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星期五

套裝出擊

我去年底的組合配置是以估計恆指走慢牛為出發點的, 一月份月初到月中的升浪, 大出意料. 雖然組合其實也跟得上, 但還是想爭取更好點的成績, 因此做了一些調動.

雖然每一輪牛市, 大部分股票都能錄得升幅, 但能有堪稱股王表現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除了極少的一些長期穩定增長股能無視牛熊持續向上外, 那些牛市股王大多和當時的主題有關, 比如07年中國加入世貿帶起資源股狂潮, 再遠一些的有99年的科網股, 97年的紅籌股. 現在我們很大機會碰上07年以來最大的牛市, 許多優質股即使去年隨指數升了不少, 還是很有投資價值, 但更具勝算的必然會是那些和這次牛市的主題有關的.

這次港股的走牛, 很明顯是由中國經濟預期向好啟動的. 多年的以環境人力換GDP的路已經走不下去, 轉型無可避免. 騰訊阿里這類科技公司代表了未來, 無視市況, 持續長牛是應得的, 但單靠他們, 不足以帶來一個全面的牛市, 還需要其他主題合力,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 我想應該是供給側改革.

之前很多產業, 尤其是重資產公司, 長期拼產能, 拼價格, 造成產能過剩, 累鬥累, 都賺不了什麼錢, 而且環境也惡化了. 結果大量公司, 其中包括許多業內重磅級的國企大公司, 或者虧損, 或者只有微利, 政府這個大股東既沒錢賺也沒稅收, 而且金融系統要面對蒙受大量潛在壞賬的危險. 這也是之前幾年銀行股估值長期嚴重偏低的原因.

供給側改革使許多小公司被淘汰, 市場集中度提升, 即使需求沒有增加, 供給受限也會讓價格提高, 大公司的盈利得到改善, 由此進入正反饋. 盈利增加, 環境改善, 金融系統的壞賬風險也下降了. 這種情況, 在資源類公司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恰好又疊加了環球資源價格開始進入牛市, 內外環境都對他們特別有利. 最近三桶油的強勢表現, 去年神華的大額派特別息, 是供給側改革有成效及資源價格走牛的見證, 剛剛新鮮熱辣出爐的還有兗州煤業和神華的盈喜.

以此邏輯, 再加上今年初指數強勢畢現, 長線倉和炒賣倉都做了些變動.

長線倉并不太追求高回報率, 較重視平衡穩健, 買賣不多, 只是沽出中國人民保險, 買入建行, 增持宏利保險.

-----宏利經過幾年煎熬, 應該基本擺脫低息環境的負面影響了, 未來持續受益加息週期, 或許難以複製上一個加息週期的股王級數表現, 一個慢牛是可以期待的. 而且宏利股價受大市影響較少, 可以平滑組合波動, 之前佔比太少, 這次趁有資金騰出加碼.

-----建行股價突破多次上破失敗的7.1元頂部是此次換馬的契機. 我還是認為保險的模式優於銀行, 不過建行的估值及派息都吸引, 和招行構成一個銀行組合也不錯. 實際上如果重估繼續進行, 建行的上升空間也不小. 人保雖然有回A股的憧憬(實際上這也是我買的理由之一, 另一個理由是人壽保險業務價值重估), 但畢竟素質上比不上如平安這樣的同業, 而且我不想在目前難得的升浪中耗費時間在回A何時進行的不確定性上, 保險的倉位其實也夠了. 提升內銀比重, 是認為內銀價值重估進行中, 再加上是重磅股, 相信波幅也會小一些, 符合此倉控制波幅的策略.

----新意網借轉主板的消息衝上七元時我做了減持. 雖然前景仍然看好, 畢竟估值開始顯得昂貴, 因此減持了1/3, 超額取回成本. 所得資金本來準備再入市, 但指數持續大升, 找不到適當時機及對象, 恰好幾天後新意網回落了超過10%, 乾脆買了回來, 意外地做了次差價.

炒賣倉變動較大, 方向是將持股更集中在勝算較高的地方. 去年底的佈陣較為分散均衡, 是因為雖然看好後市, 但去年指數大升, 不太敢想今年會有快牛, 希望有些股票能有平穩點的表現以控制整體波幅. 開年指數大漲, 我覺得可以有條件再進取一些, 因此做了局部變陣.

以前我經常在選股時誤中副車, 比如去年的長城吉利選了長城, 銀河金沙選了金沙, 雖然後來很快就認識到錯誤放棄了, 但畢竟損失了機會成本, 而且錯失了在這板塊獲利的機會, 不得不在其他地方另找目標. 這些錯誤, 當然主要原因在自己的選股能力有待改善, 畢竟, 相對於其他範疇, 分析具體公司是我的弱項, 而且也多少有畏高, 對高估值公司的信心總是不大. 二選一犯錯, 大部分都是因為選了便宜的. 牛市中, 不願付出溢價, 錯失好公司總是難免. 吸取過往教訓, 這次做了改進. 主要的做法是看中一個方向, 就買下一套, 既買認為最穩健和優秀的, 也買可能質素稍遜, 但爆發力可能更強的. 這樣的組合, 應該可以保證在看對方向的時候, 無論市場青睞哪一類公司, 都能受益.

大部分的買賣都在中旬. 主要方向是買大市, 增加內房及資源類比重, 降低金融類比重, 放棄一些非核心持股. 具體買賣大致如下:

-----金融类, 沽招商銀行和中國太保, 短炒惠理失败, 微损止蚀, 小量加仓港交所.

招商和太保都是好公司, 只是我覺得中短線可能爆發力稍差. 而組合還有平安和太平, 即使沒有太保, 保險股的倉位也夠了. 買入惠理本來是期待派息後市場會憧憬再次賣盤及年度業績再派高息, 但事與願違, 股價在除凈後跌破二十天線, 而且有下穿之前裂口高開後的橫行區的趨勢, 遵守紀律止蝕了, 恰好港交所也受累大市調整下跌, 就稍稍增持了一點.

-----微利止賺了綠葉製藥和復星國際. 醫藥類是牛股輩出的地方, 但專業性強, 龍頭股也普遍估值高, 當時只是想趁勢分一杯羹, 但對龍頭中生製藥, 石藥集團等有畏高, 所以買了綠葉. 復星國際下有保底, 因股價比真實的資產價值有明顯折讓及公司低位持續回購, 但市場只給了控股公司及投資公司的估值, 無視公司其實在向一個生態類經營公司進化, 何時得到重估無從估計. 持股之中, 此兩股較為偏離組合策略, 已經決定方向更集中些, 暫時放棄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實在是資金有限.

-----內房繼續向上, 我因為持續的策略性減低比重, 再加上偏向持有規模較大的公司, 所以選擇沽出了奧園, 事實證明賣錯了, 畢竟雖然奧園是原本持有的內房股中規模最小的, 但估值偏低也是明顯的, 賣出後雖然股價繼續跌了一些, 但看著後來從底部反彈七成, 說不心痛是假的. 還好仍算在相對低位的龍光給了修正的機會. 買了龍光後內房佔比覺得多了些, 所以沽了些恆大以作平衡.

-----資源股是主要的加倉板塊. 除了原本就持有的海螺和兗州煤業, 這個月新加入洛陽鉬業, 看中此股的主要原因當然是資源價格的牛市, 而且洛陽鉬業的主要產品銅, 鈷和鉬等的價格都持續大升. 但從確定性和估值比較之後, 認為水泥和煤的勝算更大, 不久就止賺, 逐渐買入中國建材和神華集團, 并加倉海螺水泥和兖州煤业.

供給側改革屬中國獨有, 資源牛市是全球性的. 上述四股兼有兩個概念, 而且幾乎算是國內行業一哥二哥, 隨便一個概念都有升的理由(或者說藉口), 要是兩個概念都受市場青睞, 疊加的利好會促發股價急升. 比較起來, 似乎比洛陽鉬業更優勝, 而且估值也明顯低一些.

海螺和神華可謂各自行業的神級存在, 別人虧損, 他們可以保持盈利, 別人賺錢了, 他們大賺. 這樣的公司, 必定是行業復甦的得益者. 因為業績相對穩定, 股價的爆發力會稍遜, 但波動也小, 是股市和資源價格都在走牛時的穩中求勝之選.

中國建材負債太高了, 但畢竟是央企, 不需要擔心還不起錢, 何況合併中材國際會有助於降低負債率. 隨著水泥價格走高, 中國建材的業績從低位反轉的幅度會非常驚人, 再加上是央企改革及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對象, 說不定還會有什麼額外照顧之類的.

兗州煤業可能再一次進入黃金時代. 其本部山東的業務在品位和運輸成本上非常具優勢, , 澳洲業務規模也不小, 而且這部分業務是完全的市場價, 沒有受到政策影響. 當前煤價持續走牛, 電煤庫存不斷告急. 公司股價不升就沒天理了. 另外, 別人在被去產能, 他們在上產能, 一來一回, 暴利就這樣產生了. 兗州煤業股價一個半月就幾乎倍升, 或許會是今年大牛股之一.

雖然牛市滿倉是正常的, 但從風險控制的角度, 長線倉長期保持約佔組合市值15%的現金, 短線倉則約10%. 計算回報率時等於變相九折了, 不過反正業績不需要向別人交代, 也無所謂了. 特別說明此點, 只是為了提醒朋友們, 就算再順利, 也需要為自己留個風險控制的緩衝墊.

長線倉持股:

保險: 中國平安 12.2%, 中國太平 6.9%, 宏利 4.7%
地產: 雅居樂 7.5%, 碧桂園 6.6%, 萬科 4.8%, 九倉置業 3.6%
盈富基金: 12.2%
港交所: 12%
軟件服務: 騰訊 7.9%, 新意網 6.0%
銀行: 招商銀行: 5.4% 建設銀行 4.5%
現金: 5.7



炒賣倉持股比例如下:

保險: 中國平安 11.8%, 中國太平 7.2%
地產: 融創 12.5%, 恆大 7.8%, 雅居樂 6.1%  龍光 8.3%
港交所: 12.5%
資源: 海螺水泥 7.6%, 兗州煤業 7.4%  中國建材 7.2% 中國神華 5.4%
騰訊: 5.9% 


捉取不到一個月的數據圖, 只能以全部時間的回報率圖做記錄. 
執筆之時, 回報率如下:

炒賣倉: 13.6%
長線倉: 12.8%
恆指   :  9.1%

經過一月份大升之後, 指數在新年前暫停上升的腳步, 開始整固, 是正常的節奏, 畢竟農曆新年將至, 部分資金暫時撤退是正常的, 而且這段時間銀根多半也比較緊張. 相比不斷上升, 這個調整或許更為值得歡迎. 牛市還沒看到終結跡象的時候, 我想最好是能盡量持股, 并因應形勢做些換馬之類的調倉動作. 牛市最慘的不是買貴了, 因為只要不是選了垃圾股, 最後總會升回來的, 最慘的是太早trade丟了籌碼. 畢竟,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精準髙沽低買的, 長期持股以爭取吃到一個較長期的升浪比期間不斷捕捉小波段要容易些.

23 則留言:

  1. 感謝師兄再一次分享含金量極高的文章。文中提及牛市最慘的不是買貴了,想請教現價(($14.75)買入兗州煤業(1171)是否高追?還有上升空間嗎?謝謝賜教!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必客氣:D

      中長線而言我有信心, 畢竟以盈喜數字估計, 17年市盈率只有約11倍, 而今年煤價和產能都對兗州煤業有利, 業績繼續增長是大概率. 短線就不敢講了. 我是在12月約7.4買入1171的, 然後在前天13.7很少量地加了點, 與12月建倉的數量比大概是5:1的比例.

      刪除
  2. 謝謝陳兄又一好文。
    近日的回調平安算是守住了。亦借勢買了點恒大,和繼續持手一些正榮。希望內房股仍有一段美好時光。
    下星期現金鬆動一點時或會加一點內銀或資源股。希望春節前是個建倉好時機。
    剛看了一篇博文有門關於這次牛市的終點的看法。未知陳兄近來有冇有讀到一些內地的文章是值得細閱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FAI兄,
      這幾天恆指調整, 平安騰訊港交所三駕馬車都失威, 我也很無奈. 唯有期望恆指再拾動力. 平安我不擔心, 業績肯定不差, 而且還有陸金所等要分拆上市.

      關於內地的文章, 我多數是在智通財經和雪球找資料. 其中正合奇勝天舒在雪球的文章是我欣賞的, 很多內房的知識我是從他那邊學來. 建議你也看看. 他重倉恆大.

      關於牛市, 我想, 在小米等重磅新經濟公司沒上市完成之前大盤應該問題不大. 而頂部, 或許從恆指股息率可以大致得到線索. 印象中息率低於2%就要高度戒備了, 那麼, 或許恆指還有三成升幅

      刪除
  3. 師兄點睇星期一和後市..?
    現在我一直在想..債市會否引爆到股市..?
    這一年真的會加4次息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明天肯定要重傷了... 牛市從去年延續到現在, 一直沒有很大的調整, 這次港股如果也借勢跌下來, 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難以估計的是調整幅度有多少, 不過我相信這輪牛市還沒有完結, 調整過後會重拾升浪. 暫時我還沒有確切的對策, 可能硬食也可能撤退些許, 不過無論如何, 如果一開市就跌600點, 多半不是沽貨的時候, 那時候的人踩人會很厲害, 沽貨似乎比較吃虧.

      債市引爆股市的問題, 應該不會這麼快吧? 今年加息次數我想沒人夠膽說能估中, 不過,
      歷史上, 美股和美國加息週期呈正相關, 加息初中段股市是持續向上的, 股市牛轉熊的轉角點大都是在債息達到4厘及之後的, 而這次債息雖然大升, 也只不過是突破2.8厘, 和四厘還有一段距離.

      刪除
  4. 本以為有機會買點兗州煤,但不見大平賣。買不成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早上賣了點融創, 買了點恆大和神華, 基本上沒有加現金比例. 跌的換跌的, 融創確定性比較差些, 這樣調動一下, 倉位比較平衡, 也安心些. 兗州煤這麼強, 完全沒想到, 原來以為之前升得多, 會跌下來的

      刪除
  5. 唔考慮石油股?!今輪的油價上升似乎是長期走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有考慮過, 我也相信油價會繼續上升. 我認為這輪商品牛市會持續, 金屬, 油, 煤之類都是走牛. 但比較之下, 煤和水泥多了個受惠供給側的優勢, 我覺得爆發力更好. 油價是國際定價, 影響因素更複雜, 比較難掌握. 相對來說, 水泥形勢清晰得多, 而煤, 國內電廠之前庫存不足, 供應又受去產能影響, 煤價不容易跌, 而龍頭比如兗州煤的產能卻可以增加. 這樣比較, 估計水泥股和煤股似乎勝算更大

      刪除
    2. 商品價格大有可能進入上升走勢。但供給側能否成為可持續性投資主題,我信心還不是很大;擔心若一旦煤價及水泥價回升,舊有的產能會再投產增加供應,雖則有供給側改革限制,但中國向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自己無買入水泥股及煤股,因投資焦點已轉往美國,在能力圈限制之下不能同時關注太多股票

      刪除
    3. 據報內地煤炭限價令出爐 部份煤礦為保供應春節不放假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s/news/aafn-content/NOW.854083/latest-news

      始終有政策風險

      刪除
    4. 政策風險應該不大, 供給側改革去年已經寫入黨章, 可見的未來幾年, 小煤礦, 小水泥廠只會越來越少, 市場集中度會提升. 現在的局部地區限價, 情況就類似房地產的限售, 需求在那裡, 大公司的產品總是賣得出去的, 而且價格不會低.

      以前經常有所謂令不出中南海,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之類的說法, 如今習很強勢, 已經改變了這個格局. 在環球商品牛市的大背景下, 配合中國的供給側改革繼續推進, 情況只會對龍頭公司有利

      刪除
  6. 還持有1918?!
    走勢唔多理想,公司早前投資樂視也可能是一個負累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 實際上今天減持後, 持倉還佔組合9%左右. 我看融創, 走勢是參考之一, 更主要是從定性的和陰謀論的角度. 我不信孫宏斌入股樂視, 收購萬達資產時沒有看到那些我們散戶都看得到的不利因素, 而竟然巨資進去了, 很可能有商業之外的考慮, 直白地說, 就是所謂的為國接盤, 樂視和萬達的背後是政治勢力的消長. 為國出力了, 就算現在吃虧, 未來必有報答. 看看恆大在萬科上虧了幾十億後的股價走勢, 可以做參考. 另外, 融創的銷售在大幅增長, 只要現金流沒有問題, 債務遲早會解決, 就像恆大前兩年的情況.

      在中國, 這種經營要和政府打大量交道的業務, 政治正確既是必要的, 也是影響勝負的重要一環.

      另外, 減持後, 雖然佔比仍高, 但以持倉成本來說, 其實早已收回成本, 現在成本是負的24元左右了. 完全沒有心理壓力.

      刪除
    2. 這個要請教陳兄,以我理解樂視是民企,注資入內和政治埋單有何關係?

      刪除
    3. 當年樂視上市, 背後是令計劃的兄長撐腰的, 實際上樂視當年應是不符合上市要求的, 令已經倒台, 連帶相關的人士要被清洗;

      萬達海外投了太多體育娛樂之類的東西, 有走資嫌疑, 而且為了海外投資, 在國內借了太多錢, 所謂資產在國外, 負債留國內, 非常政治不正確, 銀根一被收, 問題就來了. 另外, 萬達在大連起家, 當年薄熙來主政過大連, 背後是否有什麼, 也是耐人尋味

      陰謀論看, 清洗官場後, 總有些蘇州屎要檫的, 包括相關的商業問題.

      刪除
    4. 這類陰謀論未必正確, 但也有可能是對的. 融創是不是有政治任務, 老闆不說, 誰都不知道, 也只能是猜測而已. 基本面上看得到的是融創的銷售額已經進入前三, 即使因為費用前置, 收入後置的關係, 報表利潤數字難看, 但只要擴張買地的節奏慢下來而銷售持續上去, 利潤表的修復的遲早的事情, 而如今的房地產, 很明顯集中度在提升, 對融創是利好.

      無可否認的是融創現在還在成長期, 有許多不確定性, 所以必須定性為風險投資, 尤其是在現在這個價位. 我既然已經控制了成本及持倉比重, 最壞的結果就是少賺點錢而已, 實際上就算股價馬上歸零, 在這股票上我也是賺錢的.

      刪除
  7. 很多有潛質的板塊如消費、醫藥及教育等陳sir也不多買入。是能力圈的問題、還是不看好或等待更合適的價位買入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些板塊也都有六一節, 問題主要是選擇困難症. 比如醫藥, 看得上的覺得貴, 便宜點的信心不夠, 因為認為是牛市, 要找上望空間大的, 最好是有機會出現業績和估值雙輪驅動的戴維斯雙擊行情的, 所以放棄了許多覺得空間可能不大的.

      另外, 有些也擔心政策風險, 比如教育類和醫藥類, 常常有些意料不到的政策出台, 而會是利好還是利淡, 事先無從估計, 所以放棄了. 消費類, 我覺得最好的股票在A股, 如果要配置, 不如直接通過滬股通買A股

      刪除
    2. A股的品牌價值消費股我只懂貴州茅台

      港股的有品牌價值消費股有安踏、旺旺、及青島啤酒等;不過的確較難convincing,例如安踏是經營較好的國內消費股,但很難想像會去到和Nike競爭的檔次

      醫藥股方面以我理解,今後兩、三年會是新藥推出的高峰期,應是潛在的催化劑

      刪除
    3. 另外,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教育股如好未來(TAL)及新東方(EDU)等,是以補習社模式經營,政策風險應較少

      刪除
    4. 我心目中的消費品首選是茅台, 春蘭和伊利.

      安踏的擔憂和你一樣, 旺旺感覺比較低端,產品我個人不喜歡, 所以也沒興趣買他的股票.

      我恰好有朋友是青啤的大區經理, 他認為自己公司如今正出於艱難調整期, 主要是銷售方面不夠有力, 管理層老化欠活力, 不久前他老闆上位負責銷售, 不知道會不會很快改善, 目前面對百威的激烈競爭, 處於下風.

      伊利的銷售隊伍和渠道很強, 品牌來說蒙牛始終差一些. 以他的平時工作接觸, 他對伊利的銷售渠道表現評價很高. 春蘭兼有消費升級和AI概念.

      醫藥主要還是選擇困難症, 乾脆放棄了. 我預案是以後騰出資源或地產的倉位後配置一攬子, 定性判斷, 我認為醫藥是慢牛, 總有機會進入的. 當前則寧願承受波幅以寄望回報率大些.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