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0日星期一

減持REITs及優化持股------長線倉2015第一季末持股

6837  海通證券            14.0%
388    港交所                12.5%
2800  盈富基金            11.1%
778    置富產業信託     9.1%
823    領匯房產基金     8.8%
808    泓富產業信託     8.4%
2828  恆生H股ETF       7.9%
1336  新華保險             6.3%
54      合和實業             5.0%
3899  中集安瑞科         4.8%
152    深圳國際             4.2%
966    中國太平             3.7%
1038  長江基建             3.3%

長線組合一向比較保守, 主要目的是獲得比較穩定且能逐年有所增長的分紅, 並且期望能保值. 基於此, 組合構建的基本思路是力求平穩, 不求大幅的賬面增值, 也努力避免組合表現大起大落. 

在此前幾年的低息環境下, 簡簡單單的重倉高息股, 再配搭部分增長股, 同時以盈富基金這類和大盤表現相若的股份鎮住中場, 已經可以輕易跟上大市的腳步甚至超出, 同時還可收穫不斷增加的派息. 

不過, 今年開始, 局面有所改變. 

美國加息的步伐終於將開始邁出, 同時, 本港房地產在熾熱多年後似乎開始高處不勝寒, 自由行的放緩也將對商鋪租值有負面影響, 這些負面因素或許預示此前幾年REITs的好年華即將結束. 長線倉此前持有大部位的REITs, 或將面臨分派增長停滯, 估值被下調的風險.  重倉的REITs面臨風險, 但A股的火熱及人行的減息為其他持股帶來機會. 港股, 尤其是恆生指數, 似乎暫時沒有怎麼跟上A股的腳步, 但基於估值的優勢, 相信遲早會有跟隨升市的一天的.

基於上述的大方向的變化, 這一季, 長線倉做了一些調動. 大方向是減持派息股, 增加和大市比較相關的部位.

領匯發展似乎開始面臨瓶頸, 為維持增長, 甚至開始買地做開發商, 目前估值也相當高, 我在近50元將其陸續減持, 目前持股只有高峰期的約1/3. 減持後, 領匯和其餘兩隻REITs目前合共占組合約1/4, 以一個保守的組合而言, 這樣的比例應該是合適的. 

除了減持領匯外, 組合沽出了交通銀行, 華電國際和昆侖能源.

內銀始終未能讓我放心, 當初買入, 只是因為它的股價低於賬面值, 希望能借A股的東風重回賬面值以上, 同時是和指數基金一起做中場, 後來覺得還是簡單的用國企指數效果可能更好, 因此沽出. 華電國際應仍可受益於減息週期及低煤價, 但政策風險始終存在, 在另有替代品的情況下被我沽出. 昆侖能源以前買賣過, 因油價下跌及中石油人事動蕩受累止蝕沽出, 之後在跌破7元時成功撈底, 但始終未能找到股價上升的催化劑而沽出.

沽出所得的資金用來買入長江基建, 中國太平, 深圳國際, 中集安瑞科, 并加碼H股ETF.

領匯面臨發展天花板, 但長江基建進軍歐洲, 趕上了好時候, 跟隨誠哥的腳步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比較遺憾的是股價一直在高位, 目前尚未能找到機會加碼, 只能建立基本倉.

內險股同時受惠A股火熱及內地減息, 應該正開始新一輪的牛市, 之前只買入新華保險, 既然騰出資金, 加大這個版塊的投入理所當然. 比較美中不足的是它們的息率低, 不太符合此倉的操作方向, 因此限制在較低的比例上. 希望它們的股價表現能彌補息率低的不足.

深圳國際是華電國際的替代品. 息率不錯, 股價平穩, 估值不高, 而且, 可能未來有國企改革的故事可講. 看起來似乎好過華電國際. 從最新發佈的業績及股價的表現看, 這個換馬應該是對的.

昆侖能源當時買在了好位置, 但一直在底部沉浮, 雖然有信心業績及股價將重新走向正軌, 但時間實在難以判斷, 因此我一直在糾結是否持續等待. 糾結的原因是此股不是此組合喜歡的高息股, 也不是業績穩定可預期的績優股, 唯一的持有理由的等待業績反轉. 恰好一直追蹤的同類的3899中集安瑞科在業績發佈後市場給了正面的反應, 因此當機立斷賣出換入3899. 以較明朗的換入較不明朗的, 勝算應該更高-----執筆之時, 當時買入價6.35的3899, 已經升到7.7, 而沽出價為7.41的135, 現價只微升到7.68.


6 則留言:

  1. "但長江基建進軍歐洲, 趕上了好時候, 跟隨誠哥的腳步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比較遺憾的是股價一直在高位, 目前尚未能找到機會加碼, 只能建立基本倉."

    買入長和也應是可考慮選擇

    回覆刪除
    回覆
    1. 長和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我也曾考慮買過, 只是這個組合的宗旨更多的是偏向獲取穩定的被動型收入, 比較偏好穩定派息的股份, 結果在二選一之下買了長江基建, 畢竟它的業務主要是公共事業, 比較平穩.

      刪除
  2. 我認為美國加息的幅度始終有限,對REITs不用全面睇淡

    832的確是遇到樽頸位,要到國內收購房地產項目並非好兆頭

    我仍持有778,相信商場翻新及本地收購的增長故事仍未完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同意. REITs板塊裡面大部分股票現價雖然難言超值, 但還是值得持有, 加息是隱憂, 但就算真的開始加息, 肯定也是以小幅而緩慢的步伐進行, 只要分派率仍可保持, REITs仍然是不錯的防守股.

      我只減持823, 主要的是因為它的估值實在不低了, 而翻新物業, 重整租務客戶組合的增長故事已經到了尾聲. 至於778, 看法和你一樣, 仍有增長空間. 808, 應可受惠九龍東變身的趨勢, 它的物業在租金上也仍有潛力可以挖掘. 因此我仍持有它們, 沒有減持.

      刪除