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7日星期六

多做多錯, 還是該做

上次發文至今, 恆指先是以大跌開始, 然後低位橫盤, 之後借林鄭撤回絕地大反擊, 再次升回近27000點. 單純看指數, 似乎波瀾不興, 但期間暗湧處處, 個股波動不小, 操作壓力說沒有是不可能的. 雖然我算是有多年經驗, 但還是只能停留在韭菜散戶的層次, 難免會時時關注股價, 比較組合與指數的表現, 也不可避免地因為指數和板塊及個股的不斷波動而做出反應, 這個月買賣次數明顯多了.

長線倉基本上是處於自動駕駛狀態, 這些操作基本上都是在炒賣倉. 過程大致如下所述:

月初在指數下跌時賣出港交所, 加倉同樣下跌的物業服務股和特步及中聯重科, 因為判斷指數難以重拾升勢, 成交量難以上升, 對港交所不利. 月中時, 指數還是疲不能興, 人民幣也持續走弱, 公司業績也陸續出爐, 而我的組合在熬過月初到月中的跌市後重拾升軌, 但好景不能持續. 特步交出一份不錯的業績, 無奈市場更關注未來收購新品牌後的推廣開支, 股價先急升後急跌. 禍不單行地, 有幾隻持股也同時表現不濟, 拖累組合整體表現急轉直下, 也讓我下定決心將早已想做但一直拖著的調整組合結構的行動開始付諸實施. 隨後的行動是沽出特步, 減持海螺, 買入阿里健康和聯邦製藥.

到八月底, 指數仍然不濟, 組合也沒有什麼起色, 而我又出行在即, 擔心月底再有什麼風吹草動, 因此在臨行前匆忙對組合再做調動. 這一次是將還是感覺持股比重太高的內房減持---沽出部分奧園, 收回投資成本; 減持些許融創, 沽清了中聯重科, 將之前持貨達組合總值六成的內房和基建相關股票佔比大幅降下來. 所得資金加注阿里健康及買入美團, 用以填補組合空缺的消費元素.

週末外遊回來後, 早前對其表現失望的新華保險仍是讓人失望. 明知以當下的市場環境, 買龍頭股優於買便宜貨, 卻還是明知故犯, 再次被市場教訓了一次, 可謂自食其果. 雖然知道估值極低, 有可能賣在地板價, 還是決定沽清, 用來換入天立教育. 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天立上午買入後即大升創新高, 下午卻和其他教育股急速大跌, 一天之內見證了什麼叫做從天堂掉落地獄.

這些買賣之後, 整體而言組合板塊結構豐富了些, 但對回報率毫無幫助, 甚至起到了反效果. 假如沒有沽出新華和中聯, 也沒有買入天立, 組合回報率將會提升近2%, 炒賣倉表現也就不至於被恆指追近些許, 可謂不做不錯, 多做多錯.

事後總結, 當然可以找出一些經驗教訓, 但這麼快地就此下定論說這些買賣是錯誤的, 好像也有點武斷. 以短期表現論英雄當然很容易可以得出明確結論, 但長線如何則是另一回事. 以較長遠的角度回顧這些交易, 暫時而言我仍傾向於在整體上, 這些交易的大方向問題不大.

很明顯我整體上的策略是減少內房股和基建相關股, 增加醫藥消費類.

簡單地從大方向看, 貿易戰背景下, 人民幣很難不持續弱勢, 對借了大量美元債的內房不利. 房地產銷售高增長已過, 增量欠奉, 但總量應該可以維持, 情況持續下去, 很可能龍頭公司的佔有率會繼續提升, 大量小公司會退出市場或者規模減少, 再加上經濟下行對房地產市道的負面影響, 整體而言, 有需要減少內房股的佔比, 但繼續持有一定比例的優秀的內房股仍是一個不錯的投資.

可以想象政府應對貿易戰的策略除了匯率貶值之外, 還會力推內需. 基建是多年來持續使用的策略, 只是會增加政府負擔, 不知政府肯而且有能力花多少錢 , 無論如何, 起碼對海螺這樣的龍頭水泥公司來說, 經營環境應該不會變壞, 算是前景比較看得到的選擇了. 中聯重科其實也算是明牌, 但我在組合結構調整的大策略下, 放棄了這隻比較不熟悉的股票, 雖然情有可原, 但惋惜總是難免的.

消費類整體而言算是比較沒有經營風險的類別了, 奈何龍頭品牌公司的股價都是高高在上, 實在買不落手, 當時看中的特步又令人失望, 輸錢輸得莫名其妙, 所以我換一個思路, 找了美團代替. 品牌公司雖好, 但估值高, 而且其實大家都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 無論是牛奶還是運動鞋都是, 但如果是一個消費平台, 情況就是另一回事. 馬太效應下, 處於支配地位的平台, 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並最終拿走大部分的行業利潤. 比如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和淘寶在網購的地位難以撼動, 而騰訊則是拿走了大部分遊戲行業的利潤. 美團在多年耕耘後, 在外賣和出行酒店及電影訂票等多方面的日常生活消費類別已經取得領先, 可以想象未來這些行業也可能出現類似騰訊在遊戲上的情況. 哪一家餐廳酒店做得好都沒問題, 反正最後它們總是要分一部分收入給平台的, 實際上美團和餓了麼已經在外賣上形成了雙寡頭. 美團股價已經在高位, 我先下一注, 看看以後情況再決定後續.

類似的思路我也用在想買但沒什麼理想選擇的醫藥, 買了阿里健康. 阿里健康的願景是做醫藥業的淘寶. 新的藥品管理法和國務院辦公廳的關於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 將為網售處方藥及在線醫療奠定法律基礎, 排除一大不穩定因素, 對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這樣的公司產生長期利好, 這些平台公司的前景應該是光明的. 資金所限, 也有點畏高, 另外的原因是已經持有平保, 對平安好醫生的模式也不太理解, 所以我只買了阿里健康. 至於聯邦製藥, 之前提及, 看中的是公司的胰島素業務開始有成果, 股價可能得到重估.

私立學校的生意模式其實很好, 只是政策風險比較大, 所以我一直有戒心. 上月底政協審議教育法, 多方收集信息, 感覺政策風險在減少, 所以外遊回來後將新華保險換成了旗下學校實力最強, 股價走勢也很好的天立. 早上買, 下午這個版塊竟然被早已報道過的一個政協委員的談話打得落花流水, 在過了最初的恐慌後, 我還是決定守一守. 內地中三升中四的升學率只有五成多, 教育又是要地方政府花大錢的事情, 我不相信私立學校會沒有發展空間.

僅僅過了一個月, 組合已經改變明顯, 以我這樣慢節奏的交易方式, 算是很少見的了. 之前組合的策略已經堅持了不短的時間, 效果也還可以, 其實不需要這麼快就嘗試改變的, 只是我開始意識到組合的結構存在風險, 自己的操作思路也有修正的必要.

之前內房和基建相關類佔組合六成, 比例太高. 如果順風順水, 重倉的板塊一如所願表現良好, 當然非常理想, 但現在很明顯外圍環境和行業情況已經和兩年前內房股大升的時候不一樣. 雖然估值低和龍頭公司市佔率提升的邏輯仍在, 但銷售持續高增長已經不可能, 人民幣貶值還在持續中, 萬一再有什麼風吹草動, 股價可以想象會如何, 而組合太過重倉, 很明顯不是好事. 基於這個考慮, 其實一早就有減持的必要.

遲遲沒有行動主要是自己的問題. 當之前有效的策略被執行一段長時間, 而有證明成績不錯時, 很容易對外界的變化失去敏感, 等意識到情況不對時可能已經太遲. 以炒賣倉來說, 那幾隻主要持股在增增減減後成本已經非常低, 甚至是負成本了, 對股價變動沒什麼感覺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其實那些變動已經足以顯著影響成績了. 比如奧園, 從高位回落一度達近三成, 而我其實很早就有減少內房比重的想法, 卻多次錯過高位減持的機會,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融創和時代身上. 錯失減持時機的另一面是同時錯失了買入其他股票的好機會, 比如我多次提及的中生製藥.

在內房股身上賺了不少錢, 所以不捨得賣掉手裡的籌碼, 希望這些股票能牛市依舊; 在醫藥股身上沒有賺過什麼錢, 所以明明早就看好中生也不願行動----這樣的延續過往的成功, 無視新環境的挑戰, 無視新機會的出現, 這是路徑依賴, 是投資的敵人, 需要克服.

路徑依賴, 換個好的名稱可以是堅守能力圈, 未必是壞事. 但凡事過猶不及, 太過堅持, 就會執著, 到後來即使世界已經改變, 也不能客觀地看待, 最終不得不付出代價. 不要說這個情況不會發生, 即使強如巴菲特, 也已經犯下這個錯誤不止一次了. 股神在消費股上賺了大錢, 之後買科技股IBM的思路還是以消費品的生意模式為思考的出發點, 但沒有看到雲服務對IBM的業務的根本性衝擊. 即使有好友比爾蓋茨在身邊, 巴神還是以所謂能力圈為理由避開了一眾科技股, 其實以他的學習能力, 不難對這些新技術有所認識. 錯過谷歌亞馬遜微軟, 更多的還應該是固守能力圈背後因為投資傳統行業大獲成功而導致的路徑依賴吧. 當然, 股神畢竟不是普通人, 即使近九十高齡, 在發現問題後, 還能有能力有勇氣改進, 巴郡買入蘋果和亞馬遜就是一個證明. 巴菲特如此, 我等一介小散, 在意識到問題時, 更應該有努力去克服的態度.

從這個角度看, 即使做了一系列吃力不討好的買賣, 事後看是一動不如一靜, 還是應該做, 當然以後應該爭取在買賣時機的選擇上做得更好些. 就算現在多少有點後悔多做多錯, 還是應該做的.

長線倉只是在月初沽出了太古B, 理由是大家都明白而現在已經基本被證實的擔憂, 買入新地, 加注龍光.

--------------------------------------------------------------

網友在我上篇文末留言分享了過去一周的經歷, 我感同身受, 類似的遭遇我也有. 我不僅曾多次賣在地板價, 也有高位不走見財化水的豐富經驗. 最新鮮熱辣出爐的當然是前幾天賣新華保險和更早一些的中聯重科.

炒股做燈神是每個股民必然會經歷的, 畢竟遇到逆境和做事出錯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不過我們除了接受, 還應該在過後學到一些東西, 得到一進步. 落實在股票市場的應對, 比如針對最近的情況, 我的一些想法或許不對, 但相信多少也有些參考價值.

首先的一點是需要冷靜. 確實前段時間局勢有惡化的可能, 但畢竟還沒有發生. 想深一層, 假如真的實行緊急狀態法, 必然引起恐慌, 外資撤離, 股市大跌, 抗爭更為加劇之類可以想見很大機會發生, 不僅對香港可以是滅頂之災, 也對國家應對貿易戰大大不利, 我想這後果林鄭也承受不起.  在採取重大行動前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想一想, 至少可以避免自己太過衝動.

其次, 要為自己留有餘地, 這包括兩方面: 一個是即使自己認定會有大事發生而需要採取重大行動, 也不應太過極端地比如一步到位地清倉或者滿倉, 讓自己萬一犯錯時有轉身的空間; 另一個是要有後備方案, 假如事情發展一如所料該如何做, 事情完全走向另一方向該如何做, 這樣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就能果斷行動, 而之前留有的餘力就可以派上用場.

第三點是關於沽貨的. 個股沽貨的理由我認為主要有三: 估值已高股價上升空間不大了; 買入的理由被證偽了; 在組合裡的佔比高到自己覺得不安了. 因為對大環境的擔憂而匆忙出清, 並非明智之舉. 至於組合策略性的沽貨, 應該是在認為大環境會嚴重影響組合成員的業務, 或者是整體估值已經偏高, 或者是資金另有他用. 在現在的情況, 恆指雖然疲弱, 但估值已經在歷史均值的低端, 縱有下跌空間, 並沒有大到值得清倉的地步. 因應可能的風險而減倉無可厚非, 但如果不是最受影響的本地股, 其實減一部分已經足夠. 若是像物管醫療這類股票, 受大環境影響的程度頗為輕微, 僅僅因為對本港局勢的悲觀而清倉, 其實大可不必.

心理上, 當自己操作順利, 對後市會傾向樂觀, 不順則反之. 發現自己有這樣的感覺, 首先要做的是努力讓自己回到客觀的思考. 如果準備重新入市, 重要的不是自己對後市看法如何, 而是應聚焦當下關注的股票的估值和前景之類, 看看勝算如何, 至於股價的過往表現和自己之前的操作, 最好是不要太過糾纏. 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 不應以自己的預測為行動的出發點, 而是應該以勝算的評估為重, 採取勝算大的做法, 讓概率發揮作用.

人生總是艱難, 炒股亦如是, 我們的態度應該是把挫折當養料, 讓自己不斷成長, 就如鬼佬說的: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make lemonade.

共勉.


持股如下(截止06-Sep-2019):

長線倉:

中國平安             16.4%
盈富基金             14.4% 
港交所                 13.1%     
龍光地產               8.0%
中信國際電訊        8.0%
新華保險               7.3%                
新意網                   7.2%       
招商銀行               6.7%       
中國金茂               6.2%   
新鴻基地產           2.5%   



炒賣倉:

中國平安                   13.6%
融創中國                   13.1%
時代中國                   11.0% 
奧園健康                   10.2% 
中國奧園                   10.0%
阿里健康                     8.5% 
海螺水泥                    8.2%
永升生活服務             7.2%
聯邦製藥                    5.5%   
天立教育                    5.5%
美團點評                    4.3%




YTD:

恆指:          3.3%
長線倉:    14.6%   
炒賣倉:    28.5%


40 則留言:

  1. 我大約兩年前買了1339中國人民保險,此公司的車險收入比平安高,排名第一。當時覺得便宜,4.20左右買入價,就等著公司能把壽險越做越好,提高公司價值。結果,用血汗錢得到很重的教訓:平安一直漲,而人保不漲還跌,最後在3.10左右賣出。如果當時買平安,價格只有60多,平安現在90左右,人保,3.20。從此,我知道保險股只能買龍頭,大陸保險股讓我再買一次,我只敢買平安。

    回覆刪除
    回覆
    1. 確實如此. 長線來說, 龍頭表現往往明顯好過龍尾股, 貪便宜買了後這些股票到後來常常還是繼續便宜. 如果市場氣氛好, 資金充裕, 龍頭股很容易就會被炒到高位, 資金很大概率流入同板塊的便宜股身上追落後, 但現在的市場環境很明顯是非常一般, 無論是攻是守, 還是應該選龍頭股.

      刪除
  2. 謝陳兄語重心長,特別最後部份,我會考慮今天起改飲Lemonade, 维他出品應該不錯,配埋日清杯麵應不錯,幻想日清有机會挑戰十元?
    很喜歡陳兄所說要對不同情況有相應部署。
    美团也會受消费板塊升级,另教育板塊在第四季也是很值得關注,不過要揀提供以專上及工課或應用性高的科目較佳。

    回覆刪除
    回覆
    1. 日清10元? 7元我已經覺得很貴了, 10元真的不敢期望...要是有這樣的信念, 當初5,6元的時候就會買了. 你提及的維他奶, 我當時也是一直嫌貴, 然後看著股價從沒什麼增長但PE有30倍的十幾元升到後來的40元...

      雖然說不同情況不同對待, 但有些情況, 比如沒什麼增長的消費股估值40倍真是很難接受

      確實教育板塊以大學或者職業教育政策風險較低, 只是自小讀的學校都還可以, 也看到許多讀了一般般的中學大學的, 日後發展普遍較差, 所以我最後還是買了學校素質比較高的天立. 反正買的不多, 也不准備再加了, 風險可控.

      刪除
    2. 陳sir 忘了我在日清5.x時有買過,後來抵不了市場震盪平手沽了。我常有非常不贴地的想法。當下是時候重整投資思路,調整比重在較強的板塊,如物管,部份研發力量强的药企或健康板塊如錦欣,揸cash較多或能產生強現金流的公司,避開本地相關度高的股票吱,業績持續轉势股票,如核电新能源板塊 ,新经济如陳兄的美团及個別国策支持教育股。

      刪除
  3. 買龍頭,不用心煩。五金水管買中國聯塑,保險買平保,遊戲買騰訊,電商買阿里爸爸......立足邏輯是競爭格局不易改變。分散去買,最後會有合理回報。

    回覆刪除
    回覆
    1. 道理對, 也明白, 奈何當看到手裡的龍頭不升, 其他強勢板塊大部分股票不僅龍頭, 其他的也跟著升到飛起, 很難不動心的.....炒股的心魔總是很難去除的

      刪除
    2. 不少中資股被炒起,chan sir有没有留意到? 我的3888都快要上回$19

      刪除
    3. 近排中資股整體而言表現比本地股好許多, 而且在貿易戰背景下, 其實算是守得不錯. 我也留意到3888和金蝶這段時間反彈了許多, 估計應該是雲概念又受青睞了. 以現價來說, 這兩股的股價還比我的賣出價稍低, 只是我在賣出後股價大跌時沒有買回來. 主要還是信心不太夠.....

      刪除
  4. 2128 業績後升到唔識停,都揾唔到位買。

    回覆刪除
  5. 陳sir, 思路細密清晰, 佩服!

    謝謝分享! :)

    回覆刪除
  6. 謝謝陳兄新文。
    我的境況跟phusiotcm 兄相似。。。接連被市場左一巴右一巴得很痛。。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畢竟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 而且世事無絕對, 現在覺得做錯, 說不定再過一段時間, 會覺得那時的做法很對呢..

      刪除
  7.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回覆刪除
  8. 很喜歡陳sir的思路,雖不是亦步亦趨,但箇中思維邏輯及檢討,獲益甚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慚愧, 我還是太多沒什麼意義的買賣, 時機又掌握得不好, 常常買得貴又賣得便宜了, 如果有人真的跟我買賣, 更可能的是輸錢收場:( 不過能對你有點參考價值, 當然是開心的事情

      刪除
    2. 陳sir太謙了,人人都會做錯,很正常啊,而且您能事後檢討,在此和大家公開,真的不易呢。而且有時從結果看對錯不絕對公平,價格變動有時並不理性。

      刪除
  9. 另外想請教陳sir對3383雅居樂有何評價?見其銷售金額都保持上升,在大灣區也是地頭蟲,這個價錢好像可以關注一下。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雅居樂派息高, 估值低, 只是銷售增速好像稍低, 整體而言還不錯, 所以我當時兩個組合都買了. 後來賣出, 是因為海南限購的不明朗因素, 雅居樂在海南有重貨, 我當時一是擔心海南的銷售, 另外是傾向找增速快一些的. 現價應該還是買得過.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內房股表現實在一般般, 不知道什麼時候板塊才能重振雄風, 如果是準備跟紅頂白, 現在買可能要忍一忍吧, 我已經把內房股的比重降下來了, 應該短期內也不會再加回去.

      刪除
    2. 謝陳sir意見,見現價比較便宜又股息高,組合股息率只有近4%,對我這種好息之徒而言,十分吸引。可是,老實說我少涉獵內房,除大概了解其基本及人民幣因素外,都不太懂,怕有因素會影響業績及減派息,曾中過伏。所以躊躇著可否一手關注一下呢!

      刪除
  10. 不知陳sir什麼時候買入新地呢? 作為香港人,當然對當前的局面感失望及憤怒;但有危才有機,基於金融利益中共也不會讓香港出現最壞情況;香港地產股目前約有50%的NAV折讓也應是吸引水平

    李嘉誠家族最近有增持長和系,但長和系目前分散環球投資佈局,對李嘉誠家族而言是正確決定,但對投資者而言缺乏亮點及催化劑。此外有小道消息指國內資金刻意不買長和系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是在8月7日以12.94沽出太古B, 113買入新地, 10.7買入龍光.

      我也相信搞亂香港並不符合中共利益. 維持統治權是中共的最大利益, 任何動搖這個利益的行為都肯定不會被容忍, 之後才是其他利益的考慮. 在當下的香港, 相信大部分事件的後面有各種勢力在博弈, 而背景是貿易戰及後面的大國博弈. 而香港是內地的一個後路和緩衝, 在必要時需要藉助香港的資金和自由貿易, 所以中共肯定不希望看到香港沉淪, 而將香港變成內地普通城市之一, 絕對沒有任何好處.

      我相信風波遲早會過去, 而香港的土地供應將長期不足. 即使外資部分流出, 內資也會填補空白, 現在港股通資金已經佔到港股市場兩三成這樣的趨勢還將持續. 那麼, 只要不出現政治問題, 本地主要地產商仍可安穩賺錢, 現在的股價低落, 正是慢慢收集的時機. 我準備在100--105區間下新地的第二注, 可惜前幾天差了些許沒有到價.

      長實系在小超接手後, 估計未來最理想的只能達到收成, 進取太難了. 他們的海外投資很需要政治影響力, 但小超很明顯還不夠班, 估計未來情況也不容易改善. 長實地產情況好一些, 畢竟業務比較單純, 但基於現在輿論及政府兩方面似乎對李氏都不太友好, 可能前景還是比不上其他三大家族.

      刪除
  11. 純粹好奇, 陳兄的收息倉與炒賣倉的總值比是如何? 50:50 左右?

    有沒有留下一些現金? 抑或是全倉all-in?

    回覆刪除
    回覆
    1. 炒賣倉差不多是全倉了, 長線倉有一成左右現金. 資金規模來說, 長線倉多一些, 但也不是多很多. 長線倉在太太那邊, 我將之看做是類儲蓄用途. 自己戶口的炒賣倉則是盡量爭取高一點的回報, 另外是做為操作技巧的訓練場和試驗田.

      刪除
    2. 想補充一句, 長期以來其實炒賣倉的回報率是好過長線倉的, 但波動大一些, 承受的風險也大, 我不願意資金主力放在這裡, 畢竟風險很難控制. 家庭大額的主要支出都是由炒賣倉負責的. 我希望炒賣倉可以一直負責支出, 長線倉負責儲蓄. 之後如果兩個倉都可以不用承擔什麼支出的任務, 就是放飛自我的時候了, 可以都當成是炒賣倉那樣, 甚至更盡興些.

      刪除
  12. 想再請教陳sir天立教育有什麼亮點呢?剛約略睇了公司的年報,不覺有什麼特別,況且上半年的 gross margin是顯著下滑。公司的走勢還算理想,但對比其他教育股的疲弱走勢,對此股是有些戒心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請教不敢當.. 很多股票我其實也沒有進行深入追蹤, 所以也談不上有什麼見解.

      天立的賣點是他們的學校素質整體來說應該是一眾上市K12教育股裡最高的, 高考成績這幾年都非常優秀, 不是說他們有內地一線名校的水準, 而是因為他們主要是在二三線城市辦學, 和當地學校比較, 基本上都是當地最好的或者是最好的其中一家.

      以普通常識思考, 或者是類比香港的情況, 我覺得原因讀私校的或者是讀書一般般的, 或者是追求家庭和學生的條件都好的. 名校的長遠競爭力應該會隨著時間過去越發值錢的.

      我沒有做仔細的財務數據比較, 純粹是看學校好不好而買. 沒有買較沒有政策風險的補習或者高校, 前者是不知道補習的擴張能力如何, 畢竟香港補習的收入很多都被名師分走了. 高校, 可能是我的偏見, 我總覺得大學辦成上市公司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短線炒作可以, 較長期的投資實在不願意.

      刪除
  13. 奧園健康的表面財務數字有良好增長,但估值卻較其他龍頭物業管理公司有discount,除了是上市時間較短而知名度不足外,還有什麼原因呢?公司表面的數據及估值是頗吸引,只是擔心是value trap.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奧園健康走勢不如龍頭股, 估計是市值小難以吸引資金進場, 上市時間短應該也是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可能的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和母公司有關. 雪球近排不時有人覺得奧園地產的業績理想得有點假, 而老闆對股價似乎過分重視了一些, 進而對奧園地產有疑心, 奧園健康也可能受影響. 我雖然還不至於懷疑奧園地產, 但在減持內房時也是選的奧園開刀.

      實際上我投在奧園健康的資金就是來自奧園地產, 因為我也不想太過重注在一家公司身上. 現在奧園健康和奧園地產合計已經占了組合兩成市值, 還是高了些, 但阿Q點從原始投入資金看, 其實只相當於當初買回奧園時的金額.

      刪除
    2. 這兩天我的炒賣倉表現有點奇怪, 昨天大市持平, 我是賺錢的, 今天大升, 我卻虧本. 組合重整後本以為表現會比較正路穩健些, 但現在看好像不理想, 也不知道是不是策略上有問題了. 拖累表現的是內房股, 主要是奧園和時代, 但兩股之前升得多, 也不知道是成為套現對象還是什麼其他不利原因.

      像you sir 這樣的提出對個股的疑問, 總是會引起我的思考和警惕, 十分有價值. 感謝!

      刪除
    3. 應不用太介懷一、兩天組合的相對表現,有時不過是因為 sector rotation.今天主要升內銀及香港房地產

      陳 sir不是對奧園健康有什麼顧慮掛?我把它放下 shortlist

      刪除
  14. Any comment on Country Garden Services (6098)?

    Valuation more expensive than 奧園健康 at around 30x next year PE ratio, and 30% forecast profit growth. The market gives a higher valuation 6098 obviously because of bigger operation scale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9/0911/ltn20190911319.pdf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對奧園健康沒有什麼擔憂, 但對內房股的未來走勢比以前少了點信心, 覺得像17年那樣的普升行情將不復出現, 板塊內各公司走勢會分化了. 對手裡的內房股當然覺得問題不大, 但奧園這段時間走勢不好, 又看到一些質疑的言論, 雖然說服力不大, 股價走得不好難免影響心情. 我已經取回中國奧園的成本(算上之前的操作其實已經負成本), 但多少有點擔心萬一中國奧園有什麼意外, 會影響到奧園健康, 恰好你有提及這股票.

      對物業管理, 我覺得問題不大, 甚至將之當做是另類的消費品概念. 6098很明顯有溢價, 我一直覺得不合理, 自己的解釋和你說的這個類似, 應該是因為規模大, 股票市值高, 流通性好, 所以享有流動性和龍頭溢價. 但股價長期來說還是業績說話, 6098當然可以一直有這樣的高估值, 但不代表3662這樣的小盤股會一直是在明顯較低的估值狀態下. 另外, 因為整個行業還很分散, 提供足夠的併購空間和互相競爭的緩衝空間, 我覺得小市值的公司不會像那些消費品比如啤酒牛奶市場那樣, 被大公司搶去市場, 在未來一段長時間內, 3662這樣的規模較小的公司仍然大有發展空間. 所以我雖然一直認為現在應該買大不買小, 還是買了規模小但增速快的3662和1995

      刪除
  15. 陳兄遲來的祝福,人月兩團圆,股場得意。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師兄的祝福, 抱歉拖到現在才看到.

      剛剛在新文中對錯過你多次推薦的雅生活感到非常後悔... 不知你最近手風順不順?

      刪除
  16. 回覆
    1. FAI兄早上好!

      太久沒打理自己的小地盤, 到現在才看到留言, 抱歉. 回頭翻看自己的組合表現, 你留言那天恰好就是我的組合八月底到現在的最低點, 還好那天沒有看到留言, 否則回復必然是"諸事不順, 正在焦頭爛額" XD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