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日星期六

策略先行

一月恆指神勇大升, 出乎意料. 會否像去年那樣, 升完一月份, 接下來就是漫漫熊途, 說不清楚. 比去年好的一點是現在的升浪是在恆指低位開始的, 就算升勢不繼, 估計回調幅度也不會太大. 這個月恆指有好幾天在美股前晚明顯調整的背景下力守不失, 後市似乎可以看高一線.

現在的市場節奏比以前快了很多, 這個升浪, 是牛市重臨, 還是熊市反彈, 不容易判斷, 眼見的挑戰是能否跟得上這輪急升. 無論是否高比例持倉, 假如組合表現明顯落後, 變陣與否都是難題. 一個原因是擔心升浪隨時結束, 一個是擔心高追強股怕摸頂, 低吸弱股怕繼續升不起. 當前資金和市場氣氛都屬有限公司, 有這些兩難是沒方法的事. 實際上即使組合表現強勁, 是維持原陣型還是見好就收, 也不容易做決定.

有選擇困難的心魔, 多數是因為被這個月指數始料不及的大升, 但如果放眼未來, 一個月的表現其實意義不大. 投資更像是馬拉松而非短跑, 其實不必時時和指數對比. 被指數牽引, 遲早會自亂陣腳, 多做多錯. 與其如此, 不如按自己的思路和節奏, 做好自己. 這其中, 我覺得做一個好的組合配置策略比單一地個別尋找心水股份更重要.

如果不是刻意地舍易取難, 在中小型股票中找未來的明星股, 只要有一定經驗的投資者, 都可以很容易地列出一份優質股名單. 只要選耳熟能詳的大型股藍籌股和各行業的龍頭股, 選股出錯造成嚴重後果的機會並不大. 主要的挑戰在於到底要下注到一大堆候選股里的哪幾隻.

個別地看, 每一隻股票的表現主要取決於各自的基本因素, 但很多時候, 市場環境也很重要. 在風口, 豬也會飛, 是說行業好景的話, 相關公司經營都比較順利. 風過之後, 跌下來的是豬, 是說企業好壞差別是很大的, 即使是同一行業. 逆風而行, 就算健馬也難以飛奔, 說的是即使是好公司, 形勢不配合, 經營也會困難.  所以理想的股票, 是處於行業順景的優質龍頭股.

即使再有信心, 只集中持有一兩隻股票的風險都是太大, 構建一個組合是必要的. 需要考慮的有兩方面, 一個是選哪類股票, 大致佔比多少, 另一個是落實到具體的個股. 前者更多的是定性, 後者更多的是定質. 自下而上有如大海撈針, 不是我的那杯茶, 我更喜歡自上而下. 綱舉則目張, 主要矛盾的組合結構定下來, 細節方面的選股就容易多了.

相比長線倉, 炒賣倉更多地反映我對當前形勢的判斷及應對策略. 這個月長線倉沒有變動, 炒賣倉沽出中石化, 換入一隻有雲服務概念的小盤股浪潮國際(596), 經此變動, 炒賣倉主力是傳統經濟的內房股+水泥股,  新經濟的雲服務概念股, 再加上兩隻藍籌平安保險和港交所. 相比去年底, 組合結構稍微精簡了些. 以下簡單談談這個炒賣倉選股背後的考慮.

中國的創新能力遠遠不如美國, 但規模生產能力明顯佔優, 所以從比較優勢的角度考慮, 投資中國, 勝算更大的是在傳統經濟, 或者是雖然是新經濟, 但創新的要求並不太高的地方. 如果傾向投資創新科技之類的, 美股是更好的選擇.

現在貿易戰是主線, 背後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需要觸動了美國的奶酪, 另一點是人口紅利消失導致製造業優勢漸失, 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引擎. 經濟陣痛難免, 政府必然推出一系列政策應對. 在中國這種政府力量佔據主導地位的國家, 順應政策方向, 顯得尤為重要.

不論是從過往經驗, 還是當前觀察, 大致可以肯定, 政府多半還是會從放水及基建兩方面發力.

大舉投資基建已經持續多年, 來到這個階段, 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經比以前大幅降低, 再像以前那樣持續大規模已經難以持續, 現階段即使有策略性需要, 也不宜抱太大希望. 概念相關的中交建中鐵建等承建商, 多半再難有十年前業績連年增長的美好歲月了. 但原材料可能是另一個故事, 尤其是水泥.

鋼鐵水泥是基建和房地產主要原材料. 但鋼鐵用途廣泛, 種類繁多, 即使受益, 還要看具體公司生產的種類, 鋼材價格和利潤還要受產量及鐵礦石價格波動等方面的影響, 相關股票雖然目前估值都低, 但比較難給人長期信心. 比較而言, 水泥處境明顯較好. 煤鐵水泥都在供給側改革, 水泥行業執行得最好. 一個是行業自律性更高, 另一個原因是水泥的地域性很強, 區域強者比較容易保持優勢地位. 水泥需求的景氣, 比較容易轉化成相關公司的利潤. 去年水泥公司的利潤大增, 今年即使增長動力放慢, 業績保持的難度應該不大. 在許多行業經營困難的當下, 財政健康, 市場地位穩固, 估值不高的龍頭水泥股, 應該是少數比較可以放心做中長線投資的選擇了.

央行放水在進行時, 但實體經濟不景氣, 資金像以前那樣, 很大一部分流入房地產相關的地方大有可能. 最近不少房地產發展商成功內地發債, 是一個佐證. 房價持續攀升, 認為泡沫將隨時破滅的聲音越來越大. 但另一方面, 國家城鎮化只完成50%, 即使房價高企, 而且人口在老化, 人口流入城鎮的步伐還會持續, 房地產仍有發展空間. 如果房價不再高飛猛進, 泡沫破滅恐怕不容易, 而且放水也會對房價有支持. 最後的一點, 政府是房地產最大的莊家, 也對土地財政有很大的依賴. 對政府來說, 地價房價飛漲不是最佳選擇, 他們的最大利益在於房地產需求穩定, 賣地收入能有保障. 各方在房地產的利益需求是一致的, 配合當下的放水, 就算房地產市場長期看不清, 但未來一兩年內, 恐怕不容易崩盤.

市場對房地產發展商的擔心, 主要是負債高和房價泡沫, 尤其是前者. 地產商的負債高, 自身資金積累不夠之外, 更大的原因是追求規模的擴張以及會計上收入和支出在入賬時間的錯配. 如果地產商的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 開始平穩下來, 錯配會馬上得到緩解, 而負債率也會因為收入的增加及支出的減少而大幅改善. 實際上有些公司已經到了這個階段, 比如恆大. 改善負債率需要時間, 期間最大的難題是保持現金流不斷裂, 放水恰好是針對這問題的良藥. 這些難題的逐步解決, 帶來的是市場對這些公司的看法趨向正面, 對他們的價值進行重估. 以當下內房股普遍的預期PE只有中個位數的估值, 如果真的價值重估, 股價大有上升空間.

現在市場信心不足, 資金集中在少數板塊. 即使如此, 因為內房股的規模, 即使資金再怎麼不看好, 也需要配置相當的頭寸. 如果市場氣氛好轉, 內房股這個可以容納大量資金進出的板塊, 必定可以受惠. 實際上, 因為房地產的上下游產業眾多, 牽扯範圍太大, 如果經濟好轉, 沒道理地產業不會受惠; 如果經濟還是困難, 向來有"夜壺"之稱的房地產, 肯定會被再拿出來救一救命的.

當然, 房地產和基建的能力最多是支撐住經濟, 要帶領國家發展, 需要發展比如信息科技, 新能源, 人工智能之類的新經濟. 投資組合配置這類股票, 有機會帶來超額利潤. 但落實到具體選股, 面臨的困難是不知道未來的贏家是誰. 新興行業是投資熱門, 但不確定性太強, 最後的贏家身後, 都有一大群失利者, 期望一眼看中未來的谷歌亞馬遜, 難度不是一般的高. 所以比較現實的思路, 應該是在不確定里找相對比較確定的, 再在這些比較確定的方向找比較大概率有成功機會的, 但既然找的是現在就比較看得清的, 多半就不要期待他們有什麼爆發性的發明及突破, 一舉締造神話了.

簡單看看比較熱門的幾個行業. 生物製藥前景廣闊, 參與公司多, 產品研發的不確定性也高, 非專業人士很難有深入的認識; 人工智能這兩年大熱, 但還沒有出現有商業價值的重磅成果, 大部分公司還處於投資期; 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基本到頂, 未來進一步發展需要開發出新的應用場景; OTO應該還大有前途, 問題是不知道市場對現在那些龍頭公司還在持續堅持燒錢擴張會怎麼看, 畢竟到現在為止,不在意當下盈利而又大獲成功的似乎只有亞馬遜. 5G應該充滿機會, 現在那些在參與相關基建的公司應該可以賺一大筆, 但三幾年後應該就無以為繼了, 能細水長流的是未來在應用方面有突破的公司, 但問題是即使是任正非, 也承認現在還看不清5G的商業應用是什麼. 現在熱炒的, 基本上都是5G設備商, 我擔心只有中短期炒作價值.

比較之後, 我的焦點落到雲計算及數據存儲. 無論未來新科技的發展方向是哪裡, 可以確定的是對數據處理和雲服務的需求必定持續上升. To C的市場或許因人口紅利已經到瓶頸受到一些制約, To B卻不然. 不論中小企還是大企業, 把信息處理向雲端遷移都是趨勢, 而且這個趨勢才開始不久, 看看亞馬遜的AWS這幾年的大獲成功, 微軟轉型向雲服務後奪得市值第一, 可以想象未來的空間有多大. 相比其他未來很不確定的新科技, 數據存儲和雲服務就像是基礎設施, 前景明確得多. 因此, 為組合配置新經濟類, 我的重點就落在這兩方面了. 嚴格來說, 我其實避開了對創新能力要求較高的範圍, 貫徹了上面提及的要創新, 找美股; 投港股, 重應用的思路.

在一個較為進取的炒賣倉中, 以內房水泥這些估值較低的舊經濟類做基本盤, 雲服務這種雖較貴但增速較快的新經濟增加活力, 已經可以構成全攻型陣勢的前後方, 需要的最後一類是基本跟隨大市方向的中堅. 在對後市有信心的前提下, 港交所和中國平安是不容易出錯的選擇了. 前者是恆指的放大器, 後者是內地金融股的最佳, 如果大市向上, 他們跑贏指數是大概率的.

這個思路下來, 相比我以前的習慣做法, 組合結構精簡了許多. 雖然可能波幅會大一些, 但如果看對, 超額回報可期, 如果看錯, 糾正起來也容易許多. 畢竟, 相比要兼顧好多的分散型組合, 看對看錯更為一目了然, 行動也可以更迅速. 以前組合比較分散的時候, 即使有些選股出錯, 對組合的影響也不大, 我常常掉以輕心, 結果是幾個錯誤疊加起來, 後果就嚴重了.

持股如下(截止31-Jan-2019):

長線倉:

地產:      雅居樂 7.7%,      碧桂園 8.2%     
新意網       7.4%
盈富基金  15.6%
中國平安  14.0%
港交所      13.5%
敏實集團    7.5%
招商銀行    6.3%
太古B         4.8%
華潤燃氣    5.7%
中海油        4.8%




炒賣倉:

地產:   恆大 11.6%, 融創 14.6%, 奧園 10.5%, 時代中國: 6.0%
水泥:   海螺水泥 10.0%,  華潤水泥 7.5%
港交所            11.5%
中國平安        11.2%
金蝶                 7.1%   
浪潮國際         4.5%


YTD:

恆指:      8.1%
炒賣倉:  12.2%
長線倉:   8.8%

4 則留言:

  1. 精彩!組合分析及配置得很全面,比上一年側重內房更出色,感謝分享!
    另外,有感興趣文中有提及5G設備,但未見陳兄組合中出現如2342及788等熱炒5G股 是何因由呢, 願聞其詳,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支持! XD

      沒有買2342, 788之類, 原因首先是如文中所提, 他們都是設備供應商, 5G網絡多半幾年內就可以大致完成, 之後業績就無以為繼. 而現在實際上相關訂單並不多, 目前的炒作更多是概念性的, 但股價升了太多, 有透支的嫌疑. 本來就對長期投資他們沒有太大的信心, 這些股票又在短期內升得太多, 風險回報比並不吸引. 所以放棄了.當然, 跟勢短炒是另一回事. 不過, 我現在已經基本不做短炒了.

      實際上, 港股現在熱炒的5G概念相關股, 我覺得實力都不足. 真正有實力的公司, 國內是華為, 可惜不上市, 其他的都是外國公司. 港股市場的熱炒, 也就僅僅是熱炒而已, 投資, 是談不上的.

      刪除
    2. 明白, 期待下一篇佳作, THX!

      刪除
  2. 有趣,同意“按自己的思路和節奏, 做好自己”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