趁勢炒作, 可以是短炒, 也可以是中線甚至以年計的長線甚至超長線.

比如, 上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的香港樓價, 是個一路波動向上的趨勢, 長期持有地產相關股份, 就是趁勢. 這是超長期的趁勢; 非典後開始的自由行, 是香港零售業發展的黃金機會, 催生了一些零售股王, 也令不少收租股獲利豐厚, 這段時間一路持有龍頭的莎莎, 六福, 九倉等, 也是趁勢, 這個持有時間也可數以年計; 科網股曾經有過熱潮, 不少股份升幅驚人, 但時間很短, 炒作這個概念, 也可稱為趁勢, 只不過時間很短. 

將短炒簡單地等同了趁勢, 不一定是因為知識水平的問題, 但多半可以肯定, 有此看法的人, 并沒有較為深入地參與過市場, 沒有認真地以相當的身家比例投入市場并親自操作, 而如果竟然真的有深入參與, 多半最終的成績也不會好到哪裡. 

說回今年的港股, 很多價值投資者成績一般, 或者有相當大的原因是在於沒有捕捉到今年的投資大勢. 經過去年的跌市, 很多股份都跌到估值相當低的水平, 按理來說, 今年雖然國企指數繼續下跌, 但恒指錄得升幅, 不應該沒有投資機會, 以價值投資理念選股, 應該有一定勝算. 未能獲利, 多半是選到了一些便宜的股份, 但這些股份繼續便宜, 甚至更加便宜了. 爲什麽選了那些繼續跌的股份, 不選那些懂得升的股份? 或許這些價值投資者應該先想想自己的選股思路.

其實, 如果抓住一些較具確定性的主題, 今年應該可以避開不少價值陷阱, 并挖掘到不少投資機會, 價值投資者如果先考慮大的趨勢, 再在此趨勢的指導下選股, 應該有不錯的成績的. 

比如: 中國增長的不確定性, 經濟轉型的困難以及大量低效基建帶來的後遺癥, 應該令我們對表面看起來便宜的內銀股保持相當的戒心; 環球經濟的不穩定, 令各行業的盈利前景不明朗, 有較佳保障的公用股是穩中求勝的佳選; 低息環境多半會繼續保持不短的時間, 令盈利穩定的一些高股息股份有被重估的空間, 比如REITs; 即使經濟放緩, 生活一樣要繼續, 日用必需品的需求不會受大的影響, 相關股份逢低買入, 勝算應該不會低.

在較具確定性的趨勢和主題下, 尋找投資機會, 并耐心等待好的介入時機, 如果能夠找到兼有好的價格和好的技術買點, 那這樣的選股和買入, 相信想輸錢都不容易.

截止今天, 

恒指: +8.9%
國企: -4.5%
組合: +24.7%



2012年9月4日星期二

先勝后戰

恒指以398點的全周跌幅慶祝半年業績公佈高峰的8月份的結束. 經過七月份和八月份的升升跌跌, 恒指又回到了六月底半年結的位置. 相比恒指至今約5.6%的升幅, 國企指數表現差得多, 至今為止還錄得跌幅, 而且從六月底的3.6%跌幅擴大到了6.6%. 二三線股份更慘, 今年以來跌幅以幾成計的比比皆是.

既然股市環境惡劣, 若要堅持參與其中, 首要任務應是控制風險, 其次才是追求回報.

現今市況, 其實不太適合大舉投入股市, 穩妥一些的做法或許應該是保持高比例的現金, 另一可行之策是將組合中防守型股票的比重大幅提高. 如果沒有採取這類防守性操作策略, 無疑面對的風險不小, 情況有如在打一場勝算不高的戰爭.

勝算高的話, 可以容忍一些較冒險的做法, 如果不是佔據有利位置, 應對的策略一個是採取防守, 一個是努力創造有利條件. 孫子兵法中有一句話或許可以做為現在制定投資策略的參考.

孫子說: 不可勝在己, 可勝在敵,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這句話的意思是: 不會被打敗, 是由自己決定的, 但是要戰勝敵人, 則要看敵人有沒有露出破綻; 能夠打勝仗的人, 一定會在有勝算時才出手, 而打敗仗的人, 則是在出手後才開始期待有勝算.

將孫子這句話用在投資, 可以理解為: 要想不虧錢, 主要決定於自己, 簡單的比如只要不入市就行了, 但要想賺錢就需要有機會. 真正的高手只會在有較高勝算時才出手, 而普通投資者多半買賣較為隨意, 勝算很多時候取決於運氣, 長期下來當然就輸多贏少了.

現在並不是容易賺錢的時候, 既然機會少, 對於出手的時機, 對象, 注碼控制和回報目標都應該非常審慎, 以求先不敗, 再找機會爭勝.

在具體的選股策略上, 我現在的做法是先看大環境, 再選板塊, 之後才是具體的股份, 而股份首先看基本因素, 然後才參考走勢, 即用自上而下的選股方法.

大環境看, 我們面對的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不確定, 甚至可能出現大問題的時期, 業務較為明朗的或許只有受惠城市化及節能的燃氣股; 人口紅利即將消失, 人口結構開始邁向老年化導致的醫藥需求; 屬於必需品的基本消費股, 另外, 全球低息或許還將保持一段時間, 對高息股應可帶來強的支持, 本港方面, 快餐, 電訊服務等業務穩定的板塊應該受惠於其業務的高穩定性和可預見性, 可吸引避險的資金流入, 其他的板塊應該也可找到機會, 比如智能手機的發展也對相關板塊帶來刺激, 2382和2018也因業績良好, 股價雙雙被大幅推上. 以上的看法可以提供建立組合整體結構的思考框架.

板塊選定後, 需要考慮的是個別股份的選擇. 現在市場很挑剔, 而且風險胃納不會高, 板塊龍頭因為經常享有龍頭溢價, 估值會較其他同類股份為高, 雖然龍頭公司質素高些, 但高的估值可能反映了這個因素, 而增長速度因為規模問題, 未必比較小的公司優勝, 而較小的公司反而有機會因板塊整體估值被調高而更受惠, 因此, 整體看, 估值較低的其他股份反而較有可能跑贏. 在這個考慮下, 我反而不太傾向買同板塊的龍頭, 比如, 快餐類, 我寧選52而非341, 燃氣類, 我較喜歡1083而非1193.

而股份的走勢, 因為大盤表現一般般, 個股走勢向上突破有很多假突破的情況出現, 而即便是真正的突破, 也往往很快就出現一個囘調, 在高位買入後很多時候要挨價, 運氣不好的時候甚至要止蝕以控制風險, 既然如此, 如果對股份基本因素有信心, 明智的做法或許應該是在低位有明確支持時買入. 另外, 因為大市波動, 沒有明確的方向, 如果對個別股份有強烈的信心, 而買入的價位又有充分的防守空間的話, 看輕甚至忽略走勢, 只盯住股份估值, 聚集在未來的做法應該較不斷出出入入為好.

選擇好出擊對象後, 接下來就是注碼的分配了. 既然本著先求不敗, 再穩中求勝的方針, 具體的做法就應該是將業務穩健而且股價表現較平穩的股份配置較重的倉位, 估值尚不太高但有機會被重估的次之, 而增長可能較高, 但估值也高且業績較難把握的股份配置最少.

最後, 因應市場氣氛一般, 即使股份基本因素仍然良好, 也應有見好就收的打算, 不應該追求賺盡個股的最後一分錢. 我們應該重點追求最容易賺錢的中間一段升幅, 而非嘗試撈在最底部, 賣在最高位. 比如, 我昨天(3/Sep)以1.68出清了剩下那2/3部位的8008新意網. 8008無疑是個收息的好選擇, 預期盈利約每股8仙, 給予100%派息下的4.5-5%息率的估值是合理的, 那麼大致上, 我認為1.7左右的價位已經相當合理, 再上升的空間可能不多了, 我寧可沽出以換馬到其他對象, 而當時買入的價位在1.0X, 雖然並非走勢的底部, 但無疑從估值上看大有上升空間, 我持有此股近半年.

八月總算平安度過, 讓我們期待未來.

截止到8月底, 我的YTD為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