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8日星期一

熬一熬就過去了-------遲來的年結

每到年底都有不少人寫年度總結. 個人觀察,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 整體來說, 相比虧損的, 賺錢的總結出爐的數量明顯更多, 時間也更早, 年年如此, 沒有例外. 原因很容易理解--- 輸錢心情不爽, 還要自我暴露, 寫作動力當然比不上賺錢後分享喜悅. 我這篇文章拖到現在, 當然很明顯是輸錢了.....

2017年大勝, 隨後新一年的一月份指數也是高歌猛進, 令我的預期太過樂觀. 反映到操作策略, 就是我一直保持了大好友的本色, 從年頭到年尾都是基本上滿倉應對. 具體操作上, 基本上放棄了短炒, 間接導致我對個股波動幅度較為掉以輕心, 也對股價波動背後代表基本面出問題的可能性警惕不夠,  對2018年的投資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比如我錯失了在一度賬面利潤非常豐厚的兗州煤業和金蝶上先行套現的機會, 之後有機會亡羊補牢, 也放棄了.

組合整體操作策略方面, 最主要的錯誤是在年初急升及二月份急跌這種大升大跌市況時並沒有戰術性地做些套利及避險. 在那種比較極端的市況, 適當的風險控制是必要的. 假如那時做得好一些, 以後的情況會好得多.

雖然在個股判斷和交易以及組合操作策略上曾犯下一系列錯誤, 但在一整年指數都是偏弱, 期間還有增長股殺估值, 教育股和醫藥股等熱門板塊出現黑天鵝這類惡劣情況出現的大環境, 我這滿倉迎戰的組合居然勉強做到沒有落後指數, 已經可以交代.

馬後炮地看, 即使做不到33000點摸頂沽出, 二月初貿易戰爆發導致恆指高位裂口急跌時, 既然賬面還有不錯的利潤, 而且指數已經暴升了一大段, 減持是理所當然的. 但如果大市不是急轉直下并就此一沉不起, 而是調整之後掉頭強力回升, 那時如果高位賣出, 可能現在也會後悔. 事實上即使恆指已經急升創下點數歷史新高了, 當時的估值離歷史高估值還有點距離, 指數的急跌也有可能是未來再創高峰前的一個正常大調整. 因此, 判斷準確與否, 運氣的成分還是要占不小部分的, 自己水平一般, 我的操作策略出錯很正常. 就像拳王泰森曾經說的一句話: Everyone has a plan: until they get punched in the face, 世事本就難以盡如人意.

說起來, 我的輸錢只不過是大環境不好里的一個微點. 2018, 發生了很多事情, 很明顯不是個好年份: 貿易戰突如其來地發生了, 中興通訊幾乎休克, 萬科高呼"活下去", 最後還要上演一出華為太子女異國蒙難劇. 我們還告別了許多熟悉的人, 比如中國的金庸, 饒宗頤, 高琨, 李敖, 外國的Stan Lee, IKEA創辦人Kamprad, 科學家Stephen Hawking, 美國前總統George Bush. 至於股市, 幾乎就是從年頭跌到年尾.

但, 仔細想想, 其實過去的2018年並沒有什麼特殊, 貿易糾紛不論是在中美, 還是在其他各國之間, 過往發生過, 現在在發生, 未來也還將發生. 去年我們告別了許多人, 未來仍將要告別許多人. 而股市, 牛熊交替本就是自然之理, 2018年指數的表現並不特別, 我的輸錢當然也正常.

輸錢感覺當然不會好, 畢竟已成過去, 現在更重要的, 是看看輸錢主要是來自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還是自己本身出了問題. 初步的檢討, 我傾向認為不需太過苛責自己. 去年一整年幾乎都處於虧損狀態的緣故, 所以感覺特別困難. 不過, 哪一年不難? 牛市要追指數表現, 熊市要盡量避免損失, 每一年都困難, 這才是常態, 即使做得不差, 也不代表就不會輸錢.

去年初開局如此順利, 即使不久後貿易戰爆發打斷了升勢, 但因為美股當時還持續走牛, 恆指則在調整後, 直到六月份之前還能維持在高位橫盤, 能預測到隨後一整年股市都如此艱難的應該不多. 所以六月份之後, 指數破位而下的殺傷力顯得特別有衝擊力. 當其時, 看淡甚至做淡的聲音是主流, 不要說撈貨了(估計那時候還有錢的多頭應該是稀有動物了), 能堅持不撤退就已經不容易. 而如果真的等到那時候才決定撤退, 如今看, 其實意義並不大.

我七月初發文表示迷茫, 但在心理衝擊過後, 明知大市走熊的機會更大, 還是選擇了佛系地堅持繼續幾乎滿倉, 成為那些不容易的其中一員, 投資組合回報率幾乎無可避免地持續向南走, 但也是因為這個堅持, 沒有在指數全年最低時的第四季丟了籌碼.

其實, 做出這個決定, 當時并沒有太多糾結. 一個原因是組合雖然最後還是守不住, YTD錄得虧損, 但虧損幅度一直受控, 而且有之前一年的超額利潤做為緩衝. 另一個原因, 則是一直相信, 指數在25000點附近的時候, 下跌空間已經不大. 歷史上, 恆指跌到近1PB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熊市的底部, 在我炒股之後遇到的熊市, 即1997, 2003, 2008, 2011, 2015這些股災年份都是如此, 我相信這次也不例外. 25000點大概相當於1.1倍PB, 即使繼續下跌, 幅度應該也是我可以承受的.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每次股災時, 都有"這次不一樣"的聲音, 但之後的發展, 往往還是證明: 這次沒有不一樣. 簡單地考慮, 假如不是世界末日, 一盤經營得最好的生意, 沒道理以一倍賬面值轉讓的, 而恆指, 大致上代表了中國經濟中最有實力的一批公司. 當市場先生給出低價, 沒錢買就算了, 沒道理陪著發瘋跟著賣的. 實際上, 即使之後又有中興休克, 華為公主受難之類的壞消息, 而且美股也開始跌下來, 恆指在下試25000之後, 已經有跌不下去的感覺.

相比熊市, 牛市頂部更難以推測. 熾熱的氣氛能把股市泡沫吹到哪種程度, 沒人知道, 因為那時候已經不可能數字化判斷人們的瘋狂了. 還是用PB算, 港股的歷次牛市, 估值頂部可以低到1.5PB, 也可以高到3PB, 幅度比熊市底部範圍大了許多.

所以, 去年一月份不能逃頂, 非常正常, 畢竟那時的估值雖然稍高, 整體氣氛並不瘋狂, 除了少數熱炒股, 大部分股票的估值其實還可以接受. 但錯失逃頂之後, 一路堅持, 等到26000, 甚至低至25000點的時候才大吹淡風, 大舉撤離, 怎麼看都不太聰明. 25000點的時候, 向下的空間多半明顯小於向上.

當然, 持股忍受賬面虧損, 而且回本不知在何時的感受肯定很糟糕, 賣掉股票拿住現金, 一方面免除痛苦, 一方面有機會以更低的價位買回來, 看起來吸引力更大. 並不是說這樣肯定不對, 但想多一步, 假如在低位賣了, 如果大市持續下跌, 以炒家角度, 多半是不肯輕易再次進場的, 回來的時間多半是要在判斷市況明顯回暖, 技術指標出現向上突破的時候, 操作手法則多半會是逐步加倉而非一步到位. 若是如此, 相比當時離場, 現在重新建倉的平均成本,  恐怕就算低也不會比之前撤退時的價格低多少, 再考慮到再進場的選股可能和離場時的不同, 搞不好成本反而更高.  出現一出一進, 不如一動一靜這樣的局面, 並不是小概率.

因為這樣的考慮, 我現在更傾向堅持持股, 大進大出以期控制風險的倉位管理, 在低位的時候尤其需要審慎.

現在資訊流通, 市場節奏比以前快了許多, 牛熊转换也更频繁了. 可能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牛熊兩極的估值差比以前小了許多. 在這樣的環境下, 中短期跟上節奏並不容易. 困難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個是指數波動區間小了, 倉位管理的難度會增大, 高位清倉低位滿倉這種理想狀態可遇不可求, 但部分增減倉位, 因為波動區間小的關係, 無論對錯, 對 組合的整體表現比較難有明顯的影響; 另一個是板塊輪動太快, 反應稍慢, 就隨時中招, 短炒比以前難了; 最後是選股的兩難. 市場信心不足, 資金只流入少量的板塊, 低估值的持續低估, 熱門的雖然基本因素吸引, 但估值高高在上. 買便宜的怕升不起, 貴的怕萬一有什麼風吹草動會殺估值. 熱門的比如去年醫藥股教育股的遭遇, 升不起的比如一大堆低PB的小盤股.

衡量之後, 看起來勝算比較高的策略, 或許就是堅持高倉位直到大市明顯處於危險高位比如恆指近2PB估值的時候, 而選股則聚焦在資金比較有機會流入同時估值又不貴的板塊, 也就是可以容納大資金的相對低估的股票. 至於每日的市場消息, 多看無妨, 因應消息不斷做出應對就無謂了. 實際上這個策略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形成, 今年我準備繼續執行下去, 雖然, 去年還是輸錢了.

進入12月, 長線倉繼續沒有交易, 炒賣倉沽出龍光, 少量減持恆大, 買入時代中國.

去年整體表現如下(截止31-DEC-2018):

長線倉:

地產:      雅居樂 7.3%,      碧桂園 7.6%     
新意網       7.4%
盈富基金  15.6%
中國平安  13.8%
港交所      13.6%
敏實集團    7.6%
招商銀行    5.7%
太古B         4.9%
華潤燃氣    6.2%
中海油        4.8%





炒賣倉:

地產: 恆大 12.5%, 融創 13.6%, 奧園 9.9%, 時代中國: 5.8%
水泥: 海螺水泥 10.1%,  華潤水泥 7.5%
港交所            13.6%
中國平安        11.5%
金蝶                 7.4%   
中石化             6.0%


YTD:

恆指:      -13.6%
炒賣倉:  -11.5%
長線倉: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