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勝, 隨後新一年的一月份指數也是高歌猛進, 令我的預期太過樂觀. 反映到操作策略, 就是我一直保持了大好友的本色, 從年頭到年尾都是基本上滿倉應對. 具體操作上, 基本上放棄了短炒, 間接導致我對個股波動幅度較為掉以輕心, 也對股價波動背後代表基本面出問題的可能性警惕不夠, 對2018年的投資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比如我錯失了在一度賬面利潤非常豐厚的兗州煤業和金蝶上先行套現的機會, 之後有機會亡羊補牢, 也放棄了.
組合整體操作策略方面, 最主要的錯誤是在年初急升及二月份急跌這種大升大跌市況時並沒有戰術性地做些套利及避險. 在那種比較極端的市況, 適當的風險控制是必要的. 假如那時做得好一些, 以後的情況會好得多.
雖然在個股判斷和交易以及組合操作策略上曾犯下一系列錯誤, 但在一整年指數都是偏弱, 期間還有增長股殺估值, 教育股和醫藥股等熱門板塊出現黑天鵝這類惡劣情況出現的大環境, 我這滿倉迎戰的組合居然勉強做到沒有落後指數, 已經可以交代.
馬後炮地看, 即使做不到33000點摸頂沽出, 二月初貿易戰爆發導致恆指高位裂口急跌時, 既然賬面還有不錯的利潤, 而且指數已經暴升了一大段, 減持是理所當然的. 但如果大市不是急轉直下并就此一沉不起, 而是調整之後掉頭強力回升, 那時如果高位賣出, 可能現在也會後悔. 事實上即使恆指已經急升創下點數歷史新高了, 當時的估值離歷史高估值還有點距離, 指數的急跌也有可能是未來再創高峰前的一個正常大調整. 因此, 判斷準確與否, 運氣的成分還是要占不小部分的, 自己水平一般, 我的操作策略出錯很正常. 就像拳王泰森曾經說的一句話: Everyone has a plan: until they get punched in the face, 世事本就難以盡如人意.
說起來, 我的輸錢只不過是大環境不好里的一個微點. 2018, 發生了很多事情, 很明顯不是個好年份: 貿易戰突如其來地發生了, 中興通訊幾乎休克, 萬科高呼"活下去", 最後還要上演一出華為太子女異國蒙難劇. 我們還告別了許多熟悉的人, 比如中國的金庸, 饒宗頤, 高琨, 李敖, 外國的Stan Lee, IKEA創辦人Kamprad, 科學家Stephen Hawking, 美國前總統George Bush. 至於股市, 幾乎就是從年頭跌到年尾.
組合整體操作策略方面, 最主要的錯誤是在年初急升及二月份急跌這種大升大跌市況時並沒有戰術性地做些套利及避險. 在那種比較極端的市況, 適當的風險控制是必要的. 假如那時做得好一些, 以後的情況會好得多.
雖然在個股判斷和交易以及組合操作策略上曾犯下一系列錯誤, 但在一整年指數都是偏弱, 期間還有增長股殺估值, 教育股和醫藥股等熱門板塊出現黑天鵝這類惡劣情況出現的大環境, 我這滿倉迎戰的組合居然勉強做到沒有落後指數, 已經可以交代.
馬後炮地看, 即使做不到33000點摸頂沽出, 二月初貿易戰爆發導致恆指高位裂口急跌時, 既然賬面還有不錯的利潤, 而且指數已經暴升了一大段, 減持是理所當然的. 但如果大市不是急轉直下并就此一沉不起, 而是調整之後掉頭強力回升, 那時如果高位賣出, 可能現在也會後悔. 事實上即使恆指已經急升創下點數歷史新高了, 當時的估值離歷史高估值還有點距離, 指數的急跌也有可能是未來再創高峰前的一個正常大調整. 因此, 判斷準確與否, 運氣的成分還是要占不小部分的, 自己水平一般, 我的操作策略出錯很正常. 就像拳王泰森曾經說的一句話: Everyone has a plan: until they get punched in the face, 世事本就難以盡如人意.
說起來, 我的輸錢只不過是大環境不好里的一個微點. 2018, 發生了很多事情, 很明顯不是個好年份: 貿易戰突如其來地發生了, 中興通訊幾乎休克, 萬科高呼"活下去", 最後還要上演一出華為太子女異國蒙難劇. 我們還告別了許多熟悉的人, 比如中國的金庸, 饒宗頤, 高琨, 李敖, 外國的Stan Lee, IKEA創辦人Kamprad, 科學家Stephen Hawking, 美國前總統George Bush. 至於股市, 幾乎就是從年頭跌到年尾.
但, 仔細想想, 其實過去的2018年並沒有什麼特殊, 貿易糾紛不論是在中美, 還是在其他各國之間, 過往發生過, 現在在發生, 未來也還將發生. 去年我們告別了許多人, 未來仍將要告別許多人. 而股市, 牛熊交替本就是自然之理, 2018年指數的表現並不特別, 我的輸錢當然也正常.
輸錢感覺當然不會好, 畢竟已成過去, 現在更重要的, 是看看輸錢主要是來自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還是自己本身出了問題. 初步的檢討, 我傾向認為不需太過苛責自己. 去年一整年幾乎都處於虧損狀態的緣故, 所以感覺特別困難. 不過, 哪一年不難? 牛市要追指數表現, 熊市要盡量避免損失, 每一年都困難, 這才是常態, 即使做得不差, 也不代表就不會輸錢.
去年初開局如此順利, 即使不久後貿易戰爆發打斷了升勢, 但因為美股當時還持續走牛, 恆指則在調整後, 直到六月份之前還能維持在高位橫盤, 能預測到隨後一整年股市都如此艱難的應該不多. 所以六月份之後, 指數破位而下的殺傷力顯得特別有衝擊力. 當其時, 看淡甚至做淡的聲音是主流, 不要說撈貨了(估計那時候還有錢的多頭應該是稀有動物了), 能堅持不撤退就已經不容易. 而如果真的等到那時候才決定撤退, 如今看, 其實意義並不大.
我七月初發文表示迷茫, 但在心理衝擊過後, 明知大市走熊的機會更大, 還是選擇了佛系地堅持繼續幾乎滿倉, 成為那些不容易的其中一員, 投資組合回報率幾乎無可避免地持續向南走, 但也是因為這個堅持, 沒有在指數全年最低時的第四季丟了籌碼.
其實, 做出這個決定, 當時并沒有太多糾結. 一個原因是組合雖然最後還是守不住, YTD錄得虧損, 但虧損幅度一直受控, 而且有之前一年的超額利潤做為緩衝. 另一個原因, 則是一直相信, 指數在25000點附近的時候, 下跌空間已經不大. 歷史上, 恆指跌到近1PB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熊市的底部, 在我炒股之後遇到的熊市, 即1997, 2003, 2008, 2011, 2015這些股災年份都是如此, 我相信這次也不例外. 25000點大概相當於1.1倍PB, 即使繼續下跌, 幅度應該也是我可以承受的.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每次股災時, 都有"這次不一樣"的聲音, 但之後的發展, 往往還是證明: 這次沒有不一樣. 簡單地考慮, 假如不是世界末日, 一盤經營得最好的生意, 沒道理以一倍賬面值轉讓的, 而恆指, 大致上代表了中國經濟中最有實力的一批公司. 當市場先生給出低價, 沒錢買就算了, 沒道理陪著發瘋跟著賣的. 實際上, 即使之後又有中興休克, 華為公主受難之類的壞消息, 而且美股也開始跌下來, 恆指在下試25000之後, 已經有跌不下去的感覺.
相比熊市, 牛市頂部更難以推測. 熾熱的氣氛能把股市泡沫吹到哪種程度, 沒人知道, 因為那時候已經不可能數字化判斷人們的瘋狂了. 還是用PB算, 港股的歷次牛市, 估值頂部可以低到1.5PB, 也可以高到3PB, 幅度比熊市底部範圍大了許多.
所以, 去年一月份不能逃頂, 非常正常, 畢竟那時的估值雖然稍高, 整體氣氛並不瘋狂, 除了少數熱炒股, 大部分股票的估值其實還可以接受. 但錯失逃頂之後, 一路堅持, 等到26000, 甚至低至25000點的時候才大吹淡風, 大舉撤離, 怎麼看都不太聰明. 25000點的時候, 向下的空間多半明顯小於向上.
當然, 持股忍受賬面虧損, 而且回本不知在何時的感受肯定很糟糕, 賣掉股票拿住現金, 一方面免除痛苦, 一方面有機會以更低的價位買回來, 看起來吸引力更大. 並不是說這樣肯定不對, 但想多一步, 假如在低位賣了, 如果大市持續下跌, 以炒家角度, 多半是不肯輕易再次進場的, 回來的時間多半是要在判斷市況明顯回暖, 技術指標出現向上突破的時候, 操作手法則多半會是逐步加倉而非一步到位. 若是如此, 相比當時離場, 現在重新建倉的平均成本, 恐怕就算低也不會比之前撤退時的價格低多少, 再考慮到再進場的選股可能和離場時的不同, 搞不好成本反而更高. 出現一出一進, 不如一動一靜這樣的局面, 並不是小概率.
因為這樣的考慮, 我現在更傾向堅持持股, 大進大出以期控制風險的倉位管理, 在低位的時候尤其需要審慎.
現在資訊流通, 市場節奏比以前快了許多, 牛熊转换也更频繁了. 可能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牛熊兩極的估值差比以前小了許多. 在這樣的環境下, 中短期跟上節奏並不容易. 困難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個是指數波動區間小了, 倉位管理的難度會增大, 高位清倉低位滿倉這種理想狀態可遇不可求, 但部分增減倉位, 因為波動區間小的關係, 無論對錯, 對 組合的整體表現比較難有明顯的影響; 另一個是板塊輪動太快, 反應稍慢, 就隨時中招, 短炒比以前難了; 最後是選股的兩難. 市場信心不足, 資金只流入少量的板塊, 低估值的持續低估, 熱門的雖然基本因素吸引, 但估值高高在上. 買便宜的怕升不起, 貴的怕萬一有什麼風吹草動會殺估值. 熱門的比如去年醫藥股教育股的遭遇, 升不起的比如一大堆低PB的小盤股.
衡量之後, 看起來勝算比較高的策略, 或許就是堅持高倉位直到大市明顯處於危險高位比如恆指近2PB估值的時候, 而選股則聚焦在資金比較有機會流入同時估值又不貴的板塊, 也就是可以容納大資金的相對低估的股票. 至於每日的市場消息, 多看無妨, 因應消息不斷做出應對就無謂了. 實際上這個策略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形成, 今年我準備繼續執行下去, 雖然, 去年還是輸錢了.
進入12月, 長線倉繼續沒有交易, 炒賣倉沽出龍光, 少量減持恆大, 買入時代中國.
去年整體表現如下(截止31-DEC-2018):
長線倉:
地產: 雅居樂 7.3%, 碧桂園 7.6%
新意網 7.4%
盈富基金 15.6%
中國平安 13.8%
港交所 13.6%
敏實集團 7.6%
招商銀行 5.7%
太古B 4.9%
華潤燃氣 6.2%
中海油 4.8%
去年初開局如此順利, 即使不久後貿易戰爆發打斷了升勢, 但因為美股當時還持續走牛, 恆指則在調整後, 直到六月份之前還能維持在高位橫盤, 能預測到隨後一整年股市都如此艱難的應該不多. 所以六月份之後, 指數破位而下的殺傷力顯得特別有衝擊力. 當其時, 看淡甚至做淡的聲音是主流, 不要說撈貨了(估計那時候還有錢的多頭應該是稀有動物了), 能堅持不撤退就已經不容易. 而如果真的等到那時候才決定撤退, 如今看, 其實意義並不大.
我七月初發文表示迷茫, 但在心理衝擊過後, 明知大市走熊的機會更大, 還是選擇了佛系地堅持繼續幾乎滿倉, 成為那些不容易的其中一員, 投資組合回報率幾乎無可避免地持續向南走, 但也是因為這個堅持, 沒有在指數全年最低時的第四季丟了籌碼.
其實, 做出這個決定, 當時并沒有太多糾結. 一個原因是組合雖然最後還是守不住, YTD錄得虧損, 但虧損幅度一直受控, 而且有之前一年的超額利潤做為緩衝. 另一個原因, 則是一直相信, 指數在25000點附近的時候, 下跌空間已經不大. 歷史上, 恆指跌到近1PB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熊市的底部, 在我炒股之後遇到的熊市, 即1997, 2003, 2008, 2011, 2015這些股災年份都是如此, 我相信這次也不例外. 25000點大概相當於1.1倍PB, 即使繼續下跌, 幅度應該也是我可以承受的.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每次股災時, 都有"這次不一樣"的聲音, 但之後的發展, 往往還是證明: 這次沒有不一樣. 簡單地考慮, 假如不是世界末日, 一盤經營得最好的生意, 沒道理以一倍賬面值轉讓的, 而恆指, 大致上代表了中國經濟中最有實力的一批公司. 當市場先生給出低價, 沒錢買就算了, 沒道理陪著發瘋跟著賣的. 實際上, 即使之後又有中興休克, 華為公主受難之類的壞消息, 而且美股也開始跌下來, 恆指在下試25000之後, 已經有跌不下去的感覺.
相比熊市, 牛市頂部更難以推測. 熾熱的氣氛能把股市泡沫吹到哪種程度, 沒人知道, 因為那時候已經不可能數字化判斷人們的瘋狂了. 還是用PB算, 港股的歷次牛市, 估值頂部可以低到1.5PB, 也可以高到3PB, 幅度比熊市底部範圍大了許多.
所以, 去年一月份不能逃頂, 非常正常, 畢竟那時的估值雖然稍高, 整體氣氛並不瘋狂, 除了少數熱炒股, 大部分股票的估值其實還可以接受. 但錯失逃頂之後, 一路堅持, 等到26000, 甚至低至25000點的時候才大吹淡風, 大舉撤離, 怎麼看都不太聰明. 25000點的時候, 向下的空間多半明顯小於向上.
當然, 持股忍受賬面虧損, 而且回本不知在何時的感受肯定很糟糕, 賣掉股票拿住現金, 一方面免除痛苦, 一方面有機會以更低的價位買回來, 看起來吸引力更大. 並不是說這樣肯定不對, 但想多一步, 假如在低位賣了, 如果大市持續下跌, 以炒家角度, 多半是不肯輕易再次進場的, 回來的時間多半是要在判斷市況明顯回暖, 技術指標出現向上突破的時候, 操作手法則多半會是逐步加倉而非一步到位. 若是如此, 相比當時離場, 現在重新建倉的平均成本, 恐怕就算低也不會比之前撤退時的價格低多少, 再考慮到再進場的選股可能和離場時的不同, 搞不好成本反而更高. 出現一出一進, 不如一動一靜這樣的局面, 並不是小概率.
因為這樣的考慮, 我現在更傾向堅持持股, 大進大出以期控制風險的倉位管理, 在低位的時候尤其需要審慎.
現在資訊流通, 市場節奏比以前快了許多, 牛熊转换也更频繁了. 可能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牛熊兩極的估值差比以前小了許多. 在這樣的環境下, 中短期跟上節奏並不容易. 困難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個是指數波動區間小了, 倉位管理的難度會增大, 高位清倉低位滿倉這種理想狀態可遇不可求, 但部分增減倉位, 因為波動區間小的關係, 無論對錯, 對 組合的整體表現比較難有明顯的影響; 另一個是板塊輪動太快, 反應稍慢, 就隨時中招, 短炒比以前難了; 最後是選股的兩難. 市場信心不足, 資金只流入少量的板塊, 低估值的持續低估, 熱門的雖然基本因素吸引, 但估值高高在上. 買便宜的怕升不起, 貴的怕萬一有什麼風吹草動會殺估值. 熱門的比如去年醫藥股教育股的遭遇, 升不起的比如一大堆低PB的小盤股.
衡量之後, 看起來勝算比較高的策略, 或許就是堅持高倉位直到大市明顯處於危險高位比如恆指近2PB估值的時候, 而選股則聚焦在資金比較有機會流入同時估值又不貴的板塊, 也就是可以容納大資金的相對低估的股票. 至於每日的市場消息, 多看無妨, 因應消息不斷做出應對就無謂了. 實際上這個策略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形成, 今年我準備繼續執行下去, 雖然, 去年還是輸錢了.
進入12月, 長線倉繼續沒有交易, 炒賣倉沽出龍光, 少量減持恆大, 買入時代中國.
去年整體表現如下(截止31-DEC-2018):
長線倉:
地產: 雅居樂 7.3%, 碧桂園 7.6%
新意網 7.4%
盈富基金 15.6%
中國平安 13.8%
港交所 13.6%
敏實集團 7.6%
招商銀行 5.7%
太古B 4.9%
華潤燃氣 6.2%
中海油 4.8%
炒賣倉:
地產: 恆大 12.5%, 融創 13.6%, 奧園 9.9%, 時代中國: 5.8%
水泥: 海螺水泥 10.1%, 華潤水泥 7.5%
港交所 13.6%
中國平安 11.5%
金蝶 7.4%
中石化 6.0%
想問下在哪裏可以看到恆指PB?
回覆刪除我也不知道有什麼網站提供歷史PB走勢, 當需要找這個數字的時候, 我一般是用關鍵詞搜索的, 多數是在一些文章裏找到的
刪除對陳sir最後一段有同感,的確在資訊流通及或許投資者比以往更醒目之下,股市比以前難玩了,要跑市羸指數無以往那般容易。個個都期望及識得係股災撈貨,咁股災反而不會出現,大前提當然是中國經濟未致於崩盤。
回覆刪除恆指目前似乎打了一個中期的底部,各主要sector已開始形成上升走勢,今年似乎是小陽春多於熊市繼續尋底,所以我今年也增強了對港股的投入
陳sir目前有否留意美股?以Apple(AAPL)而言,要斷言見底言之尚早,但Apple很強的brand loyalty的 economic moat,即使出貨指引下調,但爛船三分釘,應是值得陳sir如此風格的投資者放下radar screen 內
此外,當局己陸續放寬對網遊的approval,陳sir會否考慮再入番700呢?
我確實已經有美股戶口, 也在觀察中. 不過暫時信心不大, 不是因為選股的困難, 而是擔心美股就算不進入熊市, 也很大機會跑輸港股. 林少陽的觀點我是同意的.
刪除對於蘋果, 在持中性. 蘋果的業務穩固, 生態類不容易很快被顛覆, 但問題是看來創新乏力了, 每年靠加價推動業績, 有殺雞取卵的嫌疑. 現在不宣佈銷量, 更有鴕鳥的感覺. 而且因為貿易戰的關係, 最重要的市場中國搞到要降價促銷. 我覺得未來的蘋果業務固然可以保持, 增長肯定放慢甚至有機會倒退. 但畢竟財政十分健康, 生態鏈及品牌都強力, 要看淡也需要十分有勇氣. 至少我是不敢的, 但買入同樣沒多大信心.
我心目中的備選是微軟和salesforce之類雲服務公司, 因為雲應該是科技股中增長最確定的了. 另外是VISA, paypal這類支付平台, 最後是Tesla.
對於騰訊, 比較猶豫. 如果買入, 應該是放在長線倉.
刪除我對騰訊沒有新看法. 雖然當局現在有打壓遊戲的感覺, 而騰訊網易是出頭鳥, 但遊戲畢竟只是消費的一種, 沒有什麼非取締不可的理由, 風頭火勢過後, 應該會重回正軌的. 但我擔心騰訊的增長不會像以前那樣快速, 雖然廣告, 金融相關的比如微信支付等前景很好, 像以前動輒三五十個點的增長看來是困難了.
假如未來不能像以前那樣經常有預期PE四十甚至更高的估值, 現價三十幾倍PE, 增長很可能低於30%, 要有像以前那樣明顯跑贏大市的表現, 可能不容易.
那也如是,如陳兄開始認真考慮美股的話,或許可把科技股的部位集中放在美股那邊。Better competitive edges, economic moat and growth prospect etc
刪除Tesla妖味濃,例如早前Elon Musk係Twitter話要私有化,其後又彈弓手收回。我對電動車的認識很表面,Tesla是否有技術優勢我不肯定,但肯定的是未來各大車廠會陸續推出電動汽車型號
刪除目前應該不是買入美股的大好時機,但斷估目前做定功課,未來6至18個月應會有一個很好的買貨機會出現。美股的優質企業太多,陳兄提到的應會是好選擇,另外不妨留意Nike(NKE),品種價值不用多說,若美元轉弱的話,Nike應可尤為受惠
謝you sir! 對我這連美股新丁都談不上的人來說, 您的意見非常寶貴及有幫助.
刪除我沒有想到美元弱勢對nike的幫助這個觀點. 確實這是個很好的point.
Tesla確實有點妖味, 我對Tesla有興趣主要是因為他們要在中國開廠, 推測長期困擾公司的產能問題應該不久就可以解決. 雖然中國開廠肯定要好幾年, 但這個事情可能背後有政治因素在內, Musk在這個敏感時期來中國, 未來幾年應該會有不少著數. 不過昨晚碰巧看到篇文章, 擔心Tesla的車型老化, 產能問題反而不是重點, 看來確實要對Tesla的股票謹慎些.
美股疑似入熊之外, 選股方面, 指數PE是十幾二十倍, 但留意的股票很多的PE是數十倍, 也是困擾我的地方.
另請教陳sir對北控水務(371)有可特別睇法?目前估值不算貴,三峽集團旗下央企入股也是好消息,水資源會是投資大主題;但風險是高負債及政府可能限制加價
回覆刪除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留意北控水務了, 不敢講有什麼好的觀點.
刪除認同您的評價.
我比較擔心的是印象中自由現金流是負數的, 不知道現在情況如何. 有公共性質的業務, 肯定有政策風險,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過以前371的估值都在二十幾倍PE, 現在只有十倍左右了, 應該反映了大部分風險了. 感覺現價應該買得過.
滿倉持有,me too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